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吃海鮮也致命?
文/記者 秦勉?編輯 孫燕燕?視覺設計 柴青艷?校對 李云鳳
海鮮和大閘蟹都是公認的美食,可日前媒體報道,連續兩人在大享海蟹螃蟹盛宴后出現全身疼痛、小便減少的情況,送往復旦大學附屬華東醫院后被確診橫紋肌溶解引發急性腎功能衰竭和多臟器功能衰竭,一度生命垂危。經醫院多科室聯合救治,方轉危為安,目前都已康復出院。此事讓很多食家驚呼,“難度海鮮有毒”?橫紋肌溶解這個很少聽說的病癥也令人色變。
全程參與搶救的華東醫院重癥監護室宋曉華主任告訴記者,橫紋肌又稱骨骼肌,身體上看到“能動”的肌肉都是橫紋肌,如肱二頭肌、肱三頭肌和大腿肌肉。
我們知道,肌肉由細胞組成,橫紋肌溶解就是橫紋肌細胞被破壞,細胞內一些物質會隨著血液釋放到身體各部分,而其中一種被稱為“肌紅蛋白”的蛋白質會阻塞腎臟?!耙坏┠I臟被阻,體內毒素、代謝產物和多余水分就無法通過腎臟排出,從而引發急性腎功能衰竭,這是致命的”,宋曉華說。
華東醫院收治的這兩位病人正是如此,橫紋肌溶解導致急性腎功能衰竭,同時肝、凝血系統等全線告急。那么,到底是什么因素破壞了他們的橫紋肌細胞呢?海鮮是不是真兇?
宋曉華表示,引發橫紋肌溶解的因素有很多,但是都沒有特異性,不像“著涼引發感冒”那樣有明確因果關系。在臨床上比較常見的是外傷、擠壓使肌肉細胞被破壞,此外服用他汀類降脂藥物甚至海洛因等毒品也有引發橫紋肌溶解的風險。而食用不潔、過量的海鮮也有可能是誘因。
之所以說“可能”而不是將海鮮和大閘蟹扣上“橫紋肌殺手”的帽子,宋曉華表示,“目前,我們只是根據這兩個病人發病前曾大量食用海鮮的經歷,推測其有可能會損壞橫紋肌細胞,但是具體海鮮中的哪個成分起的作用不得而知。因此,究竟什么物質導致這兩位病人發病,還有待進一步研究”。
與這次病例相似的是,2010年夏天,南京等地曾突然出現了幾十位橫紋肌溶解癥病例,追溯患者的經歷,發現他們病發前都曾吃過小龍蝦。當時,大眾高度懷疑清洗小龍蝦的洗蝦粉就是罪魁禍首。但是,洗蝦粉的主要成分是草酸,有一定漂白能力,在小龍蝦烹飪中會被熱油高溫“消滅”,上桌時殘留量極其有限,因此醫學上并沒有洗蝦粉導致橫紋肌溶解的定論。
與洗蝦粉一樣,這次病例中的海鮮和大閘蟹也還只是“嫌犯”,而非“罪犯”,因為沒有發現“兇器”及“案發過程”,也就是食物中的致病成分和致病機理。
其實,人體橫紋肌溶解并不是一件非常少見的事,健康人的橫紋肌細胞可能也正在被破壞,比如進行馬拉松這樣的劇烈運動,就會導致部分肌肉溶解。但是,身體是個強勁的平衡器官,輕度的肌肉溶解不會完全阻塞腎臟,身體會很快調節過來。
不過,一旦情況嚴重,就不能依靠身體自然恢復。宋曉華告訴記者,摔傷和不當飲食都是危險因素,要提高注意。如果出現明顯肌肉酸痛,就表明肌肉在被破壞,若同時伴有小便減少,且顏色呈醬油色或可樂色,就很有可能是橫紋肌溶解引發腎功能衰竭,需立即就醫。
目前,雖然很多肌肉溶解的病例都沒有找到源頭,但是通過現代醫學手段還是能達到治療目的。宋曉華介紹,臨床上對肌肉溶解的治療主要采用血液凈化手段,把本應由腎臟排出的毒素通過儀器排出,保持身體內分泌環境平衡。一般2周后,被阻塞的腎臟就會變“通”,可以自主排出毒素了。
戴水晶不能治病
網絡上流傳著各種佩戴不同水晶碧璽寶石能有神奇保健作用的說法,很多賣飾品的店主也會用這些說法來宣傳,這種說法是真的嗎?
礦物是在通常情況下以固態產出的無機化合物。它們所含有的能量是以離子鍵或共價鍵的形式儲存在自己的晶格中的。當你佩戴晶體時,晶體的化學鍵只會維持著自己的晶格,無法對你的身體產生無論是正面還是負面的影響。
也許有人會好奇有沒有可能是礦石的放射性能對佩戴的人有作用,但放射性礦物在世界上并不常見。常見的水晶、碧璽以及各種普通寶石幾乎沒有放射性,常見礦物中,只有部分天然鋯石和少量特殊的螢石具有放射性風險——當然,各種專門的鈾礦石、稀土元素礦石除外。
其實,礦晶還是很廣泛地、甚至直接地參與著人體的醫療。只不過,這些礦晶,不是水晶、碧璽而是石膏、重晶石、光鹵石、方解石、磷灰石、鋰云母這些平凡的礦物。例如,石膏對于健康的貢獻來自于它們在骨折固定中的應用。而當我們把重晶石和硫酸鋇再換一個更熟悉的名稱表達出來時,可能你就會不禁莞爾了——它,就是人們俗稱的“鋇餐”。它可以在X射線下使消化道的輪廓平滑連續地顯影……
因此,可以說佩戴各種寶石礦石無法給人帶來任何保健作用,但是在醫療上有很多礦石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文章摘自果殼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