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該文首先對我國農村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的現狀以及加強交通建設的意義進行了簡要敘述,而后從建立公共財政為主導的農村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的投融資模式、法制化的建設質量管理、陽光透明的組織模式和運作模式以及宣傳發動這四個方面試論農村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的模式。
關鍵詞:農村交通 基礎設施 建設
中圖分類號:U41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2)12(c)-0-01
1 加強農村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的意義以及現狀
長期以來,我國的農村發展大大落后于城市發展,交通基礎設施建設都十分不完善。農民屬于收入以及生活水平較低的弱勢人群,他們所從事的農業更是自然風險與市場風險并存的弱勢產業。有資料顯示,在全國范圍內,有接近5萬個村莊不能通公路,在實際的調查當中,依然有很多村莊沒有暢通的道路可走,與外界連接的通暢是塵土飛揚的沙路,尤其在雨雪天氣以后,道路更是泥濘滿地,坑坑洼洼。在當今社會,“要想富,先修路”的觀念已經深入人心,導致我國廣大農村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相對落后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的不完善,導致消息閉塞,使得農村形成自然封閉狀態,人們已經深刻意識到完善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的重要性,建設與外部路網連接的道路是農民發展生產,提高收入的必要前提,從這個意義上來說,農村交通設施的配套因素與農村生活狀況改善有著邏輯關聯。完善農村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對于提高農業競爭力、增加農民收入、降低農業的自然與經濟風險、改善農村物質產品長期缺乏狀況以及降低農民活動成本的意義不言而喻,對于農村進行的戰略性經濟結構調整更有不可替代的促進作用。加快農村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符合黨中央、國務院提出的解決“三農”問題的重大舉措,通過完善交通基礎設施建設,進而完善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因此,完善農村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十分重要。
2 農村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的模式
1)建立公共財政為主導的農村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投融資模式。資金是農村交通基礎設施建設過程中的關健,農村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屬于非盈利性的基礎設施,并且交通建設涉及的土地收購費用巨大,整個過程中投資規模巨大,尤其在農村財政十分困難的情況下,在道路的建設以及養護的初期應當由中央政府公共財政全額撥款,后期可以隨著農村經濟的發展,由地方政府承擔相應的支出,確保農村財政在交通基礎設施的建設及養護環節中的收支平衡。在爭取上級交通部門的資金補助之余,地方政府必須把農村公路建設作為一項“民心工程”來抓,制定切實可行的工作方案,對全村的交通設施建設進行精心謀劃和部署,將農村公路建設列為促進經濟發展的重要工作內容,整合資金、物資、技術,做到分級分項目負責,層層抓落實,形成了工作合力。通過開會部署、媒體宣傳、進村座談、文藝下鄉、發公開信等形式廣泛動員,全方位、多層次地宣傳大會戰的成功經驗和做法,教育引導成功人士、企業老板關心支持家鄉公益事業。可以借鑒博白縣農村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模式,形成“七位一體”的資金投入模式,即財政補助、部門幫扶、企業贊助、信貸支持、社會捐助、項目支持以及農民集資七個方式,從各個渠道的進行集資,帶動全社會對農村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的資金投入。
2)實施陽光透明的組織模式和運作模式。在進行農村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的時候,必須對全村的交通基礎設施建設進行規劃,針對每一個地區制定科學、周密的施工計劃,落實到具體的建設措施,確保每項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有序推進,明確進行建設時的工作原則、建設標準以及補助標準,尤其要明確各個部門在這項建設里的工作責任,形成層級的專門的項目協調小組、理財小組及監督小組,以加強對項目落實工作的監管。細化工程建設認為,對各項任務的目標以及進度都進行落實,形成每一項建設工作在實施都在建設、質量考核方面各司其職。由相關農村干部領導進行融資工作,由相關技術人員對工程質量進行審核,縣交通局加強協調管理和督促落實,簡化相關審批程序,收費從優,能減免的盡量減免,減輕農村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的資金負擔。由小處著眼,根據不同的農村的經濟發展水平采取不同的援助手段,化整為零,避免了巨額的資金投入,循序漸進。對于交通執法部分要堅持職能獨立,統一由警察進行負責,并負責收集和處理交通信息,實現農村路網信息共享。整個項目的運作要實施陽光透明的操作,對上級的補助資金以及社會和群眾的集資,以及農村交通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標準和投資的總額數據公開,公開招投標過程,對于整個項目的申報、審核以及確定的工程隊都對民眾進行公開,自覺接受群眾監督,以防項目被暗箱操作。
3)進行法制化的建設質量管理。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的初期投標結束后,要嚴格按照司法程序進行交接,在投標制度下,嚴格制定合同,確定監理人和法人,對于違規處置要進行嚴格規定,通過司法途徑進行解決,保障承接單位的社會信用體系。對于設計標準,并不做統一的高標準要求,而是進行現場考察,因地制宜。分清政府部門以及承辦的企業的工作責任,對于建設項目的具體規劃、建設、運營及管理責任歸投標單位進行負責,對于政府的建設交通部負有監督以及督促責任,政府要實施基層公務員制度,為避免施工隊伍良莠不齊對施工質量及進程造成影響,政府部門要對道路及橋梁建設進行技術上的指導。
4)進行宣傳發動模式。進行全方位、多層次的宣傳,營造群眾與領導共同重視交通的濃厚氛圍,可以通過開會部署、媒體宣傳以及到群眾當中進行座談宣傳等方式進行宣傳發動。為開展農村交通基礎設施建設造起輿論聲勢。引導廣大的人民群眾、在外經商人員和成功人士團結力量,關心家鄉的公益事業。
3 結語
完善農村交通基礎設施建設任務還有待全面展開,并且任重而道遠,除了以上四個建設模式可供借鑒外,國內建成的交通設施模式的成功方案,以及國外的成功經驗,也是非常有效的參考方法,但一定要因地制宜,不能生搬硬套其他成功模式,一切要以實際情況為準,才能探索出一套適合農村特有的農村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模式。
參考文獻
[1]鐘衛稼.江西農村基礎設施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分析[J].農業經濟,2011(4).
[2]劉景恩.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的成效、差距及建議[J].統計與管理,2011(3).
[3]崔寧波.關于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的幾點思考[J].東北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2).
[4]姚巴特爾.關于加快農村公路建設的幾點思考[J].中國城市經濟,20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