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發射新火星探測器
美國宇航局(NASA)日前宣布,將于2020年發射新的火星探測器,為載人火星探測任務做準備。美國新的火星探測預計耗資15億美元(約合人民幣93億元),它將采用與“好奇”號火星車相同的登陸系統,零配件也是后者遺留下來的。NASA局長查爾斯·博爾登在聲明中說:“下一個使命(2020年火星探測計劃)將確保美國在火星探測方面繼續領先于世界;而到2030年,探測計劃則將更進一步,其目標是把人類送上火星。”—— NASA
科學家將血液細胞變成干細胞
英國劍橋大學的科學家將一名病人血液中一種能修復血管壁損傷的細胞變成了干細胞。這可能是迄今制造干細胞最簡單安全的方法,有望用來治療多種疾病。不過,也有專家警告稱,這種方法獲取的干細胞的安全性仍有待驗證。
——BBC
核武器+導彈vs.糧食
日前,韓國國防部表示,朝鮮用于開發核武和導彈的推定費用約為28億~32億美元,該款額可以購買933萬~1066萬噸的玉米,是朝鮮居民3年食用的數量。據介紹,這是韓國政府根據國內外專業研究機構資料推算出的結果。根據推算,朝鮮開發導彈總投入17.4億美元,而開發核武器方面總投入11億~15億美元。——韓聯社
石棉材料須限制
石棉纖維吸入體內會附著并沉積在肺部,造成肺部疾病。在東京,一群建筑工人因為在工作勞動中使用石棉材料,吸入了石棉粉塵,集體狀告國家和建材公司。東京地方法院5日開庭審判,認為“國家沒有及時采取適當的措施對使用石棉材料作出限制,以至于受害范圍擴大”。因此認定國家負有責任,判政府支付國家賠償款10億6000萬日元。
——日本《每日新聞》
火星移民開始了
今年春天,私人太空探索公司SpaceX創始人兼CEO、億萬富翁艾倫·馬斯科成為第一位成功實施前往國際空間站任務的私人太空企業家。近日,他宣布了自己的移民火星計劃,并向打算移民那里的8萬人每人索要50萬美元。他表示,這項移民計劃最初的規模會非常小,第一批人數不會超過10人,他將利用由液氧和甲烷驅動的可重復使用火箭把他們送上火星。
——俄羅斯《真理報》
首份iPad電子報倒閉
曾被默多克寄予厚望的新聞集團旗下第一份iPad電子報《The Daily》不到兩年就走到了盡頭。首先是內容獨創性和吸引力不足是其主要問題。雜志推出的初衷本是吸引覺得紙媒過時和俗套的年輕讀者,但其本身的內容卻很無聊。這種毫無吸引力和趣味性的新聞,現在讀者大多可以通過免費渠道獲得,何必要買一個付費的閱讀應用程序?
——美國《洛杉磯時報》
2012年十大科技產品
美國《時代》雜志網絡版公布了2012年度十大科技產品榜單,蘋果iPhone 5榮登榜首,任天堂Wii U游戲主機和索尼RX100相機分列二、三位。Lytro光場相機、Windows RT版Surface平板和三星Galaxy Note II也榜上有名。
——美國《時代》雜志
1.5
億年
科學家可能發現地球上出現的第一種恐龍。這種恐龍被稱之為“帕林頓尼亞薩龍”,在地球上存在了1000萬到1500萬年,年代早于其他任何已知恐龍。它們的歷史要比兇悍的雷克斯霸王龍早1.5億年。
115
億光年
天文學家們近日觀測到在115億光年之外一個巨型黑洞正爆發出創紀錄的巨量氣體和塵埃物質。這一巨型黑洞的質量約相當于10億~30億倍太陽質量,隱匿于一個類星體的核心位置。
690
萬公里
一塊巨大的小行星將于本周與地球“親密接觸”。當這塊形似花生的巨石最接近地球的時候,它與我們的距離是690萬公里,相當于地球與月亮距離的18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