[摘要]現代物流業是推動經濟長遠發展的朝陽產業。淮安市的區位優勢和交通設施的改善為加快發展現代物流業提供了硬件支持。從構建蘇北區域物流中心的目標出發,提出幾點思考。
[關鍵詞]淮安 物流中心 物流園區
現代物流業是一個新型的跨行業、跨部門、跨區域、滲透性強的復合型產業,是未來國家發展的重要產業和新的經濟增長點。加強對現代物流業發展情況的調查研究,解決影響和制約現代物流業發展的瓶頸問題,有利于促進淮安市現代物流業又好又快發展,
一、淮安物流業資源分析
1.區位優勢。淮安早在明清時期就被稱為“南船北馬”交匯之地,有“九省通衢、七省咽喉”之譽。已經建成的京滬、同三、淮寧、寧連、淮宿鹽等高速公路在此交匯,淮安已處于國家南北大通道——京滬高速運輸走廊中。新長鐵路建成通車,臨近國家東西鐵路大動脈——歐亞大陸橋,淮揚鐵路、淮宿鐵路正在規劃之中。京杭大運河、蘇北灌溉總渠、淮河及其入海、入江水道等水運航道縱橫交錯,全市基本形成以高等級公路、鐵路、水路為主骨架,水陸并舉、內聯外延、四通八達的交通網絡。
2.交通設施。目前,淮安的水路運輸形成了以京杭大運河、淮河、鹽河主通道,以金寶線、溪河、張福河、淮沭新河為聯絡干線的河湖溝通、江海通達、內外銜接的水運網絡。公路交通,國家南北大通道京滬、同三公路穿越境內,寧淮、宿淮、淮鹽等高速公路先后建成通車。尤其是京滬高速公路,大大縮短了淮安與上海、蘇南等地區的時空距離。現有新長鐵路淮安段全長150公里,這大大促進淮安物流產業的發展。未來淮安將建設宿宿淮、連淮、淮揚鎮三條鐵路,并適時爭取寧淮鐵路建設。最終,將有5條鐵路在淮安呈‘米’字型交會,徹底打通蘇北、蘇中、蘇南的鐵路連接。淮安漣水機場已開通淮安至上海、北京、重慶、廈門、廣州等城市的航線。至此,“公鐵水空”立體化大交通的格局就此形成。
3.經濟的快速發展。近年來,淮安市經濟一直保持較快的增長速度,隨著產業結構的調整,對內對外貿易的迅速增長,大大增強了公路、內河和港口對外貨物周轉的需求。特別是淮安經濟開發區和各縣(區)工業園區建設速度的加快,招商引資企業的不斷增多,為現代物流業的發展提供了條件。尤其是引進了一批具有現代經營理念的大型企業,對物流業提出高標準的要求,目前物流業的發展已經具備了加快發展的現實條件。
二、淮安加快發展現代物流業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分析
淮安現代物流雖然已有了相當發展,但是離真正系統化、網絡化、現代化的物流相差甚遠。
1.物流業發展制約因素多?;窗舱w經濟規模偏小、人均水平偏低,經濟社會發展水平還不高。受經濟基礎薄弱、思想觀念陳舊、市場經濟意識薄弱等影響,淮安市場化改革滯后,成為物流發展的一大障礙。對外開放仍處于低水平階段,削弱了物流產業發展的空間和動力。產業發展的內在動力不足,生財聚財的能力不強,發展資金短缺。財政的聚財功能較弱,對經濟增長的支持能力不足,制約物流產業的發展水平。
2.物流市場發育程度低。相對于發達地區的物流產業而言,目前淮安的物流業尚處于起步發展階段,物流供給企業仍然以手工作業或半機械半手工作業為主,在環境方面還存在著諸多不利因素。從全社會來看,物流活動仍然主要限于各企業內部。大多數企業仍然將物流各環節視為分散的作業環節,還有許多企業自身的管理體制尚未理順,企業內部的管理制度尚未健全,信息化程度不高。倉儲設施落后,倉庫容積小而分散;在技術裝備上,機械化、自動化水平低;倉庫還是單純的保管貨物場所,社會效益不高。
3.缺乏經營理念。物流觀念普遍落后,企業對物流業內知識了解貧乏,是制約淮安物流業發展的重要因素。大多數企業和部門的管理者沒有充分認識到現代物流業對降低企業和全社會流通成本、增加利潤的作用,以及對增強中心城市功能、改善投資環境的戰略意義。由于觀念上存在著“重生產、輕物流,重自給、輕外協”的思想,導致相當多的工商企業仍然保留著“大而全、小而全”的經營方式,多數企業內部各種物流設施的保有率都比較高,使用第三方物流服務的意識不強。
三、對淮安市加快發展現代物流業的幾點建議
基于以上分析,從淮安物流業的目標定位、總體規劃、資源整合等方面提出一些建議。
1.構建蘇北區域物流中心的目標定位。淮安物流業的發展目標定位應該是:立足蘇北,輻射華東,融入全國物流市場,構筑蘇北區域物流中心。立足蘇北,就是要充分發揮淮安作為蘇北腹地中心城市的輻射功能,培養和壯大內部物流市場,匯集蘇北地區的物流,以此作為淮安物流產業發展的基礎。輻射華東,就是淮安物流產業的外向延伸,并且可以整合周邊地區和安徽省部分地區的物流。
2.制定現代物流業發展總體規劃。在淮安的城市總體規劃中,政府應對城市物流總體格局、物流中心功能定位、物流信息平臺、物流業發展政策等方面做出規劃安排,并在物流業發展專項規劃中進行深化和落實。要把物流園區建成多種物流設施、不同類型的物流企業在空間上集中布局的場所,建成具有一定規模和綜合服務功能的物流系統的重要節點,以達到發揮多個物流企業的整體優勢和規模優勢,實現物流企業的專業化和互補性。同時,加快信息化建設,要將現代物流公共信息平臺建設作為淮安市城市信息化發展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力爭把淮安建成為蘇北地區重要的物流公共信息平臺,并以此促進淮安現代物流產業的發展。
3.整合物流資源。目前淮安還有相當數量倉儲方面的存量資產,這些資產利用率不高,大多數是專業倉庫。要充分利用這些存量資源,關鍵在于要以改革的思路進行資源整合。要根據現代物流業發展規劃,用市場化運作方式進行業務流程的整合、流通要素的整合、跨地區流通業務和組織架構的整合以及跨行業跨產業的整合。要通過制定相關的政策,鼓勵物流業相關的企業和部門以經濟利益為紐帶,進行組合。要以企業為主體,以資本為紐帶,培育一批具有競爭力的現代物流企業或企業集團。
參考文獻:
[1]淮安市統計局,http://tjj.huaian.gov.cn
[2]馬建村,何建敏.淮安市第三方物流業發展戰略研究.物流經濟,2008年8月:70-71.
[3]長江三角洲地區區域規劃.國家發展改革委,2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