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討論了多媒體技術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作用及其優勢,因為多媒體具有圖、文、聲并茂甚至有活動影像這樣的特點,具有很多對于教育、教學過程來說是特別寶貴的特性與功能,這些特性與功能是其他媒體(如幻燈、投影、電影、錄音、電視等)所不具備或是不完全具備的。這與它的時代意義和積極作用是分不開的。
關鍵詞:多媒體;數學教學;直觀;創新思維
我所任教的學校地處農村,前幾年,學校建立了多媒體教室,在幾次使用多媒體教學后,我逐漸認識到多媒體作為常規教學的輔助手段,越來越受到我們小學數學教師的重視,當然這與它的時代意義和積極作用是分不開的。下面我來談一下利用多媒體教學的幾點感受。
一、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得以激發
在教學中,教師首先要重視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和興趣。除經常注意向學生進行正確的教育外,更重要的是采用新穎的教學內容、教學媒體和教學方法,以引起學生學習的動機和興趣。多媒體教學的特點之一就是具體形象、生動直觀,能給學生提供鮮明、生動、明晰的視覺形象,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如,教學“填未知加數”一課時,先用電腦展示動畫:卡通寶寶的數字5和卡通寶寶的數字3一起玩,它們組成了算式:5+3=8,3有事情跑掉了,出現了算式:5+( )=8,5+(?)=8,學生的創新潛意識被一下調動起來了。接著出示7面小旗,后面劃一橫線,問題:再畫幾面就是8面了?算式7+( )=8,學生一下就領會了:再畫上1面就可以了。電腦出示第8面小旗,學生自然地在括號里填上了1。學生掌握得輕松自然,知識變得生動直觀。接下來解決新課開始時的問題,學生的求知勁頭更足了。電腦出示列式,6+( )+( )+( )+( )=10,6+( )+( )+( )=10,6+( )+( )=10,6+( )+( )=10結果出現了四種答案:6+(1)+(1)+(1)+(1)=10,6+(1)+(1)+(2)=10,6+(2)+(2)=10,6+(1)+(3)=10當問學生認為那種對時,各小組都有自己的擁護者,我沒有立即對這些做法作出反應,而是又出示了一道題:盒子里放小球,要放8個,已經放了2個,2+( )=8。學生自然地把沒有放進去的,全數(shǔ)了數(shǔ)是6個,然后填在了括號里,這時我趁學生思考時對上面的列式進行了修改,在空位置下面劃一個大括號,學生一看就明白了要將所有的空都數一數填上一個總數,之后學生又討論了剛開始那樣填的弊端。學生求知的整個過程就是創新意識發展的過程,通過多媒體進行講解,則能滿足學生視覺直觀需要,使學生聚精會神、興趣盎然地投入到學習活動中。
二、學生的智力、能力得以發展
智力,一般認為它是人對客觀事物認識活動的穩定的心理特征,或者說是認識能力的總和。人的智力包括觀察力、記憶力、思維力和想象力。能力,一般指人們認識事物和解決實際問題的本領。智力、能力之間的關系是:智力是獲得能力的前提,而能力又是發展智力的基礎,智力的發展又是能力提高的必然結果。
多媒體教學在發展學生智力,培養能力上有著獨特性。這是因為它能加快學生智能發展的過程,提高智力和能力的質量。
注意是學生認識舊事物、獲得新知識的前提,是智力發展的基石。生動有趣且形式新穎的多媒體展示能激起學生大腦的興奮,特別能引起注意。如,教學“平面圖形的面積公式”時,首先讓學生動手將學具拼成三角形、長方形、平行四邊形、梯形,然后教師啟發學生怎樣由平行四邊形變成長方形、三角形、梯形。最后用多媒體動畫演示這些圖形的割補變化,推導面積公式。這樣處理教學片段,形象、生動、直觀,學生手腦并用、樂于參與,對所學知識易于理解吸收。
思維能力是智力的核心。思維起源于觀察,觀察又給思維提供素材。多媒體就能在短時間內向學生提供豐富的感性素材,使學生的感官和思維處于活躍狀態。這有助于教師憑借感性素材,引導學生由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實現認識上質的飛躍,達到發展智力、提高能力的目的。
三、教師的教學效率得以提高
所謂提高教學效率,對教師來講,就是在同樣多的時間內完成更多的教學任務,對學生來講,就是在同樣多的時間內學到更多的知識。實踐證明,用幻燈片代替板書、板圖,可以有效節省教學時間,利于教師精講、學生多練,優化教學過程。利用幻燈、投影教學,具有聲形結合的特點,能較好地調動學生視聽感官參與學習,使學生得到較好成績的可能性增大,從而保證教學效率的提高。如果課堂教學和課外活動中還注意幻燈投影與其他教學手段的有機結合,如,模型、標本、實驗、錄音、錄像、電影等手段,那么對全面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由培養知識型人才向智能型人才轉化是大有裨益的。
四、學生的創新意識得以培養
關于如何培養農村小學生的創新意識,我認為通過引發學生心理上的“認知矛盾”,促進學生產生好奇心、求知欲和興趣。如,在教學“分數的基本性質教學”時,我們可以運用多媒體,通過講故事的形式創設如下情境:在快樂的音樂中,兔媽媽帶著四只小兔高高興興地在做游戲。休息時兔媽媽拿出幾個同樣大的“胡蘿卜蛋糕”對小兔們說:“乖孩子們,你們今天表現都不錯,所以,我要獎‘胡蘿卜蛋糕’給你們吃。”說著,兔媽媽把其中的一塊“胡蘿卜蛋糕”平均分成兩份,獎給兔老大一塊。兔老二說:“我要兩塊。”兔老三趕緊說:“我要三塊。”兔老四急著說:“我要四塊。”……兔媽媽看著孩子們高興地拿著“胡蘿卜蛋糕”跑了,笑著說:“我既滿足了它們的要求,而每個孩子得到的又是同樣多。”此時展示問題:同學們,你們知道兔媽媽是怎樣分的嗎?此時多媒體課件中鮮艷的色彩,生動而又逼真的畫面,比較有趣的提問,能激發學生心理上的“認知矛盾”,從而產生弄清未知的心理需求,形成意向。
多媒體是學生萌發創新思維、創新精神,走向未知世界的窗口。應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又是一種高效率的現代化教學手段,它讓學生在學習中始終保持興奮、愉悅、渴求上進的心理狀態,它對學生主體性的發揮,創新意識和探索精神的培養起著重要的作用。
參考文獻:
[1]陳海東.多媒體技術對教育改革和現代化的影響.多媒體世界,1996(5).
[2]張開彬.小學數學教學中幻燈投影的應用.小學生:教學實踐,2011(3).
(作者單位 安徽省無為縣虹橋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