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8月27日,搭載神舟九號飛船遨游太空的寶瓶歙硯“公證書”,正式由北京方圓公證處出具。此舉標志著由中華硯文化發展聯合會提供的“中華飛天第一硯”橫空出世。
飛天硯全稱為“龍紋飛天寶瓶歙硯”,長約9厘米、厚約0.5厘米,小可盈握。硯面上部如圈如環的天然紋理金暈,刻成一個寶瓶形寶硯,兩個瓶耳設計成為象頭形狀,寓意“太平有象”;而正面墨池的造型,恰好采用來自新石器時代紅山文化“C”型玉龍。硯背上部線刻敦煌藝術中優美的“飛天”形象,體態輕盈,飄逸瀟灑。
該硯由中華炎黃文化研究會副會長、中華硯文化發展聯合會會長、武警部隊原副司令員劉紅軍中將題寫“飛天硯”,安徽歙籍雕刻大師吳笠谷先生采用龍尾山四大名坑(金星坑)硯石精心雕刻而成。
“古有女媧補天,今有神九探穹,將傳承五千年中華文明的功臣——硯臺,送上天宮遨游太空,是人類歷史上的第一次,具有深遠的歷史文化意義。”談及名硯飛天,劉紅軍會長心情激動:“這不僅是當代傳承、弘揚中華硯文化事業的一次騰飛,也是中華硯文化史上一次劃時代的突破,更是中華文明偉大復興的又一里程碑!”

【新聞鏈接】
“中華飛天第一硯”的九個特點:

一、歷史意義深遠
神舟九號飛船發射的圓滿成功,標志著我國在科技領域取得的又一次重大飛躍;“中華飛天第一硯”載入神舟九號飛船在太空中翱翔十七天,是人類第一次將傳承五千年中華文明的功臣——硯臺,送上太空,其意義不僅是當代弘揚硯文化事業的一次騰飛,也是中華硯史上的一次劃時代的重大突破,更是中華文明偉大復興的又一座里程碑!
二、名硯名石所制
此硯采用上等歙硯石制成,上有華美的石品金星、金暈,璀璨奪目,熠熠生輝,彌足珍貴。歙硯為我國“四大名硯”之一,始自唐代開元年間,已有1200余年的歷史,具有澀不留筆,滑不拒墨,細膩堅潤,玉德金聲等優點,早在五代時期就被南唐朝廷選為貢品,當時就獲得“冠天下”的美譽。是備受歷代文人墨客詠贊和收藏家爭求的文房至寶。
三、題材吉慶祥和
此硯的構思立意,是妙用天然紋理,緣石賦藝。即利用硯面上部如圈如環的天然紋理金暈,刻成一個寶瓶形小硯,兩個瓶耳設計成為象頭形狀。寶瓶,喻意吉祥,傳說觀音菩薩的凈水瓶,內盛圣水,滴灑能得祥瑞。瓶又與平諧音,象征太平。大象壽命極長,可達二百余年,是瑞獸。象,也比喻美好景象。瓶與象結合,寓意“太平有象”,象征國泰民安、世界和平。
四、寄托美好祈愿
此硯墨池的造型,采用自新石器時代紅山文化“C”型玉龍。“C”型玉龍1970年代出土于內蒙古赤峰市,后經考古勘查確認該玉龍屬于距今約5000多年的紅山文化遺物,被譽為“中華第一龍”。
龍,善于變化,能興云雨而利萬物,呼風喚雨,無所不能。將“中華第一龍”刻于“中華飛天第一硯”上,寄托著美好的愿望:祈愿神舟九號飛船如乘風上天、御風而行的神龍一樣——騰飛九天,翱翔太空。
五、體現悠久歷史
硯池造型采用“天下第一龍”,又體現了中華民族悠久的歷史。
我國先民以龍為圖騰,我們國家被世人稱為“東方巨龍”,我們炎黃子孫都是“龍的傳人”。上下數千年,龍文化已滲透了我國社會的各個方面,成為一種文化的凝聚和積淀。龍的形象,多元一體,即是民族大團結的象征,更是體現了中華民族悠久歷史的一個文化符號。
另一方面,今年為我國傳統的農歷龍年,龍年刻龍池硯,又具有特殊的意義。
六、象征中華文化
硯背上部線刻敦煌藝術中優美的“飛天”形象,體態輕盈,飄逸瀟灑。飛天,是佛教的護法神,后與道教的仙女相混淆,變成在佛周圍散花或奏樂以營造祥和氣氛的仙女。散花的“飛天”形象又稱“天女散花”,給人以遨游太空的歡樂景象。
“飛天”是敦煌藝術的標志,敦煌藝術又是我國古代藝術百花園中一朵亮麗的奇葩;刻“飛天”于硯,既是中華民族燦爛文化的象征;也預示神舟九號飛船飛天成功,能象散花的天女一樣造福人類。
七、名人親筆題字
硯背下部銘刻楷書“飛天硯”三字,銀鉤鐵劃,遒勁剛健。
題者劉紅軍將軍,為炎黃文化研究會副會長、中華硯文化發展聯合會會長、原武警部隊副司令員、中將警銜、當代著名硯臺收藏家,榮膺“2011年影響中國收藏界十大人物”。以復興和傳承中華硯文化為己任,倡導發起弘揚中華硯文化志愿者行動,開啟了中華硯文化歷史的新紀元,為當代弘揚硯文化的領軍人物。
八、名家精心雕刻
從硯雕藝術上說,此硯取材高妙,立意高遠,刀法精練,小中見大,體現出作者高超的藝術素養和美學境界。
作者吳笠谷,為歙硯非物質文化傳承人、硯雕大家、古硯收藏家、硯文化學者、中華硯文化發展聯合會副會長兼專家工作室主任。制硯理念崇尚“天人合一”,融文心畫意于一體,是當代硯雕界的代表性人物。已由文物出版社出版硯學專著《贗硯考》,即出《贗硯考》下編《名硯辨》。
九、金獎名牌出品
硯面刻隸書“聚硯齋”三字。聚硯齋,為劉紅軍將軍創辦于2010年。由資深的硯文化專家組、硯文化博物館、硯文化論壇、硯文化基金會等分支組成,旨在挖掘中國硯文化資源,弘揚、傳承和發展中華硯文化,為廣大民眾打造一個學習和了解中華傳統文化的教育基地、綜合性的高端的硯文化交流平臺。
在2010年上海世博會上,“聚硯齋”藏硯展獲得了聯合國在此屆博覽會上頒發的第一枚金獎——“千年聚硯齋”金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