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策論試題
給定資料
1.經過30多年改革開放,我國國有企業管理體制與經營機制發生了深刻變化。國有企業從改革開放初期的擴權讓利、承包經營到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從破產關閉、重組并購到國有經濟布局戰略性調整,從3年改革脫困到做強做優、培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經歷了不斷探索、不斷深化的改革歷程,走出了一條中國特色的成功之路。國有經濟活力、競爭力進一步增強,對國民經濟的控制力、影響力不斷提高。
2.H省是我國國有經濟比重較高的省份,自2004年以來大力推進國企改革。截至目前,全省累計投入改革資金15億元,資金變現140億元,推動全省3300多戶包括200多戶大中型國有企業完成改制,國有經濟從14個處于劣勢地位的競爭性領域退出,國有經濟比重大幅下降。改革后的企業普遍建立了較為規范的股權結構和人員管理、薪金分配、激勵約束、風險防范等新體制機制,經營能力和經濟效益大幅提升。“十一五”期末與期初相比,該省國有企業資產總額增長2.7倍,凈資產增長5.1倍,主營業務收入增長1.4倍,利潤增長2.6倍。
3.近些年來,每到“兩會”前后,反國企、倒國企等唱衰國企之聲便不絕于耳。今年也不例外,3月初一經濟研究機構發布的報告稱:“我國應該縮減龐大的國企規模,使之在運營模式上更接近商業公司,把被認為無關的業務出售,為私營企業發展壯大騰出空間。因為現在國企規模太大,已經對經濟的市場化和社會化產生了負面影響,出現了與民爭利的情況。有人指出,在我國的軍工、電信、民航、石油及天然氣開采和電力供應領域,國有經濟占90%以上,他們認為國有企業壟斷嚴重,不利于市場公平競爭,應該退出。字里行間,國有企業改革的方向就是私有化,這樣的觀點擁護者大有人在,不但研究機構即使國內許多有影響的經濟學家、政府官員也都存在著這種認識。
4.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的報告指出,在中國已開放的產業中,每個產業排名前5位的企業幾乎都由外資控制;在中國28個主要行業中,外資在21個產業中擁有多數資產控制權。來自國務院國資委的報告稱,截至2011年6月底,中央企業控股境內外上市公司達359家,中央企業資產總額的54.07%、凈資產的68.67%、營業收入的60.4%都在上市公司。根據國家中長期科技發展規劃,我國需要突破的11個重點領域和16個重大科技專項,中央企業幾乎全部涉及。“十一五”期間新建的企業國家重點實驗室,一半建在中央企業。此外,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項全部由中央企業獲得,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載人航天、繞月探測、特高壓和智能電網、通信4G標準、高速動車等重大科技創新成果和三峽工程、青藏鐵路、西氣東輸、西電東送等重大工程建設,都是由中央企業承擔完成的。
5.國有企業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支柱,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力量,是我們黨執政的重要基礎。國有企業是全國人民的企業,是造福全民、服務社會的企業。做強做優國有企業,發展壯大國有經濟,對于發揮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增強我國經濟實力、國防實力、國家競爭力和民族凝聚力,具有關鍵性作用;對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實現共同富裕,保持社會穩定,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同時,我們也清醒地看到,國有企業改革發展仍面臨著諸多矛盾和問題。國有企業治理結構仍不完善,國有資本流動機制仍不順暢,國有經濟布局調整任務仍然艱巨,國有企業自主創新能力、管理水平與國際先進企業還有不小差距。
作答要求
1.從“給定資料3”中可以看出,一些機構和經濟界人士反國企,要求國企改革私有化。對此,你是怎么看的?簡要談談你的認識。
要求:觀點明確,理解正確,分析簡明,不超過500字。
2.有專家指出:“國有經濟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請結合實際,概要性指出我國國有經濟在經濟社會發展中都發揮了哪些關鍵性作用?
要求:認識全面,評價科學,不超過500字。
3.根據給定資料,結合你對國有企業改革發展的認識,請你以《堅持正確的方向,堅定不移地推進國有企業改革》為題,寫一篇文章。
要求:(1)內容充實,思考深刻,措施可行;(2)條理清楚,邏輯嚴謹,不少于1000字。
【答題要點及思路提示】第1問,是認識類試題。對于答這種對觀點認識類的試題,一般情況下不作簡單判斷,認為什么觀點就一定對,什么觀點就一定不對,應該從辯證地角度去答,運用兩點論、重點論的方法去理解和認識問題。比如此題,首先應該答出反國企、要求國企改革有一定合理之處,國企的確存在著一些問題,亟需改革,肯定這些反國企的機構和人士是關心關注國有經濟發展乃至整個國家經濟發展的,無論對否都是一種積極的研究和探索,是一種學術界的爭鳴,應該正確地認識和對待。然后,答出這一觀點是存在偏頗和過激的,并提出自己的觀點。對于我國來講,當前國有企業改革的主要任務不是反壟斷,更不是私有化,而是要做大做強做優。在提出自己觀點后,再從國有經濟地位、近年來的發展成效、國有經濟在國民經濟中承擔的責任和發揮的作用等方面闡明自己的觀點。最后,要站在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的高度,答出二者的融合,既要毫不動搖地發展公有制經濟,又要毫不動搖地發展非公有制經濟,二者相互支持、相互促進、相互融合、互利共贏,共同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和全面小康社會建設貢獻力量。
第2問,國有經濟發揮了哪些作用,這并不陌生,也不難理解,主要是考查認知和概括能力。首先看應試者是否能夠對國有經濟的作用有充分、準確的認識和評判,其次是否能夠全面、精煉地總結概括出來。作答此題要把握好題目中的“概要”、“關鍵性”這兩個關鍵詞。主要作答內容應該有:(1)國有經濟在推動國民經濟平穩較快發展中發揮主力軍作用。國有企業多年保持快速發展的好勢頭,實現利潤、上繳稅金年年增長。在應對國際金融危機,保障市場供應、穩定物價、抗擊嚴重自然災害和完成國家重大活動任務中發揮了中流砥柱的作用。(2)國有經濟在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中發揮著引領作用。在推進傳統產業改造升級、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方面,引領著企業結構優化與產業升級、轉變發展方式的方向。(3)國有經濟在建設創新型國家中發揮著排頭兵作用。許多重點領域的重大科技專項,國家重點實驗室都是由國有企業承擔。(4)國有經濟在“走出去”開展國際化經營中發揮著領軍作用。國有企業在“走出去”時獲得了一批重要能源資源,建設了一批技術研發中心,輸出了大量成套技術裝備,帶動了非公企業集群式“走出去”。(5)國有經濟在實現各類所有制共同發展中發揮著帶動作用。通過擬訂行業標準,共享技術和資源,帶動和促進了各行各業的快速發展。(6)國有經濟在維護社會和諧穩定中發揮著表率作用。國有企業積極履行社會責任,依法經營、誠實守信,節約資源、保護環境,以人為本、和諧發展,為各類企業做出了表率。
第3問,給出了文章標題,從標題上看是寫一篇對策性的文章。有了標題,還要利益,立意一定要準確,所持觀點、所答內容一定要符合正確的改革方向,符合國家政策,絕不能是不確定的、有爭議的觀點。在確定正確的立意后,要從幾個方面綜合去談,對于像這種給定、且寬泛的標題,最好不要從單一角度進行論述,而應從多個方面入手,否則不好與標題相對應、相切合,易造成文章的“大頭小尾”。此外,不要從國企改革要堅持科學發展觀這種過于宏觀、籠統的角度去寫,而應該突出改革的具體內容,突出堅定不移,認為應該在哪些方面推進,怎么推進,就直截了當寫怎么推進。應注意,此題除考查應試者語言表達能力外,還考查提出和解決問題能力、指揮部署工作能力,是一種綜合性的測試。應主要從以下六方面作答:(1)堅持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經濟制度和“兩個毫不動搖”,做大做強做優國有企業,發展壯大國有經濟。(2)堅持市場化改革,深入推進國有企業公司制股份制改革。(3)深入推進國有經濟布局結構的戰略性調整,使國有資本更多地向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集中,向具有優勢的行業、大企業大集團集中、企業主業集中。(4)建立健全董事會運作機制,探索中國特色的國有企業公司治理模式,按照市場化原則深化企業內部制度改革,實行職業經理人制度。(5)按照政企分開、政資分開、所有權與經營權分離,權利、義務和責任相統一,管資產和管人、管事相結合的原則不斷完善國有資產管理體制(應注意:談國有企業改革不得不談國資監管體制改革,這是國企改革的題中之意)。(6)堅持黨對國有企業的領導,完善國有企業黨組織發揮政治核心作用的新途徑、新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