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國的青少年頸椎發病人數在劇增,且愈來愈低齡化,發病年齡一是在12~13歲,這正是小學升初中的關口;二是在16~19歲,這正是初中升高中以及應戰高考的關口??梢?,青少年頸椎發病主要原因與學業緊張、坐姿不正、睡眠不足、打電腦時間過長、沉迷“網吧”以及飲食不當、缺乏鍛煉和日光照射等有關。
其次,近年來白領階層的發病人數也在大幅度上升。究其原因,與精神緊張和工作壓力大有密切關系。還有,大氣污染,水的不純,以及蔬菜、糧食及魚、肉等農藥及生長激素的“催化”,也導致了人的骨質過早過快地發生退化甚至疏松,從而導致頸椎發生一系列病變。
患上了頸椎病,以后可引起一系列的并發癥,如頭暈頭痛、記憶力減退、心慌胸悶、手發麻或無力、消化不良、視力減退、血壓和血糖異常、便秘腹瀉等等,甚至會引起精神抑郁癥以及嚴重的心理障礙等。
《信息時報》2009年3月23日報道,3月22日清晨6時許,晨運的廣州一市民在荔灣區荔灣路旁發現一名中年婦女吊死在高約4米的綠化樹上。
據悉,死者今年51歲,家中有個10多歲的孩子,家境還算富裕。6年前死者患上頸椎病經常頭痛,有時還會痛到暈倒。在廣州市各大醫院求醫多年,病情似乎沒有轉好。3月22日上午8時許,死者丈夫發現妻子不在家,隨身的手機等物品放在家中,過了一段時間便前往東風街派出所報案。聽民警說清晨在綠化帶樹叢里發現形象特征相似的女尸,趕到現場后很快認出正是失蹤的妻子。
一位正當中年的女士為何自縊?這點使許多人疑惑不解并感到震驚……據查,死者患頸椎病6年多,因不堪病痛折磨瞞著家人深夜離家自殺。筆者認為,這位女士很可能就是因頸椎病最后導致精神高度抑郁而走上了人生的“不歸路”。
65歲的黃大爺家庭條件非常好,不僅自個兒住套寬房子,孩子也事業有成。不愁吃穿,享受社保醫療,老人應該有一個幸福的晚年,可是,最近幾年,他經常感到煩躁,吃不下睡不香,生理、心理十分疲憊?!澳嵌螘r間,我整天都想自殺。因為查不出病因,覺得做人也沒有意思了?!贝鬆斦f。
到醫院檢查,一些醫生診斷他得了“精神分裂癥”??墒?,按“精神分裂癥”進行治療,總不見效。后來,他找到成都第一骨科醫院,有關專家作了詳細檢查后,才發現他是頸椎間盤突出癥(頸椎病的一種)。經過治療,現在,他能吃能睡,心情極好,再也不想“自殺”了。
“如果你明天死了,你最大的死亡原因可能就是自殺。”一篇題為“抑郁癥就在你我身邊”的文章中,有這樣幾句話。
我們知道,頸椎病,是一種以退行性病理改變為基礎的疾患。隨著年齡的增長,發病率也逐年增加。過去有統計表明,50歲左右的人群中大約有25%的人患過或正患此病,60歲左右則達50%,70歲左右幾乎為100%,而今,青少年及白領階層發病人數卻在大幅度上升。究其原因,與學業緊張和工作壓力有密切關系。當然,大氣污染,水的不純,以及蔬菜、糧食及魚、肉等農藥及生長激素的“催化”,也導致了人的骨質過早過快地發生退化甚至疏松,從而導致頸椎發生一系列病變。
頸椎病一旦發作起來會引起哪些癥狀?頭痛、頭暈、視力減退、耳鳴、惡心、心慌、胸悶、心里難受、脖子發僵、肩背部沉重變硬、上肢無力、手指麻木,以及皮膚感覺減退等表現。有的人感到頭面部或身體某個部位麻木或似有螞蟻在皮膚上爬行的感覺,也有的人出現下肢發硬,似乎不聽指揮,或下肢發輕,有如在棉花上行走之感,還有的人出現胳膊以及腿和身體的其他部位癱瘓,大小便失控及性功能障礙等等。另外,頸椎病還會引起血壓異常、心絞痛、心律失常、消化不良、記憶力減退、反應遲鈍、聲音嘶啞、吞咽困難、突然問暈倒、乳房脹痛、便秘和(或)腹瀉以及血糖增高、慢性鼻炎、慢性咽炎等等,甚至發展下去能引起嚴重的精神抑郁癥及心理障礙,導致自殺。
由此可見,頸椎病患者除了生理病理上的改變外,且容易引起心理異常和精神抑郁。對頸肩痛的憂慮、對病痛的焦慮不安、對有可能致殘致癱的恐懼心理等,這些不良情緒不僅誘發頸椎病,還影響著頸椎病的治療與康復。同時,頸椎病患者特別是患病時間較長者,易在日常工作中產生急躁情緒和不愉快的心理。
所以,作為患者,首先要認識到頸椎病是一種正常退行性病變,每一個中老年人都有程度不同的骨質增生,只是癥狀輕重程度不同而已;其次要振奮精神,樹立頸椎病是可以治療的,而且能夠取得滿意療效的信心。另外,頸椎病患者,尤其是抑郁型,對病痛敏感者,往往對該病可能致殘致癱看得相當嚴重?;颊邞n心忡忡,惶惶不可終日,到處尋醫覓藥,當服藥效果不佳時產生悲觀厭世情緒。為此,要使患者認識到頸椎病屬人體正常現象,致殘致癱可能性極小,絕大多數可以帶病生活,只要解除疑慮、配合治療,就可減輕疼痛。
最后要說的是,我們每個人其實都不是為自己而活著,而是為了一群人,即父母兄弟姐妹以及所有的親朋好友。因此,我們沒有剝奪自己生命的權力,而應該好好活著,這樣才對得起父母和親人,正所謂“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至于疾病的痛苦并非難以克服。我們生活中的大多數人所忍受的痛苦,與那些堅強的人相比,簡直微乎其微。張海迪、海倫凱勒、霍金一一他們的痛苦是你難以想像的,但他們不但戰勝了病痛,而且成為人類中的強者,其學術成就遠遠超過一般的健全人。因此,我們要尊重生命,善待自己,做一個強者而不是懦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