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除了濟南奧體CBD外,濟南還有兩處也在開始打造CBD的進程。
4月18日,高新區成立漢峪金融商務中心建設指揮部。按照規劃,該中心分為北區和南區。北區主要將建成IT知識經濟總部基地;南區為漢峪片區的核心區,將形成以商務辦公、科研設計、商業服務等功能為主的金融商務中心,建成后將有300米的超高層地標性建筑。目標是力爭3至5年內實現5個“1”,即占地上1000畝、建筑面積上1000萬平方米、總投資上1000億元、聚集10萬人以上、稅收過100億元,將其打造成全市乃至全省首屈一指的大規模、高檔次城市CBD。
而在濟南老城區,隨著今年6月渣打銀行落戶開業,市中區的金融機構及網點總數也已達到240家。該區也提出打造金融商務中心區的規劃。這一區域西至緯五路、小緯六路,北至經一路,東至飲虎池街、上新街,南至經十一路,占地面積約5.5平方公里。為加快金融業載體建設,市中抓住棚戶區改造的機遇,先后啟動了魏家莊、天橋南三角地、普利門、中光明街等老城改造項目,推進金融商務中心區核心區的開發建設。
發展金融業似乎漸成熱潮。然而,一時間歷下、市中、高新三區都宣稱要建設CBD,讓不少人感到迷惑,“以濟南的經濟實力,能否承載得了三個CBD?”山東財經大學區域經濟研究院院長、金融學院常務副院長張志元介紹,上個世紀90年代,CBD理念才在國內形成,后經迅速發展,目前全國包括上海在內的40多個城市均已有CBD。CBD有著嚴格的標準:包括交通、信息的最高可通達性、區域中最高的中心性(很多城市的地標就在CBD)、高度的產業聚集性(第三產業尤其是現代服務業的高度聚集是CBD的核心特征)、城市最高的密集度(建筑的高度和密度、人口的密度)、具有最高的地價和租金。
張志元認為,一個發展得成熟的CBD,一定要體現對人的服務功能,還要注重商務與服務的有效對接。在建設CBD的過程中不僅要求發揮市場的資源配置功能,更要和政府的規劃引導結合起來,凸顯城市的功能定位,在這方面濟南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城市長遠規劃應先于CBD建設,客觀分析城市自身發展條件,明確CBD等級和規模、空間形態和交通策略、景觀綠化、配套設施和地下空間,走集約型的發展道路。
CBD,不能單方面地過分強調其商務功能,進而忽略其居住、娛樂、購物、旅游等功能。要特別注意文化方面的功能,有了文化,CBD才有了靈魂,城市才會充滿活力。同時,還要突出以人為本的主題,開發設計時要融入文元素,注重人性空間的塑造,營造富有“人情味”的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