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房子,男人有男人的說法,女人有女人的觀點,地產商和地產業觀察者也說不到一塊去。女人與房子到底是什么關系,是所有者和不動產的關系?還是被保護者和防空洞的關系?我們不自說自話,請自由辯論。
成都女性購房比例不止47%
任志強:47%?我不知道這個數據是怎么得出來的。雖然我也無法給出具體百分比數據,但我個人所了解到的,女性獨立購房的數據比47%多得多。
老蒲:成都女性獨立購房的比例倒一直都比許多其它城市的高。婚姻法司法新解釋之后,坊間的議論多了,以女性獨立為由頭的樓盤廣告多了,但據我觀察,這并未對成都女性獨立買房占比產生多大的影響。噱頭大,實際上購買力度小。
女性獨立購房是大趨勢
任志強:是一種大趨勢,我有能力,我就可以選擇做什么事,無論是男人女人,無論是婚前婚后。
老蒲:誰買房,就是房子的所有者,對私人財產的所有權越來越明晰。
家人意見女人買房的主因
納尼媽:我父母提出給我買房,當時我非常反對,甚至到了誓死不從的地步,因為不想花他們的錢。但我爸與我談話,他說,就算你結婚了,如果房子是別人買的,那還是別人的,你應該有個自己的小窩,傷心的時候讓你哭個痛快。我被說服了。
老蒲:我有一個朋友買房是需要結束以前那種為了不確定的感情而四處漂泊的狀態,需要安心地在一個城市頭工作、生活。另外一個,在成都買房后最終還是得服從了家里人的安排,回老家迅速地決定結婚了,而且結婚之后就打算辭掉在成都這邊的收入還很不錯的工作回老家那邊去。可能后者投資的成分要多一些。
趙強:我認識的女性當中,也有很多到了三十多歲依然抗拒買房的,反而是年齡偏小的女性會早早在家人的建議下買房,家人的意見是主要原因。
女性追求”房如其人”
納尼媽:房子是個麻煩的東西,買個房就等于買來一堆麻煩。但我不會隨便勸說他人買房,每個人有每個人的生活。
老蒲:女人對房子的認真、挑剔,跟選男朋友、選老公一樣。對于追求獨立的女性來說,房子更像是她們個性化的主張和生活態度的另外一個重要表達途徑。基本上凡是獨立買房的女青年,不管是文藝、普通還是二逼,打理自己的房子的時候,那絕對是百分之兩百的用心,而且打理出來的空間,確實跟她的個性、氣質非常的一致。房子可以證明她們自己是怎樣一個人。
趙強:我覺得女人想得太多,男人對待房子不太有所謂,也不會把房子當作一個有很多附加價值的東西。
兩性購房能力有差異
任志強:一個女人,她有經濟實力,她愿意買房,那她就可以買房,這和男女性別沒什么關系。我覺得在如今的社會,這已經成為一種非常正常的現象了。
老蒲:第一,如果男人和女人每個月掙同樣多的工資,但是有了明確的買房計劃之后,男人跟女人壓縮日常開支的程度是不一樣的;第二,總體而言,男人和女人在職場上的晉升速度、晉升空間還是有很大差異,從攢錢買房開始到有足夠的錢來付首付,多數女人在職場上可能仍然原地踏步,但男人則大多數已經能夠得到較高的薪水和高的職位,這直接影響他們買房時候的選擇;第三,女人獨立買房相對而言更容易獲得家里人的支持,不管是不是啃老族——而且在買房子這件事情上,啃老絕對沒有什么不妥。男人相對更需要一個人去奮斗。
納尼媽:反正我男朋友一直熱情洋溢地在努力奮斗說要給我買個更大的房子!
產權獨立和人格獨立不是一回事
納尼媽:我一直都是個人格的獨立,即使和男朋友結婚也不會為此喪失自己的獨立人格,住他買的房子也是一樣。產權獨立和人格獨立,這視個人情況而言,對我來說,我不必在男人與獨立之間二選一不可。
趙強:看電視的民生新聞,我認為大多數丈母娘和準丈母娘想多了,在人格、產權、經濟三者的聯系中,許多人沒有一個理性的認識,人云亦云。
老蒲:前面我提及的那個買房后卻辭職回老家的朋友,買房的時候,那么獨立,為啥子這種獨立的個性,最終沒能在婚姻這件事情上繼續堅持下去呢?
有了房子就有了“保護”
納尼媽:工作很累了,還有自己的家可以回,我父母來了,也不用住賓館了(以前和人合租的)。在自己的家里,再累再不開心,總覺得可以喘氣,可以隨意。揀回來的流浪貓一家再也不會被人傷害。雖然吵架時也吼男朋友讓他滾,但這是我們的家,我和他都在房子的保護之下。
趙強:有一個固定的地址可以收快遞,感覺也挺不錯的。
老蒲:目前我住父母家中,有一個陽臺可供我種花喝茶,上個星期我種的春蘭開了。我有能力買房之后,花草也會一起帶走,房子,保護在其中的所有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