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來,涉油違法犯罪活動屢禁不止,圍繞石油產地發生的一系列治安問題日益突出,嚴重破壞了油田發展的環境。杜爾伯特縣檢察院為有效遏制涉油違法犯罪活動,近年不斷加強對涉油犯罪案件的調查與分析,同時在法制宣傳、健全機制、法律監督等方面做出努力,為維護大慶油田的穩定做出了貢獻。
涉油犯罪案件居高不下
大慶油田是中國最大的陸上油田和重要的石油化工基地。杜爾伯特蒙古族自治縣地處大慶西部,采油九廠敖古拉作業區、葡西作業區、龍虎泡作業區的作業井、輸油管道等星羅棋布于杜爾伯特縣境內。近幾年來,由于經濟欠發達,作業區周圍農村人口居多,且居民法律意識淡薄,加之作業區地域廣闊、油田保衛人力不足,給一些不法之徒可乘之機,涉油犯罪呈逐年上升勢頭。
2011年度,杜爾伯特縣檢察院公訴科共審查起訴刑事案件144件218人,比2010年度件數和人數分別減少了4%和6.1%,其中涉油類刑事案件50件105人,同比增長13.6%和29.6%,占全年案件的34.7%,占全年人數的48.2%。
據統計,在杜爾伯特縣檢察院提起公訴的案件中,涉油案件所占比重最大、涉案人員最廣、涉案金額最多、社會影響最大。2011年度,杜爾伯特縣檢察院公訴科共審查起訴掩飾隱瞞犯罪所得案件34件63人,其中涉油的為32件61人,占此類案件總數的94.1%,占涉油類刑事案件的64%;盜竊案件26件49人,其中涉油為12件33人,占此類案件總數的46.2%,占涉油類刑事案件的24%;破壞易燃、易爆設備案件4件8人,全部為涉油案件,占涉油類刑事案件的8%;職務侵占案件3件6人,其中涉油的為2件3人,占此類案件總數的66.7%,占涉油類刑事案件的4%。
總體上看,涉油案金額巨大。2008年涉案金額為157.9萬多元,2011年涉案金額為133.3萬多元。
涉油犯罪向組織化專業化發展
人數多、農民多,跨鄉鎮、跨地區團伙作案多。近年來,越來越多的涉案人員開始不滿足于單獨作案、零散作案,而是向集團化的共同犯罪方向發展。2008年,在33件涉油案件中有15件為3人以上共同犯罪,到了2011年有18件為3人以上共同犯罪,而且出現了11人的團伙作案。其中無業人員與農民占90%以上,跨鄉鎮、跨區縣團伙作案占40%。
共同犯罪成員內部分工明確,成員相對固定,體現出一定的組織性、團伙性。涉油犯罪大都人數眾多,因此團伙內部分工明確,有踩點、打眼、放油、銷贓等具體實施犯罪的行為犯,有提供工具、望風的幫助犯。組織者在實施犯罪前將各參與者的職責劃分清楚,犯罪開始后,行為人各司其職、相互配合,整個犯罪過程“緊張有序”。 從盜油到賣油、從賣油到收油、從收油到煉油,各環節緊密聯系,環環相扣,使得涉案原油在各個環節的停留時間大大縮短,司法行政機關往往會因此而收集不到物證,給案件的破獲帶來了巨大的難度和挑戰。另外,在共同犯罪團伙中積極參加、起主要作用的成員相對固定,體現出一定的組織性、團伙性。
作案范圍由原來的村邊地頭擴展到油區腹地。近年來,犯罪分子不滿足于在自己村邊地頭小坑小溝內小規模的涉油犯罪,已將作案地點擴展到輸油管線、井口等油田物資密集的地方。通過對上述幾年涉油案件犯罪地點的調查,以輸油管線、井口等地作為犯罪地點的占全部涉油犯罪案件的69.6%。
作案工具機械化,作案手段智能化,反抓捕能力增強。目前犯罪分子已由原來的手捧、勺舀逐步趨向于破壞輸油管線、井口,利用抽油泵、專業打孔栽閥工具盜放原油。另外作案工具也由小推車、絲袋子轉為油罐車、奶罐車,更為甚者使用專業性廂式貨車增加了作案的隱蔽性。根據對近兩年涉油案件的統計,使用上述機動車實施涉油案件的占95.1%。另外通過對多起較大規模涉油犯罪進行分析發現,犯罪者為防止被抓獲,使用手機、對講機等通訊工具互相聯系,并出動多輛機動車在重要路口望風的情況比較普遍。隨著公安機關打擊力度的增強,涉油犯罪分子越來越狡猾,有時甚至聲東擊西,謊報軍情。如2010年3月,大慶油田分局接到報警電話,說有人在采油九廠葡西作業區第四采油隊英51-13-10井盜竊原油,該隊立即派員出警,到了現場撲了一個空。實際上犯罪分子卻在采油九廠敖古拉作業區外圍隊杜44-13井盜竊原油。
銷贓渠道擴展。目前犯罪分子已由就地銷贓擴展到向周邊地區銷贓,近至齊齊哈爾、肇東,遠的甚至跨省銷到遼寧、河北等地,且購銷渠道暢通。在近兩年的涉油犯罪案件中,犯罪得逞后銷贓到周邊縣區的占71.4%。由于油價攀升、原油貨源短缺,在暴利的引誘下,非法收油窩點往往是清理、整頓、摧毀過后不久就死灰復燃、卷土重來。受利益驅使,有的化工廠、煉油廠也只收原油、不問來路,無形中為犯罪分子提供了方便,犯罪得逞后銷贓到周邊縣區的比例占涉案原油總數的80%。
涉油犯罪猖獗原因眾多
地域特點是杜爾伯特縣涉油犯罪占較大比例的主要原因。杜爾伯特縣境的大慶采油九廠,有的井架就在農民的田間地頭,這就為附近居住的村民實施涉油犯罪提供了便利條件。另外,由于靠近村莊,也為實施涉油犯罪提供了較為隱蔽的作案地點。
利益趨動、法制觀念淡薄,使不少人不惜以身試法,走上犯罪道路。在市場經濟高速發展的今天,一些人找到了致富門路,過上了小康生活,但在經濟不發達的一些農村,絕大多數農民由于沒有技術、缺乏本錢,溫飽問題雖然解決了,但生活卻并不富裕。面對涉油暴利,加上自身法律意識淡薄,以及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錯誤思想驅使,一些人逐步滑入犯罪的深淵。
作案工具容易取得,作案方法簡單,技術含量小。涉油案件中,大多數作案工具為扳手、絲袋子,復雜一點的就是準備卡子、手搖鉆、閥門等栽閥作案工具。2010年4月中旬,李某等5人躥至大慶方興投資有限責任公司杜蒙分公司布一聯合站至2號干線中轉室輸油管線6公里處(杜蒙縣敖林鄉南約2公里),楊某在現場附近遛道望風,李某等4人用鐵鍬將輸油管線挖出后,梁某用鉗子將包在輸油管線上的黃色保溫層撕掉,李某將卡子卡在輸油管線上,之后又伙同梁某用手搖鉆將管線鉆漏,放出原油后,關好閥門。李某等4人用鐵鍬將管線埋好,撤離了現場,整個過程僅3個小時左右。
受教育水平普遍較低。據統計,杜爾伯特縣2011年度的被起訴的涉油犯罪人員總數為126人中,比重最高的是初中學歷,有69人,占總人數的54.8%;比重次高的學歷為小學,有42人,占總人數的33.3%;最高學歷為專科,有3人,且都為職務犯罪,占總人數的2.4%;中專學歷3人,占總人數的2.4%;文盲5人,占總人數的4.0%;高中學歷4人,占總人數的3.1%。
“市場”需求量大。隨著農業現代化不斷深入,現在幾乎農村戶戶都有拖拉機、農用四輪車,這些車的用油需要到距離農村住戶十幾甚至幾十公里之外的加油站取得,并且現金支付不能賒賬。“小燒”(非法煉制的柴油)則有很多優點,犯罪分子送貨上門,可以賒賬,費用要比加油站便宜一半。
多途徑防范打擊涉油犯罪
一是加強法制宣傳,提高油區人民群眾的法律意識。當地黨委、政府及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成員單位,應當結合實際, 利用“六五”普法、“五進七講”、檢察聯絡室等載體,通過發放涉油犯罪宣傳材料、到涉油案件多發村莊召開現場會等形式,廣泛宣傳涉油犯罪的危害性、違法性及應受刑罰處罰性,以及給社會和家庭帶來的影響和后果,通過以發生在身邊的典型案例,教育廣大村民要遵紀守法,提高知法、守法的自覺性。
二是強化組織機構建設,建立健全長效機制。涉油犯罪的特點是涉案人員復雜,時合時聚,有分有合,居住分散偏遠,流動人口多,流動性大等。作為打擊涉油犯罪的主力軍,政法各部門要加強領導,強化責任,認真總結研究涉油案件的發案特點和規律,明確責任,各自分工,相互配合,成立專項整治工作辦公室聯合辦案,制訂相應的辦案制度,在保證案件質量的前提下,務求快偵快結,真正做到對涉油類刑事案件的專項整治、聯合嚴打。嚴厲懲處包庇犯罪分子的有關人員。同時,還要動員社會各方面的力量,齊抓共管,綜合治理。要動員鄉鎮村屯民兵組織、治保組織、調解組織、婦女組織,看好身邊的人,管好身邊的物,辦好身邊的事。
三是運用科技手段建立涉油案件信息庫。針對涉油犯罪分子具有團伙作案、流動分散、重復作案、案發后逃竄等特點,為及時有效打擊涉油犯罪,防止漏網之魚,有必要運用建立涉油案件信息庫手段加大打擊力度。杜爾伯特縣檢察院于2011年建立了涉油犯罪人員、在逃人員信息庫,該信息庫將2008年至今所有涉油案件信息錄入其中,包括犯罪嫌疑人的基本情況、涉嫌的犯罪事實等,建立了犯罪人員、在逃人員數據檔案。在以后受理案件時,首先將受理的犯罪嫌疑人基本情況在信息庫中進行檢索、查詢,便于掌握犯罪人員是否有前科,如果屬于在逃人員可及時予以追訴,保證第一時間發現漏罪、漏犯。新受理的涉油案件也及時錄入信息庫,使信息庫數據不斷充實、更新。如杜爾伯特縣檢察院公訴科在2012年1月22日,在受理公安機關移送的一件四人涉嫌盜竊案中的兩名犯罪嫌疑人邰某、王某時,發現自然人信息中沒有犯罪前科,但在涉油犯罪人員、在逃人員信息庫檢索查詢,發現此2人有過犯罪記錄,針對這一情況,公訴科第一時間通知公安機關補查重報,及時有效地對移送審查起訴前的偵查行為進行了法律監督,保證了案件質量。
為嚴厲打擊涉油類刑事犯罪活動,檢察機關應緊緊把握重點打擊、寬嚴相濟、法理結合的原則,認真開展涉油類刑事案件量刑建議工作。對性質惡劣以及涉油案件的主犯,在量刑建議中按照法定刑上限或接近上限從重處理,堅決杜絕以罰代刑。對于沒有法定或酌定從輕、減輕的犯罪分子,尤其是主犯,建議從嚴、從重量刑,堅決打擊、強勢遏制涉油類刑事犯罪的囂張氣焰。
五是加大油區的巡邏力度,使涉油犯罪分子無機可乘。在公路上加強對運油車輛的檢查,對無證運油的車輛嚴格處理。公安機關、油田護廠隊、護礦隊要密切配合,形成天羅地網,使涉油犯罪分子無機可乘。同時政府有關部門對原油回收單位要加強管理、堵塞漏洞。對非法收購原油窩點要堅決取締。
六是正確適用并發揮緩刑、管制刑種的作用。把初犯和參與、分贓較少者,與多次盜竊、積極參加、牟取巨額利潤者區別開來,針對前者的社會危害性較小的特點,作好其認罪伏法工作的同時,大膽適用緩刑和管制,防止他們因長期羈押而與其他犯罪分子交叉感染,沾染不良習慣或交流犯罪技巧。這樣也有利于保持社會穩定,避免犯罪分子因長期羈押造成的再社會化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