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節交替 干燥來襲
最近一段時間,覃女士感覺自己口干舌燥,嘴唇脫皮,即便喝了很多水也還是不解渴。此外,喉嚨發干鼻腔里呼出來的氣也是熱乎乎的。她在咨詢了社區醫院的醫生才知道這是干燥的表現。
市民陳先生最近渾身瘙癢,特別是手、腳、臉這些暴露在空氣中的部位,但又看不出有疹子。陳先生以為是皮膚過敏,便自己到藥店買了抗過敏的藥來吃,未見好轉,到醫院求診之后才發現是因為干燥引發。
保健專家認為,所謂的干燥,是人在秋末冬初感受燥邪而發生的疾病。干燥易與虛火結成燥熱,影響人體對水的正常吸收,導致人們在口、鼻、皮膚等部位出現不同程度的干燥感。臨床上表現為頭痛身熱、干咳無痰或咳痰多稀而黏、咽喉干痛、鼻干唇燥、胸悶、心煩口渴等癥。這些癥狀,雖然不是大毛病,但是往往讓人感到不適。故此對抗干燥,重點在于“滋潤”身體,除了及時補充水分之外,飲食應該清淡一些。當然,如果癥狀很嚴重,就應該及時就醫了。
清淡飲食 滋陰潤燥
說起滋潤身體,不少注重養身保健的市民都喜歡在這個時節,多喝湯水以“燥則潤之”。市民溫女士最近就經常煲一些針對干燥的湯水,比如用紅豆、新鮮蓮子、百合與瘦豬肉煲湯,用銀耳、馬蹄、蓮藕與豬骨煲湯等,家里人很喜歡吃,而且感覺吃了之后口干舌燥的癥狀明顯改善。
溫女士說,近來天氣明顯感覺比前段時間干燥,用食療來解干燥是最好不過的方法。她掌握的這些燉湯、煮湯水的方法是通過看書了解到的,既好喝又有營養。
營養專家認為,解決干燥問題最好的方法是飲食調理,多吃護陰、滋腎、潤肺的食物。如多吃清熱祛燥的粗糧雜豆,麥片、小米、玉米、綠豆等,還要多吃應季蔬果,如蘿卜、南瓜、黃瓜、梨、柿子、葡萄、大棗等。肉食方面以性質溫和的鴨肉、河魚為主。此外,干季補水,除了正常的飲水量外,不妨多喝些蜂蜜水、牛奶等富合營養的食物,或者用羅漢果等有養陰潤燥良好效果的食材來泡水喝。
專家支招 煲出靚湯
生活中,同樣是煲湯,可是出自不同人之手,味道也有不小的差異。究竟有什么竅門,才能煲出美味靚湯呢?中國烹飪名師賴鈞儀介紹說,除了選擇新鮮食材,不妨多些搭配。
不少市民在煲湯的時候,喜歡簡單的將葷素做“1+1”搭配。賴鈞儀說,這樣的湯水簡單易做,比較方便,但是口感比較單一,如果里面加上一些新鮮馬蹄,湯水的味道就能更清甜一些。還有淮山排骨湯,不妨在其中加入甜玉米、胡蘿卜兩種食材,就能使湯水更加鮮甜。賴鈞儀說,將各種食材獨特的味道巧妙地組合,就能形成豐富的口感,看似簡單的煲湯,考的就是這種搭配的技巧。
除了選擇新鮮食材,還有不少市民喜歡在湯水中加入中藥材來煲滋補湯。其實煲滋補湯,必須挑選品質高的藥材。目前不少綜合市場都有常見的煲湯藥材賣,但是質量參差不齊。市民最好到大型超市選購,品質有保證。
需要提醒的是,煲各式滋補湯還應該根據個人身體情況來選擇,不要盲目地跟風別人的做法,這樣才能收到理想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