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省旬邑縣城關中學,一所有20余年歷史的學校。
近年來,學校以“建和諧校園,辦人民滿意的學校”為宗旨,全方位實施課程改革,重點打造高效課堂,實現了“改革要有新突破,質量再上新臺階”的目標,連續多年在全縣質量檢測中名列前茅,先后獲得“省級示范初級中學”、“省級綠色文明示范學校”等20多項省市級殊榮。
從2004年以來,旬邑縣城關中學開始實施新課程改革。幾年來,學校按照新課程理念和標準,精心組織,積極探索,認真開展課改工作,使全體教師進一步明確了課改的方向和目標,走出了一條符合貧困山區學校特點的課程改革之路。
轉變思想觀念,強化組織管理
自《基礎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頒布以來,學校就如何從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軌問題進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新課程改革在該校啟動后,學校借鑒素質教育工作的經驗,不僅加強了組織管理,成立了新課程教學領導小組和新課程教學實施小組,先后多次分層次召開新課程教學會議,研究討論新課程的實施工作。同時在教師、學生和家長中進行了廣泛宣傳,通過召開學生會議、家長會議、印發傳單等形式,進一步提高了全體師生和廣大家長對新課程的認識水平,保證了課改工作的順利實施。
狠抓師資培訓,提高教師素質
教師是實施課改的主力軍,只有不斷更新教師觀念,才能在真正意義上實施課程改革。課改啟動后,學校購置了上百部新課程光盤實錄,下放到各學科組,要求學科組全體成員認真觀看,學習借鑒。同時,學科組內開展了互聽互評“結對子”活動。此外,學校還多次選派各學科組長、學科帶頭人赴西安聽取了全國課改名師示范課,并開展了“傳經送寶”活動,有效地提高了教師新課程教學水平。
強化過程督導,突出課堂教學
有了理論指導,就要積極實踐探索。加強過程督導,突出課堂教學至關重要。對此,城關中學做到了“五個堅持”。堅持集體備課制度、聽評課制度、學生座談制度、月考核制度和現代教育技術。通過一個階段的過程督導,該校教師的課堂教學模式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由過去單一式的傳統教學過渡到多方互動的教學格局,學生的獨立思考意識、創新思維能力、合作研究精神得到了有效培養,自主、互動、合作、探究的課堂教學模式已基本形成。
健全評價體系,關注學生發展
對教師和學生評價體系的改革是課改工作的重要保證。只有科學評價,才能真正地把課改工作落到實處。為此,學校初步建立了教師評價和學生評價相結合的全方位評價體系:對教師的評價集中體現在教師教學評價和素質評價方面;對學生的評價以促進學生全面和諧發展為出發點,形成了學生自評、學生互評、教師督評、家長聯評等共同參與的多元評價體系。在評價中,真正體現了著眼學生發展的核心理念,從而推動課程改革的持續健康發展。
目前,城關中學課堂教學模式發生了翻天覆地變化,體驗性學習、激勵性評價、即時化管理成為課堂主題。學生動起來,課堂活起來,效果好起來,教育水平有了明顯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