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公眾對健康的需求日益強烈,然而由于高昂的醫療保健費用,很多人轉向通過買書或者看電視節目等方式,找尋適合自己的養生方法。于是,“豆你玩”的張悟本出現了,“神婆”馬悅凌令眾人陶醉,“神仙”李一也變成了假的,閆芳也成為了被逐出師門的“太極推手”……
“養生大師”迷倒眾生,“養生秘訣”風靡一時,由此引發了人們的一系列反思。
一些人或多或少存在著相信“神功”、渴望“神跡”的心理,對各種神乎其神的“養生秘訣”,抱著“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既然無害,何妨一試”的態度。
為什么老百姓那么相信偽科學,甚至熱捧?大概有兩個原因。一是迷信思想作怪。迷信媒體,媒體請這些人來講座,就覺得可以信賴;迷信包裝,被假象所迷惑,迷信所謂的“專家”。
為此,一方面政府應當建立養生準入門檻、加快保健立法。科普界應該行動起來,組織一批真正的醫學專家和科普專家,發起一場“反對歪理邪說,弘揚中華養生文化”運動,盡快推出主流觀念,發出主流聲音。
另一方面,民眾們也應提高自身的科學素養。關于民眾科學素養,一個可以用來論證的論據是:在西方發達國家,政府和普通民眾是非常重視養生學的,但是他們更注重生命的安全和健康,所以對于沒有科學依據的養生理論是絕對不能接受的。當然也不會出現吃茄子吃得貧血、吃泥鰍吃得成都市十多名市民感染寄生蟲病住院的新聞來。只有上述兩個方面相得益彰之時,我們才可樂觀地斷定,張悟本、馬悅凌們終成絕唱。
“健康是1,事業、財富、婚姻、名利等等都是后面的0,由1和0可以組成10、100等N種不同大小的值,成就人類與社會的和諧旋律。”著名免疫學專家曾有過如此表述。對于一個人而言,如果沒有健康這個1,其他條件再多也只是0。沒有健康就沒有一切,所有的0都是健康1的外延和擴展。
請珍視我們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