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中國共產黨正在開展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其目的在于進一步鞏固黨的執政基礎,更好地為人民群眾服務。聯想到這幾年來,中東北非局勢動蕩、烽火連天,不管是穆巴拉克還是卡扎菲,最終都難逃倒臺覆亡之命運。而更早一些的蘇共,在1991年則自行解散,被迫交出政權,退出歷史舞臺。以上這些國家的執政者或執政黨,倒臺覆亡的原因固然有諸多方面,但最大的原因則在于喪失民心。誠如孟子所言,“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這就是說,得天下自有它的規律可循,得民心才能得到天下。這話反過來講就是,失民心必定失天下,民心的“向”與“背”,歷來決定是“載舟”還是“覆舟”。此可謂至理名言,擲地有聲,古今中外的執政者或執政黨概莫能外。那么,現今對于作為執政的中國共產黨而言,究竟應該怎樣看待民心,以及怎樣才能爭取民心、贏得民心?這些有關執政與民心的重大問題,也是隨之而來的怎樣才能更好地貫徹執行群眾路線的大問題,值得認真思考分析。
執政:應該怎樣看待民心
《中國共產黨章程》指出,“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同時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黨“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而且,中國共產黨一貫強調,黨除了人民利益外,沒有自己的特殊利益。這就是說,人民的利益構成黨的唯一的利益。由此出發,能不能認為,既然黨來自人民、為著人民,黨的存在實際上就代表著人民的存在、民心的存在,那么對于中國共產黨而言,似乎它已經不存在什么民心的問題了。這樣的認識,當然是不對的。
從中國共產黨作為中國工人階級以及作為中國人民、中華民族先鋒隊的性質來看,這樣的規定決定了,黨雖然有著無比廣泛的人民群眾的基礎,但是,黨本身畢竟始終只是人民群眾中最先進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共產黨不可能、也不會變成“全民黨”。現在,中國共產黨已經擁有8512.7萬黨員,成為全世界最大的政黨。但盡管如此,其八千多萬黨員的數量與13億多全國人民比起來,仍然還是少數。因此,絕不能由于黨有著廣泛的群眾性基礎,就自認為可以把黨和人民等同起來,以為黨就是人民,人民就是黨。黨和人民的關系,仍然是少數和多數的關系,這就形成了黨心和民心的關系。只要存在著黨和人民群眾的少數和多數、黨心和民心的關系,黨就一定要爭取民心、贏得民心。
再從中國共產黨始終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黨除了追求人民利益外不能追求自身特殊利益的宗旨來看,這也只能合乎邏輯地理解為中國共產黨從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原理出發,尊重人民群眾作為歷史的創造者,他們居于主人翁的地位。黨要時刻把依靠人民群眾作為執政的科學基礎,時刻以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作為執政的唯一目的。黨有著這樣莊嚴的宗旨和崇高的追求,表明黨在思想上和理論上達到了認識的高度。但是,絕不能由于黨有了這樣可貴的理論闡釋,就自認為可以把理論和現實等同起來,從而把理論和現實混為一談。誠然,理論和現實具有一致性,但這樣的一致性只是說明,理論可以轉化為現實、理論也必須轉化為現實。要把理論上黨具有代表人民根本利益的人民性,轉化為實際中黨代表人民根本利益的現實性,黨就始終面臨著如何爭取民心、贏得民心的艱苦的實踐努力。
同時,我們應該看到,中國共產黨作為曾經的革命黨和現在的執政黨有著很大的區別和變化。在過去的革命時期,共產黨身無分文、毫無權力,但心懷大志、不畏艱難,為了解放全中國、解放全人類,就會自覺地去動員群眾,可以放下身段,可以與群眾同甘共苦,和人民群眾打成一片。而在取得政權、成為執政黨之后,特別在執政60多年后,黨的實力和地位早已今非昔比。現在有些干部為什么脫離群眾、那樣的飛揚跋扈?因為草鞋換成了皮鞋,板凳也換成了沙發,坐在執政的位置上久了,老百姓來辦事,那些當官的覺得好像就是來求他們,很容易忘記了黨和政府的宗旨與職責。這種地位的轉換和強化,包含著巨大的危險。如果說黨在戰爭年代作為革命黨,爭取民心和贏得民心具有天然性和易行性的話,那么,在黨成為執政黨后,爭取民心和贏得民心則更顯重要,也殊為不易。執政,必須高度重視民心問題,需要下大氣力才能做好爭取民心和贏得民心的大文章。
執政:應該怎樣贏得民心
當前,從大量的社情民意來看,民心是否向著執政黨,已成為一個實際問題。執政黨要把爭取民心和贏得民心擺在第一議程、作為頭等重要的大事來抓。概而言之,應該做好以下6件大事:
1.執政,要言行一致提高公信。《論語》道,“言必信,行必果”。一個人乃至于一個政黨、政府,說了一定守信,應允了就要辦到,這是爭取民心和贏得民心的根本。現在,執政黨提出了要提高黨和政府的公信力和執行力,就是針對著我們一些黨組織和政府存在著說的多、做的少,說的不真、做的不實的不良現象。民心由相信始,執政黨和政府一定要勤懇謹慎、認真負責,兌現承諾、說到做到,老百姓從心里相信了,其心自然而然也就向著執政黨和政府。
2.執政,要深入群眾同甘共苦。爭取民心和贏得民心,首先要了解民意。要了解民意,就要深入群眾。群眾在村莊、在社區、在工礦、在基層,執政黨的工作人員和干部只有到群眾中去,和群眾同甘苦共患難,細察底層,感知呼喚,才能真正聽到民意。但是,現在執政黨的一些工作人員和干部,整天滿足于蹲在機關中、坐在辦公室里,靠發文件、開會、作報告過日子,長久下去,脫離群眾、脫離民意,又何談爭取和贏得民心。執政黨的工作人員和領導干部必須和群眾緊密聯系,在語言、感情、心理和“脈搏跳動”等方面都和群眾連在一起,才能體恤民情,掌握民意,博取民心。
3.執政,要傾聽批評勇于改進。政黨執政,尤其是長期執政的政黨,難免存在一些缺點、發生一些失誤。問題不在于執政黨會不會出現缺點、失誤,而在于出現缺點、失誤后能不能及時檢點、迅即更改。我們一些工作人員和干部現在生怕群眾指出自己的缺點、失誤,害怕群眾的批評、指正。他們不是把群眾的批評指正當做對自己的信任、愛護,而是“談過色變”、文過飾非,躲躲閃閃、遮掩搪塞,這樣做將徹底敗壞了執政黨的形象和信譽。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執政黨和執政者只有經常反思、不斷總結提高,讓群眾深刻感受到了黨的誠懇、誠意,就能得到人民群眾真心誠意的贊成和支持。
4.執政,要消除腐敗為政清廉。習近平在十八屆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中指出:“‘物必先腐,而后蟲生。’近年來,一些國家因長期積累的矛盾導致民怨載道、社會動蕩、政權垮臺,其中貪污腐敗就是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大量事實告訴我們,腐敗問題越演越烈,最終必然會亡黨亡國!我們要警醒啊!近年來我們黨內發生的嚴重違紀違法案件,性質非常惡劣,政治影響極壞,令人觸目驚心。各級黨委要旗幟鮮明地反對腐敗,更加科學有效地防治腐敗,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永葆共產黨人清正廉潔的政治本色。”當前,困擾執政黨的最大問題就是腐敗問題,而且要看到反腐敗斗爭形勢依然嚴峻、任務更加艱巨。執政黨必須拿出有效措施,標本兼治、綜合治理、懲防并舉、注重預防,壓住腐敗蔓延的勢頭,張揚為政清廉的正氣。執政黨只有拿出反腐倡廉的優良成績,才能贏得民心的最大分值。
5.執政,要注重民生為民謀利。為人民謀利益是共產黨的宗旨。馬克思曾透徹地分析道:“人們奮斗所爭取的一切,都同他們的利益有關。”過去,中國共產黨領導鬧革命,通過“打土豪、分田地”,給了人民群眾以利益,得到老百姓的全力擁護。今天成為執政黨后,更要為人民群眾不斷把“蛋糕”做大,老百姓得到實惠了才會繼續支持。現在,一些地方的政府和干部,與民爭利、以權謀私,這是把執政黨往群眾的對立面推的愚蠢舉動。執政黨必須切實地以民生為大、民生為重,不斷解決人民群眾的困難,讓人民群眾公開地、公平地分享改革開放的成果,不斷地提高生活水平,這是贏得民心最重要的渠道和陣地。
6.執政,要大力推進民主政治。民主是黨的生命,也是社會主義的生命。加強和推進民主政治發展,是人民群眾的熱切希冀,是執政黨爭取和贏得民心的命脈所系。現在,相對于經濟發展較快而言,我們是苦于民主政治發展不快,苦于民主政治發展的招數不多。執政黨要逐步推行基層民主選舉,使人民群眾真切地享有當家作主的權利;執政黨要建立健全廣泛集中民智、切實珍惜民力的決策機制,進行科學、民主決策;執政黨還要建立健全權力運行制約和監督的民主制度體系,深入開展政治參與、民主協商,實施全方位嚴格監督,保證黨和國家機關按照法定權限和程序行使權力。在當今時代,只有依靠民主政治發展,加快和加大政治體制改革的力度、深度,才能有效地掃除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國家才能發展,事業才能興旺,民心才能凝聚,執政才能長治久安。
(作者單位:國家行政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