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月16日凌晨,當很多人還在睡夢中時,長城汽車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魏建軍卻異常興奮。
歷經15天鏖戰、近9000公里行程,長城哈弗達喀爾車隊兩輛賽車順利完賽,獲得總成績第6名。這是中國車隊首次進達喀爾前十,是中國車隊的最好參賽紀錄。此次大賽前三名的參賽車輛是MINI和豐田。
回顧歷史,2010年,長城哈弗首次出征達喀爾拉力賽,就取得了33名的好成績;2011年,車手周勇駕駛長城哈弗SUV與國際知名品牌同臺競技,最終取得總成績22名、中國軍團的第一名。
從33到6,長城汽車跨越的不僅是27個名次,更是逾越與國際汽車品牌的差距。
“自主品牌的責任之一就是要‘攪外國人的局’,必須得挑戰他、打痛他,讓他難受,我們的活兒才做到位了。”魏建軍從來都不怕競爭,更是敢于迎難而上。

“優生優育”
1990年,當一個26歲的小伙子,開著一輛舊拉達,風塵仆仆地來到一個瀕臨破產的鄉鎮企業門前時,他自己都沒有意識到,選擇“承包”會改變他的一生,也會改變中國汽車自主品牌的競爭格局。
長城汽車的前身是長城工業公司,當時是保定市集體所有制企業,主要從事汽車改裝業務。
魏建軍接手后,1995年的一個選擇又改變了他。
一次出國考察,魏建軍發現在美國、歐洲、東南亞等國,皮卡的普及率非常高。同時,國內沿海地區經濟飛速發展,對皮卡這種客貨兩用車的需求量也大增。
“當時國內的一些大企業都在上轎車,還沒功夫顧及這樣的‘邊緣產品’。”敏銳的意識到商機的魏建軍,立即定下了生產一種10萬元上下、質優價廉的皮卡車的目標。
從不被業界看好的“冷門”產品開始,從“空白”處切入,讓長城嘗到了甜頭。
1996年3月,第一輛長城皮卡Deer下線。
為了生產皮卡,長城從田野汽車挖來技術人員,從綿陽采購了發動機,在東北采購車身覆蓋件,從唐山齒輪廠采購變速箱,甚至買來一輛日本皮卡,作為標桿停放在車間中央。
1997年,2000輛;1998年,7000輛;1999年,長城第一萬輛皮卡下線……
如今,風駿皮卡品類,已連續14年在全國保持銷量、出口數量第一,目前保有量70萬,形成了“高、中、經濟”多個規格,“耐用”成為其主要特征。在同國際皮卡的較量中,風駿皮卡體現了獨特的競爭力,致使國外皮卡至今不能進入中國,長城也因此成為中國皮卡王。
“把企業做精、做專,才使我們奪得細分市場的‘狀元’”,用魏建軍的話說:“這叫做優生優育”。
但在魏建軍的心里,皮卡也有不盡如人意的地方。
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皮卡限行。這意味著:經濟發達、購買力強大的城市市場反而將與長城汽車“無緣”。
這次,魏建軍瞅準了SUV(運動型多功能車)。國內SUV價位一般都在20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是一個空白。
經過近兩年的秘密準備,2002年6月,長城推出了售價8萬余元的賽弗SUV,正式進入大中城市市場。 上市僅一年,其銷量便超過了3萬輛,進入全國SUV市場前三名。

如今,哈弗SUV品類,已連續9年保持全國銷量第一,成為中國SUV領導者。2011年哈弗SUV率先突破自主品牌SUV第60萬輛,哈弗H6一上市便獲得包括全國行業媒體及各地主流媒體的50多項年度大獎。
“2012年,長城計劃投放5款車型中,就有哈弗M4、哈弗H6 1.5T動力版、哈弗H5 2.0T汽油版三款SUV。”魏建軍說,這也充分表明了長城對于SUV市場的重視,除了目前已有的中型H系列、小型M系列、未來還將有高端SC系列。
揮師轎車,是中國汽車自主品牌不能繞過的彎,更是魏建軍心中難忘的夢。
摸準了5-6萬元經濟型家庭轎車的脈搏后,2010年,長城推出的騰翼C30,成功開辟了轎車市場。C30連續多月晉級A級車銷量排行榜10強,累積全年貢獻15.6萬輛的銷售成績,5-8萬元轎車銷量排名第四,確立了“家轎之王”的地位。
至此,長城聚焦哈弗SUV——中國SUV領導者;風駿皮卡——中國皮卡領導者;長城轎車——家轎之王,以品類建品牌的戰略初步成形。三大品類統合起來,對“長城汽車”的品牌起到有力支撐。
魏建軍曾多次表示,真正強大的品牌都是某一品類的主導者,是消費者心智中特定品類的代表。“我們的產品不是最多,但個個是優生優育、在細分市場能拿冠軍的品種。”
如今,長城已經成為中國第一家按照品類建立品牌的企業。
2011年,長城汽車累積實現銷售48.7萬輛,同比增長22.5%,產銷總量排名躋身第十,銷量增速排名第二,大大超過全行業平均增長水平,是增量最高、增速最快的品牌之一。其中:
哈弗SUV實現16.5萬輛,同比增長9.5%;
長城轎車實現20萬輛,同比增長39.3%;
風駿皮卡實現12.2萬輛,同比增長18%。
2012年長城繼續聚焦三大品類,專注各品類明星產品。銷售目標為60萬輛,其中國內銷售50萬輛,出口10萬輛。保持中國SUV銷量第一、保持中國皮卡銷量第一、進入中國A級家轎三甲。
弄斧到班門
2008年是中國的奧運年。當國人仍沉浸在奧運金牌第一的喜悅之中時,另一場堪稱“汽車奧運”的比賽隨后舉行。
2008年11月6日,一輛緊湊飽滿的橙色轎車,在保定長城汽車工業園的賽道上,表演了“180°掉頭漂移進庫”、“高速漂移過彎”等,只有在電視上才能看到的超炫車技。
當人們都在猜測這是哪位專業賽車手時,魏建軍從駕駛位上走了下來。原來,他是為長城炫麗的發布親自助陣來了。
“顛覆行業標桿,挑戰國際品牌”是這次發布會的主題。在試駕現場,雅力士、新樂騁、馬自達2與炫麗比肩而放,供來賓和記者進行駕乘感受、比較鑒別。
“下棋找高手,弄斧到班門。把合資品牌做為競爭對手,長城汽車有敢于挑戰的亮劍精神。”魏建軍從來都不怕PK。
亮劍需要的不僅是勇氣,更重要的是實力。長城的實力來自強大的技術研發中心。
20多年前就駕駛拉達高位漂移,而名震保定的魏建軍,在公司內,被員工稱為“專業老板”、“技術老總”。他對汽車研發制造,尤其是底盤、發動機、操控系統等方面有很深的造詣,讓從事研發設計的專家由衷佩服。
“買別人的技術很上火,讓人很自卑!而且還要有各種‘許可’,花錢買都沒有地位。”魏建軍經常自嘲自己是“鐵公雞”,但在創新研發上他卻舍得花錢,他要把核心技術掌握在自己手里。
1998年,長城汽車技術中心應運而生。
十一五期間,魏建軍僅在創新研發上就投入了30多個億,十二五期間,僅創新研發方面,他還要投入50億,打造汽車研發、整車制造以及零部件配套一體化的綜合汽車產業基地,結合生活社區項目,系統構建保定汽車新城。用他的話說:“在長城新技術中心上班,如果研發不出好產品,都讓你不好意思。”
目前,長城汽車的員工總數達到45000余人,其中研發團隊就有5000人。未來5年,長城采取技術資源“過剩投入”策略,追求行業領先。繼續擴充研發隊伍,計劃2015年專業技術人員人數過萬。
“汽車技術研發每個細分領域排名行業前10名的專業技術人員中,長城汽車必須引進一位。”魏建軍求賢若渴。
2011年10月底,長城新技術中心破土動工。新技術中心可進行前期研究、造型設計、概念設計、仿真設計等各項研發工作。具備SUV、轎車、皮卡全系列車型設計研發能力。
新技術中心將在原有的四大中心基礎上,打造國際領先水平的九大中心:動力中心、造型中心、試制中心、試驗中心和工程中心,以及四個產品開發中心,將分別開發SUV、皮卡和轎車,包括技術預研、BENCHMARK、概念設計、造型設計、仿真設計、工程設計、試制試驗、過程設計、制造和售后支持及全生命周期技術數據管理等。
汽車的核心就是發動機,10年來,長城始終把發動機的研發、生產放在首位。不僅最早擁有核心動力技術,并建有兩個發動機生產基地,產能50萬臺。
2006年8月,與德國博世公司聯手,成功開發了“智能節油王”INTEC電控高壓共軌2.8TC、2.5TC柴油機。長城是首家在中國推廣和使用該技術的廠家。它的問世掀開柴油機歷史新的一頁,普及了中國柴油SUV市場,改變了“SUV油老虎”的觀念。
2008年5月,長城打響全鋁VVT小排量發動機升級戰。成功匹配于長城轎車和小排量的SUV。獲得“‘中國心’十佳發動機”等稱號。
2010年9月,長城自主研發的 “綠靜2.0T”誕生。這款發動機在“排放、動力、噪音、能耗”創造四項第一,獲得了15項國家授權專利。被權威機構評為“中國心2010年度十佳發動機”和“綠色內燃機暨柴油機十大品牌”。
2011年9月,自主研發的小排量渦輪增壓發動機—1.5T(4G15T)匹配在長城C50等后續轎車產品上,它比同排量發動機功率提升25.6%,扭矩提升36.2%;可輕松達到1.8L發動機的功率和扭矩,實現了更好的動力性及燃油經濟性。同年,長城汽車1.5T汽油發動機被中國內燃機工業協會與《中國汽車報》聯合評為“年度市場潛力獎”。
在硬件設備上,魏建軍更是從不吝嗇。
2009年,長城汽車投資約122.5億元,引進世界最前沿、最先進的科技和信息化設備,在天津濱海新區規劃建設50萬輛乘用車、配套零部件、出口物流基地,面積356.9萬平方米(約5350畝)首批新車哈弗H6、長城C50在這里生產。
總投資約160億元的長城徐水零部件產業園,預計2014年投產,為長城轎車、SUV、皮卡等未來新車型提供配套產品。其中,新建的高速試車環道總長達7公里,設計時速260公里,這將是本土品牌里唯一的大型汽車試驗場。
此外,國際化的技術合作是長城汽車技術研發的一大特點。
“長城一直堅持整合全球頂級技術合作資源,進行自主創新。”
具體而言,在發動機、變速器設計方面,與馬勒、里卡多、博格華納、GIF、NTC等合作;在四輪驅動技術上,與博格華納、GKN合作;在整車設計上,與法國達索、日本YARK合作;在車輛排放控制技術上與博世、德爾福、西門子合作;在車門系統方面與德國博澤合作;在零部件配套方面與法國法雷奧合作;在乘員保護系統方面與瑞典奧托立夫合作;在車輛主被動安全方面與美國天合公司合作。
先進的研發技術、全球化的合作視野,讓長城汽車名揚國內外。

世界的長城
2009年9月8日,是中國汽車史上又一個重要的日子。
在北京釣魚臺大酒店,英國VCA認證機構宣布,長城四款主力車型獲得“歐盟整車型式認證”,這是國際最高標準的整車型式認證,具備這個認證就能在歐盟成員國內自由銷售,這在國內車企中是首家,也是唯一一家。
長城汽車的出口史可以追溯到1998年,15年過去了,長城汽車海外市場開拓進程創造了多個第一:
2005年10月,在中國第一家進入南美最發達的國家——智利,并連續5年位于中國汽車銷量第一。
2006年,哈弗SUV走向海外并首次批量出口歐盟國家的意大利,并成為歐盟市場中國SUV第一品牌。
2009年,長城汽車在澳大利亞舉行上市儀式,成為進入澳洲市場的第一家中國汽車品牌。2010年哈弗在澳大利亞的銷售首次超過起亞獅跑,成為當地知名SUV品牌。
2011年,長城汽車獲得意大利超過2000臺風駿皮卡訂購大單,6月5日,首批343臺柴油風駿皮卡成功發運,開創了中國柴油皮卡首次進入歐盟市場和全面進軍歐盟高端柴油皮卡市場的歷史先河。
目前,長城汽車已出口到100多個國家,在全球80多個國家建立了營銷網絡。海外網絡已達800多家。歐洲、中南美、中東、亞洲、非洲及俄羅斯、澳大利亞、南非、意大利、智利已經成為長城的主要出口地區和國家。
2011年,中國汽車出口同比增長49%,長城汽車出口8.3萬輛,同比增長50% 。其中長城轎車出口1.32萬輛,增長67%;哈弗SUV出口3.43萬輛,增長102%;風駿皮卡出口3.56萬輛,增長39% 。
然而,魏建軍并不滿足數量上的增長。
2011上海車展上,長城汽車的參展主題是“世界的長城”。與此相應,除了展示多款概念車與即將量產新車之外,長城汽車還發布了一項重要戰略:2015年長城180萬輛銷量中,出口占30%;進入日本、加拿大、美國等高端市場;成為全球經濟型SUV第一、全球經濟型皮卡第一。
進軍發達國家市場,魏建軍有足夠的底氣。
2010年3月,長城哈弗獲得澳大利亞A-NCAP四星碰撞成績,同豐田RAV4、現代途勝碰撞成績相同,被澳媒體譽為:“中國最好的汽車”。
2011年4月8日,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公布,長城C30獲得C-NCAP五星安全評定。
“從整車出口貿易到重視配件售后服務,再到全方位地進行海外市場開發,如今,長城的海外征程進入第四個階段,即有意識地開始打造‘中國車’品牌。”魏建軍提出了“三高”戰略,這既是對長城過去品質路線的延伸,也是打響“中國車”品牌的重要支撐。
所謂“三高”是指高科技、高性能、高品質,簡而言之就是以高科技裝備和高性能設計為支撐,打造高品質產品。
長城汽車還為“三高”戰略制定了具體的國際化產品性能目標,在21項主要的整車性能上將達到卓越的國際化品質標準,其中安全上全部達到NCAP五星標準,節能排放達到北美、歐洲等高端目標市場要求,操縱穩定性、車身剛度達到德系車標準,NVH、可靠/耐久性、精致工程達到日系車標準,這些指標細化到每一個研發模塊,都有具體的數值標準。
在全球樹立“中國車”品牌形象,實現汽車強國的夢想,離魏建軍越來越近了。
2012年1-9月,累計銷量435195臺,同比增27.8 %;哈弗190754臺,同比增78%;轎車144283臺,同比增1.3%;皮卡100158臺,同比增10%;出口73686臺,同比增24.5%。面對銷量的增長,魏建軍并沒有過多的興奮,只是提出當前努力的重點是做好服務,讓客戶滿意。
2012年8月19日,一場“變革營銷模式、服務決勝終端”的戰役在長城打響。
“長城追求的市場領先,不僅是產品銷量的領先,更要追求銷售服務滿意度的領先。”魏建軍對所有的經銷商說,“很多4S店觀念跟不上,光想著賣車掙錢,那不行,必須靠服務掙錢,靠優質服務贏得用戶。能達到長城的要求的干,達不到要求的整改,實在達不到要求的我就把他干掉,不許給長城丟人!”
在寧波,有家長城的4S店,前期準備工作都做好了,但長城就是不讓他們進車開業。
后來,長城駐當地的業務人員道出原委:因為這家店缺個空調。“先開業,后裝空掉不行嗎?”4S店的老板希望能通融。但被業務員斷然拒絕:“不行,沒達標開業,我是要承擔責任的。”
正是這種謹慎的審查制度,對細節的嚴格要求,讓長城的形象更加堅不可摧。
截止2011年年底,長城汽車的經銷網點數量達到800家,服務網絡數量達到900余家。
2012年,長城將繼續加強對二三線市場的布局。建設專業、有品位、高效的銷售服務網絡,實施品類分網,專注打造品類獨特價值,通過渠道品牌化、專業化、品位化,創建品類領導者地位。
“好漢”需擔當
“天高云淡,望斷南飛雁;不到長城非好漢,屈指行程兩萬。”這是魏建軍最喜歡的詩句,除了佩服毛主席歷經長征磨難后所體現出的平淡從容,更因為他本人就具有坐擁“長城”的“好漢情結”。
對企業家而言,取得怎樣的成就才算成功?
魏建軍的回答耐人尋味:“當全國各大城市大街小巷跑得都是長城汽車時;當用戶開著長城車向朋友夸耀說:‘這是中國長城制造生產的’;當我們在巴黎、在紐約、在世界各地,到處都可以看到奔馳的中國長城時;當跨國公司的汽車進入中國,他們首先考慮的競爭對手是長城時;當長城工業園構成一條氣勢恢宏的汽車產業鏈時,此時才算是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做出了點貢獻。”
作為一個有強烈社會責任感的企業家,魏建軍一直不忘新能源汽車的研發。未來五年將投入10億元加快新能源車研發與產業化。

2012年4月24日,北京國際車展的長城汽車展臺,董事長魏建軍、副總裁黃勇、美國CODA控股首席執行官墨斐正式簽署協議,聯合開發首款純電動汽車。長城汽車新聞總監商玉貴透露,全新電動汽車的車體將在長城位于河北保定的工廠內生產制造,雙方合作的首款純電動汽車將在2014年第二季度投產。
“2011年,長城汽車是以夯實技術為基礎;2012年,將實現產品的工程化;到2013年,努力實現產品的產業化,并且達到13-15萬輛電動汽車(含插電式混合動力)的產能。”魏建軍為長城新能源汽車定下了具體的發展計劃。
“只有企業做強做大了,才有回報社會的資本。”談及公益慈善,魏建軍顯得從容自信:“是好漢就要敢擔當。長城今天的成績源自社會各界的支持,為此,我們的公益理念就是:飲水思源。”
經過20多年的穩健經營、持續積累,長城企業截止2011年12月總資產達到331.34億元。2011年全集團營業額達到300.89億,同比增長30.9%,利稅66.55億元。
有“穩固的長城作靠山”,只要有社會公益活動,魏建軍都竭盡全力熱心參加。如積極贊助體育事業、捐資助教、支持貧困學生就讀、建立長城希望小學、扶助貧困山區、支持殘疾人事業、宣傳稅法知識、抗洪救災、向周邊農村捐款捐物,向當地政府捐款捐車等,均無私進行捐助。
2012年7月31日晚,在保定市舉辦的抗洪救災大型募捐晚會上,長城汽車向“7·21”洪澇災害受災地區捐款1000萬元,是當晚捐款金額最高企業。魏建軍說:“長城是個‘兩民’公司:民族品牌、民營企業,作為保定的本土企業,理應為家鄉貢獻最大、捐款最多。”
魏建軍以及他領導的長城汽車,獲得過太多的榮譽。但能當選中國共產黨十八大代表,魏建軍很激動:“我們和國外品牌的差距還很大,借用國歌的歌詞,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用品質筑成我們新的長城。”
22年的堅持,22年的熱愛,在保定這個并非國家確定的汽車產業基地、歷史上也沒有汽車產業積淀的城市里,魏建軍帶領著長城人,用“每天進步一點點”的精神,用全球化眼光,以品質過硬的產品,筑造了中國自主汽車品牌的新長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