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婚姻中的AA制,支持者高喊“親密有間”,反對者疾呼“有理無情”。事實上,當女性高喊著獨立萬歲時,它的背后其實是為獲取內心的一種安全感。但若忽視情感溝通,AA制會讓婚姻分崩離析。
中國的傳統教育總是在告誡人們要謙虛、低調。“孔融讓梨”、“舍己為人”都是要求先把自己放到最不重要的位置。這樣的教育模式下,人是不自信的,自卑感很強,覺得自己沒有能力掌控周圍的環境,于是在職場或者婚姻中常常會出現焦慮、擔憂,感到不安全。
“婚后,夫妻二人各花各的錢,你給我買東西,我得給你錢……”這是近來一部熱播劇《AA制生活》所呈現的一種“前衛”的婚姻生活狀態,自然也引來了不少人的熱議。支持者高喊“親密有間”,反對者疾呼“有理無情”。AA制究竟能否給婚姻帶來安全感?
婚姻就是經濟共同體
“AA制真正體現了男女平等。以前都是女的依附男的,在經濟上沒有自主權,女人有了自己的小金庫,花錢就不用再看男人的臉色了,在思想上和行為上都獨立了一些。”劇中女主角的臺詞恐怕也說出了一些當代職業女性的心聲。
在華夏心理網資深心理咨詢師茍焱看來,AA制的本質是要人們更多地關注自我權益,這本身并沒有錯。“如果從工作、人際交往上來說,這么做干凈利索,但是,婚姻從經濟的維度上來講,就是一個經濟共同體。”
做一頓飯要多少錢、洗一件衣服要多少錢、生一個孩子要多少錢,這些付出是無法用金錢衡量的。要不然就會變成劇中男主角討伐的對象——簡直就是一計算器,每天除了算錢沒別的。
“家庭跟職場有所不同,職場中,經濟基礎可以決定上層建筑,但在家庭中,夫妻雙方的地位并不完全由經濟基礎所決定,因為這里涉及兩性差異的問題。”茍焱說。
男性自身的氣質決定了他們在婚姻的“權力競爭”中更處于優勢地位,而這種優勢心理其實反而讓男性在經濟上更加慷慨。因此,傳統文化中,男性也不會因為女性在經濟上依靠自己,就看低對方。相反,女性為了想要獨立提出AA制,男性往往也不會過于計較,但同時,也并不認為AA制就能讓女性在婚姻中變得更加強勢。
更強調“我們”,而不是“我”
“婚姻的確需要一定的自由度,但更重要的是體現家庭共同體的一面。”茍焱提出,當夫妻二人選擇共建家庭,其實也在選擇構建一種共同的基礎價值觀,無論是對金錢還是對生活的態度。
“在婚姻這樣一個小環境中,只要雙方的價值觀一致,即使在極端狀態下,這種價值觀也許不被外界認可,也無所謂對錯。相反,當一方自我界限感很強,提出實行AA制,一方并不認同,卻也只能妥協、被動接受時,這種生活方式從一開始就籠罩在矛盾之中,長此以往,是有風險的。”
西方人從小就有很強的獨立意識,自我界限感相對比較清晰,因此,在他們的婚姻中具備這種共有的價值觀,AA制就可能是常態化的生活方式。而在中國這樣一個人情社會,當前恐怕還很難讓多數人在這個問題上達成一致。
因此,在中國家庭中,還是更應該強調“我們”,而不是“我”。
渴望經濟獨立多因安全感缺失
當女性高喊著“獨立萬歲”時,它的背后其實是為獲取內心的一種安全感。
社會競爭感的加劇,家庭變動系數的增大,穩定性減弱,尤其讓女性的總體不安全感上升,憂患意識增強。她們意識到,如果不保護好自己,將來一旦出現變故,自己會很受傷。
這就不難理解,在婚姻中,女性提出AA制的做法很大程度上還是出于這種不安全感。而有時候,這樣的獨立甚至帶有某種“被迫”的色彩。
然而,經濟的獨立真的能彌補女性安全感的缺失嗎?
“女性常說,我不在乎他有沒有錢,只要他對我好。其實,女性的生理決定了,在婚姻關系中,其安全感的構建其實更多地來源于男性對女性的情感付出。女性在很多時期是無法保護自我的,尤其是懷孕、哺乳這些特殊的時期,需要男性在家庭里面貢獻更多一些,更需要獲得支持和安全感。”北京昭良心理咨詢中心心理咨詢師孔令雪說,“甚至有的女性在外界看來特強悍、特獨立,事業巨成功,而內心容易焦慮,缺乏安全感。”
而男性從社會角色和生理特征來講,則更多的是需要認同和成就感,安全感的需求并沒有女性大。
“這也意味著,如果男性在情感方面能夠滿足女性的需求,讓她們覺得家庭氛圍是安全的,也許女性就不會提出AA制這種相對尖銳的做法去尋求獨立了。”孔令雪解釋。一個擁抱,一句幽默的語言,可能就會讓她們覺得很美。
相反,如果情感溝通不暢,一味地用AA制這種外在手段獲取安全感,最終只會導致雙方的距離更遙遠,構建安全感的基礎也就喪失了。
精神獨立和自由是任何人無法給予的
然而,渴望男性的情感付出,并不意味著在情感上就要依附于男性,相較于經濟獨立,女性更需要優先考量的是構建精神自由和精神獨立。
有人說,人總是要有個伴的,但精神的獨立和自由是任何人永遠無法給予的,除了你自己。
因此,在孔令雪看來,女性如果想要從根本上構筑自己的安全感,并不是從男朋友或者丈夫身上去獲取,而是靠自己去爭取的,當然經濟是一方面。
茍焱告訴記者,人類安全感的構建涉及心理學更深層次的問題,其與人的成長經歷,所受的教育息息相關。
中國的傳統教育總是在告誡人們要謙虛、低調。“孔融讓梨”、“舍己為人”都是要求先把自己放到最不重要的位置。這樣的教育模式下,人是不自信的,自卑感很強,覺得自己沒有能力掌控周圍的環境,于是在職場或者婚姻中常常會出現焦慮、擔憂,感到不安全。
因此,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在教育層面上,就要培養他們的自我意識,自信心和獨立感。尤其是女孩,需要了解該如何看待女性角色,理解女性角色在社會中和在家庭中的取向。社會正是迫切需要構建這樣一種大環境,需要一種群體心理和群體價值觀的塑造。
(編輯:唐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