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AW格式拍攝:
職業攝影師的標志
拍RAW格式文件已經成為職業攝影師的一個最基本要求
前幾天,看到一位網友的感嘆。他說:“我曾經很相信,真正有這么牛的器材和這么牛的攝影師,一按快門即出很棒的作品,很久之后我才恍然大悟。原來所謂的攝影作品,沒有一張是原片,都是用RAW格式輸出后一點點、一點點地從軟件中調出來的,這個時間付出往往百倍于按快門的時間。所以,照片從來只知道拍JPEG格式的同學們,別自嘆不如了。 ”
這位網友的感嘆確實有一定的道理,現在所有雜志上印刷精美的數碼照片,絕大多數不是用JPEG拍攝的,拍RAW格式文件已經成為職業攝影師的一個最基本要求。
什么是RAW格式文件?
RAW的原意就是“未經加工”,RAW圖像就是CMOS或者CCD圖像感應器將捕捉到的光源信號轉化為數字信號的原始數據,形象的說法叫“數字底片”。
其實,數碼相機在拍攝時都會記錄下圖像的原始數據。我們得到的JEPG文件就是相機對原始數據進行轉化而得到的。但相機畢竟是機器,它并不明白在轉化的過程中應當保留什么,改變什么,丟棄什么。它只是按照一定的設置來完成這項工作。而照片卻是很主觀的東西,為了給攝影師以主動權,所以,單反數碼相機都保留了RAW格式。
RAW格式能做什么?
RAW格式可以在六個方面對圖像進行調整:
1.白平衡,包括色溫和色調。拍攝JPEG時,一當設置了白平衡,事后就不能改變了,若事后想改變,只能在PS里面改變顏色。須知,這種改變對圖片的細節會產生一定的損失,改變的幅度越大、改變的次數越多,圖像細節損失得越厲害!但使用了RAW格式,在轉換時調整色溫,相當于重新設置拍攝時的白平衡,而且可調整的范圍很大,是攝影的“再創作”。“色調”的調整范圍也比在相機里面作改變的范圍大了很多!
2.曝光量改變:可以做正負4倍的改變,又是一次攝影的再創作。RAW格式圖片里所包含的層次是JPEG格式所不能比擬的。JPEG格式如果曝光過度出現“死白”區域,就完全干瞪眼了。但RAW格式文件即使在強烈陽光下的逆光攝影、舞臺聚光燈下的攝影等都能找回許多細節。
3.針對暗部和亮部作單獨的調整、對比度、飽和度都可以調整。
4.銳度的調整。所有數碼相機拍攝的圖像都有“軟”的問題,覺得不夠清晰,拍攝JPEG格式,相機一般都是悄悄地給了一定的銳化,但越是專業的相機幅度越小,越需要后期調整。JPEG格式文件在PS里面雖然也可以進行銳化,但那有損銳化,會對圖片的細節造成損害,而RAW格式的銳化則幾乎是無損銳化。
5.雜點雜色的處理、紫邊的處理(佳能的DPP軟件沒有)。有人說用RAW拍攝的圖片,雜點比JPEG的多,這是因為相機對JPEG作了一定的處理。但是,RAW格式文件的處理效果要比相機本身處理的效果好得多!
6.鏡頭畸變的處理和暗角的處理:現在的許多變焦鏡頭都會出現桶型畸變或枕型畸變,這些畸變JPEG格式沒有絲毫辦法,但可在RAW拍攝的文件里被處理掉。另外,現在的許多鏡頭都會出現四角失光現象,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暗角。對于暗角,有人喜歡,有人討厭,通過RAW轉換器處理,可以加深也可以完全消除暗角。
RAW格式怎么轉化?
RAW格式雖然有那么多的好處,但也有它本身的不足,那就是文件過大,而且不是所有后期處理軟件都能直接打開的。相機廠商也不愿意選擇相同格式保存相機的原始影像信息,這實在是一件傷腦筋的事情。
要想盡快入手RAW格式文件的處理,最好先從廠家贈送的軟件開始。這些軟件的設計相對比較簡單,處理的效果也都不俗。比如,佳能的RAW格式處理軟件DPP,相機在銷售時都已刻在一張光盤中送給客戶,客戶可直接在電腦上安裝。安裝后就可以直接打開RAW格式并對其進行調整。調整完轉變成TIFF或JPEG文件即可。
如果要對RAW格式進行更好的處理,可以使用Aperture和Lightroom這樣的軟件,這些軟件能快速處理RAW格式并具備更大的靈活性,處理的效果當然也更好,但上手都不太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