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冢能取得今天的成績,與空中番茄的理念密不可分。”正在懷疑天津大冢飲料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黑木直樹所說的空中的番茄時,黑木直樹隨即拿出一張空中的番茄照片,講述了一個令人過耳不忘的空中番茄的故事。

空中的番茄
一直以來,大冢堅持以人為核心,是企業發展的第一生產力。創新是強企的根本,不斷與時俱進、調整和建立合理的產業結構,是各個企業發展的重要課題。大冢對于人才的培育,堅持貫徹創新的理念。對員工的素質要求,首先是擁有對寶礦力水特品牌的忠誠度;其次是有創新精神,敢于挑戰自我。
為了加強員工素質教育,提高員工核心價值觀,除了建立健全客觀公正的管理制度,實施規范管理外,還會定期安排員工進修,挖掘其潛能。一直以來,大冢打破傳統的培訓授課模式,樂于以最直接的視覺沖擊力帶給員工們視覺和心理上的雙重震撼。
與黑木直樹有過兩次接觸,他的謙虛、平易近人令人印象深刻。由于工作繁忙,在接受采訪期間,時不時會被電話打斷,黑木直樹總是一臉歉意。隨即,又立即整理思緒,恢復到最佳狀態,接著講述關于大冢的“獨家”故事。
一直以來,絕大多數的人認為,番茄應該被種在土里,通過吸收土壤中的養分自然生長。待成熟時,一棵成長較好的番茄樹結出的果實最多達20個左右。然而,為了讓員工感受到創造帶來的神奇力量,大冢改變了番茄固有的種植方式。
運用無土栽培的方法,將同一品種的番茄種植在頂棚,通過灌溉營養物質,使其生長。番茄遠離了土壤,僅有的幾根枝干隨著頂棚上的支架盤旋。從遠處看,番茄像懸浮在半空。
在這種情況下,很多人會認為,種在土壤里的番茄才“正常”,才能生長、結果。然而,大冢拋棄了這種“正常”思維,行逆思維,讓僅有的幾根枝干,結出數千個鮮紅的番茄。相比種植在土壤里的番茄樹,結出的果實至少多出了一百倍。
黑木直樹特別強調,這種番茄不是特別的品種,只是普通無土栽培的番茄而已。
“按常理來說,如果這株番茄種在土壤里,最終成長為‘普通的番茄’。所以‘普通的土壤’,有可能會成為制止番茄成長的外在因素。其實人有時候就像這株番茄樹一樣,所謂的‘普通的土壤’,可以比喻為日常生活。”黑木直樹接著解釋說。
日常生活,可能包含著抑制個人成長的各種因素。大冢希望由“空中的番茄”向員工傳送一個信息——如果努力從每天習慣的、親近的事物中解放自己,學會改變慣性思維,那么,每個人還會有很大增長的可能性。同時,番茄也意味著大冢事業的基本“營養”。
讓員工打破先入為主的成見,感受到所謂創造并不一定是很困難、不容易的一件事。要不斷的創新,突破自我,對自己的可能性進行新的挑戰。不僅如此,大冢還研制出“彎曲的杉木”、“漂浮的石頭”等作品。這不僅是大冢為了將來自我飛躍發展而做出的準備,更是最大限度的激勵員工挖掘自我潛能。

低碳新引擎
體驗創造帶來的全新感受,大冢人為社會、企業、環境保護獻計獻策樂不此彼,敢于嘗試與眾不同,尤其是在綠色低碳發展道路上。
綠色低碳發展是當今世界經濟的潮流,作為大家共同的生活家園,中國一直致力于通過一系列措施積極推動綠色節能產品的研發和消費,走綠色發展之路已經成為政府、企業和民眾的共同行為。
企業在飲料生產過程中,二氧化碳作為綜合耗能中的一部分,雖然不作為原料使用、也不進入飲料產品,但是是屬于在生產和制取時需要消耗能源的工作物質。
在過去的發展中,工業社會向全球排放了大量二氧化碳,給世界造成了很大的威脅,從而引發溫室效應,導致氣候異常,生物種群減少,沙漠化加劇,北極冰川熔化,海平面上升等問題,也時刻提醒民眾要愛惜大家共同的家園。
為應對全球氣候變暖,促進資源循環利用、減少廢棄物產生,從而保護地球寶貴的資源,大冢多年來始終如一地在為建設低碳社會和循環型社會進行著不懈地努力。
為此,大冢人做了多方面的嘗試,不僅生產出為全世界人民健康“加碼”的飲料,更愿意為世界的綠色低碳事業發展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2010年,大冢位于天津的工廠通過燃料轉換,及強化蒸汽供應。相比往年CO2 排放量,2010年減少2500噸;還通過使用綠色能源,每年減少CO2排放量94噸,減少燃油使用1245L。 在飲料可以保證質量的前提下,采用正壓無菌充填法,進行常溫灌裝,既提高了產品的風味,也為包材的輕量化提供了可能。通過飲料瓶輕量化的努力,每年減少CO2排放量1300噸。這些措施不僅可以節省能源,還能降低污染防治的成本。
同時,由于飲料,化工和精密設備部件的制造業務有了較大的增長,導致廢棄物的增加。為促進再生資源利用,大冢致力于廢物的回收再利用,以減少資源的耗費,并有效減少廢棄物的排放,在2010年大冢基本實現零廢棄物轉移。
2010年大冢因業務量增長,廢棄物的產生較2009年增長了9%,達到了29272噸;但因為加強了廢棄物的回收再利用,使回收再利用率比2009年提高了1.6個百分點,達到了96.3%,因此,在2010年廢棄物的最終處置量反而下降了27%,僅為964噸。
廢棄物的最終處置量減少,一方面是因為大冢積極進取的廢物回收再利用措施所帶來的成果,為綠色低碳事業持續發力;另一方面則是體現大冢員工勇于開拓進取的精神,為減排事業集思廣益。

量變到質變
大冢制藥一直以開發有利于人類的醫藥性、消費性產品為主。最重視的是對品質的堅持,因為所生產的寶礦力水特是給消費者直接飲用,所以品質一定是大冢最重視的事。
“作為一家始創于上世紀20年代的全球性企業,大冢自創立之初便致力于為全人類提供健康生活與疾病治療方面的幫助,也是從那時起我們也清楚地知道自己所肩負的社會責任。”黑木直樹告訴記者,生產出有益于人體健康的產品,是大冢最基本的企業社會責任。正因為如此,大冢人清楚的意識到自己所肩負的重擔
在黑木直樹的觀念中,最好的企業社會責任就是讓企業可持續發展,創造利潤,增加就業。除此之外,還有更重要的擔當——促進社會、企業的可持續發展。為此,大冢不惜花費大力氣走綠色低碳路線,進行人才培育工程,實現企業全方位的大飛躍。
激發員工的創造力,最大限度的挖掘其價值,最終實現企業品牌價值與利潤雙贏。
黑木直樹認為,企業發展包括兩層含義:一是量的擴大,表現為資產的增值、銷售額的增加、盈利的提高等;二是質的變革與創新,如企業創新能力、環境適應能力的增強等。實現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是每個企業面臨激蕩變化環境的追求。
目前,大冢的產品已經被世人熟知,認同它的健康補水功能,市場份額逐步增強。在市場營銷上,針對不同國家,大冢堅持“差異化、本土化”的經營方針,部分國家的市場日臻成熟。在中國,大冢已經完成了前期戰略部署,實現量的飛躍指日可待。
“資產的增值、銷售額的增加、盈利的提高,使我們更有力量和能力履行對社會、對消費者、對員工應盡的責任。”
大冢在多年藥品研發與生產過程中,早已養成了精益求精的產品制造態度,并形成了較為完善的質量控制體系。一代代的大冢人不分地域,不分種族,不分國籍,都在為身負的這一份責任而默默地奉獻著。
雖然大冢經過多年的沉淀,有了較深的根基。但是,面對社會日新月異的變化,適者生存是永恒不變的真理,企業變革、產品創新仍舊是大冢非常重視的課題。到目前為止,大冢已經逐步豐富其產品線,多方位的完善自己。
責任督促大冢不斷自我完善和創新,也是不斷發展的動力。擴大空中番茄的影響力,讓更多的人走出“土壤”的桎梏,為人們創造更精彩、更健康的生活出謀劃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