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經濟已經日益成為世界各國經濟增長的驅動力量,在新興國家,它是經濟增長的加速器,而在歐洲,不少國家則希望借此擺脫危機。
中國網絡經濟增速遠超實體經濟
4月25日,艾瑞咨詢集團發布了今年第一季度互聯網經濟的核心數據。其中,今年Q1中國網絡經濟市場規模超847.1億元,較2011年Q4上升2.5%,較2011年同期的502.7億元上升了68.5%,后者遠遠超過GDP和社會消費品零售市場增速的14.9%和12.1%。也就是說,2012年Q1中國網絡經濟增速遠超實體經濟,再一次顯示了網絡經濟的強勁發展態勢。
在中國網絡經濟的細分行業中,電子商務已經高居第一位,占據39.3%份額。
換個考察維度,從交易規模來看,2012Q1電子商務市場整體交易規模1.76萬億元,其中企業間電子商務(B2B)占比高達84.5%,網絡購物交易規模為2282億元,占比從去年的11.0%增長到13%;如果再細分的話,那么是C2C占到72.8%,B2C為27.2%。艾瑞咨詢認為:“受春節長假的影響,網絡購物市場增速相對放緩,但是隨著平臺式B2C的大規模發展,B2C占比將會持續提升。”
根據艾瑞此前的預測,到2015年,中國網絡購物市場(B2C+C2C)交易規模將達到25510.0億人民幣。
這一數據在另一份報告中得到了印證。一個月前,波士頓咨詢公司(BCG)發布《中國數字化新世代3.0:未來的網絡領軍者》報告認為,到2015年,中國互聯網用戶總數將達到7億,“幾乎是日本和美國互聯網用戶之和的兩倍”。相應地,中國的網絡零售銷售額將增長兩倍,或將成為世界最大的網絡零售市場——它使用了一個較為彈性的說法,“達到3600億美元以上”、“近10%的零售銷售將在網上進行”。BCG大中華區董事總經理耐迪賢先生說:“擁有開拓全球市場雄心的企業若想取得成功,就需要在中國市場積極開展網絡活動。”
G20網絡經濟將達到4.2萬億美元
不僅中國如此,全球各國也不例外。
BCG發布的另一份報告對此給予了詳盡闡述。這份名為《網絡連接世界:4.2萬億美元的機遇 二十國集團的互聯網經濟》的報告指出,二十國集團(G20)的網絡經濟在未來五年內將以每年10%以上的速度增長,預計其規模到2016年達到4.2萬億美元,占整體GDP的5.3%。
報告撰稿人之一David Dean博士表示:“如果將互聯網經濟比作國民經濟,那么它將位居世界前五大國民經濟之列,僅次于美國、中國、印度和日本,并排在德國之前。”
將這兩份報告中有關中國市場的數據綜合起來看,不難發現,中國網絡經濟將占到全球網絡經濟8.5%的份額,是中國整體GDP的5.5%。耐迪賢說:“消費是大多數國家互聯網GDP增長的主要驅動因素。2010年,消費在這些國家的互聯網GDP中占比通常超過50%。預計到2016年,消費仍將是最大的單一驅動力量。中國和印度憑借其與互聯網相關的大量出口脫穎而出——中國是貨物出口,而印度是服務出口。”
值得注意的是,10%僅僅是全球網絡經濟的年平均增速,而在不同國家則表現不一,相差甚大。分析認為,在發達市場,增速在8%左右,而在發展中國家的增長率則達到18%,意大利、英國則居中,為12%左右。
網絡經濟為實體經濟助力
有必要重點分析一下英國網絡經濟的情況,并與中國網絡經濟做一個對比,因為兩者的相似之處頗多。
2010年,英國網絡經濟總量已經達到1210億英鎊,占其GDP的8.3%,是所有國家中最高的。其中,電子商務的交易額接近960億英鎊,占比接近80%,成為僅次于金融服務業的第二大支柱產業——而在中國,如前所述,目前的比例是39.3%。
顯然,還有更多的指標可以對比解讀,比如影響網絡經濟最重要因素之一的網速。
5年前,英國互聯網的速度和服務都“接近歐洲最差行列”,但現在,根據英國通信管理局的最新調查數據顯示,2011年英國寬帶平均連接速度“較前一年增幅高達22%,已有超過半數家庭的寬帶連接網速達到10Mbps”。
這不得不歸功于英國政府2009年啟動的“數字英國”的計劃,政府承諾將在此后幾年內投資5.3億英鎊,建設新一代超高速光纖,在2015年前建成歐洲最好的超高速網絡。建設超高速網絡的目的,也是希望互聯網能承擔起拯救英國經濟的重任。
從目前情況來看,英國政府還是達到了預期目標。據悉,2010年英國網絡購物已經占到全國零售業交易的13%,預計2016年將達到23%。
中國的情況又如何呢?
不管業內人士和專家怎么修改措辭調整說法,目前中國寬帶速度排名靠后是不爭的事實。好在,根據規劃,“十二五”期間我國寬帶網絡基礎設施建設將累計投資1.6萬億元。短期可以看到的,就是今年3月底在“寬帶普及提速工程”動員部署大會上工信部部長苗圩提出的目標,“今年我國實現4M及以上寬帶接入產品市場占比要超過50%……”
毫無疑問,這筆巨資投下去的直接效果,就是網速提高。網速不提高,所謂的“3600億美元以上”、“近10%的零售銷售將在網上進行”,就是一個典型的“數字假設”。
當然,商務部也在通過一系列舉措推動中國網絡經濟的發展。《2012年電子商務工作要點》明確提出,“要積極創建國家電子商務示范基地”、“引導企業利用電子商務平臺開展對外貿易”、“建立健全加快電子商務發展的多元化、多渠道的投融資機制……吸引更多民間資本進入電子商務領域”等。
顯然,網絡經濟不僅是拉動GDP增長的新興力量,直接創造了價值,也帶來了大量的投資和就業機會,并為實體經濟助力。在前行的道路上,中國的網絡經濟還會與實體經濟發生更緊密的、千絲萬縷的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