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2年9月,教育部頒布了新修訂的《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這個新目錄是在1998年原《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的基礎上,經分科類調查研究、專題論證、總體優化配置、廣泛征求意見、專家審議、行政決策等過程形成的。2013年高考時,各高校的本科招生專業將以新目錄中的專業名稱面向全體考生。
對比“1998版”和“2012版”本科專業目錄可以發現,學科門類由原來的11個改為12個,新增了藝術學學科門類;專業類由修訂前的73個增加到92個;專業由修訂前的635種調減到506種。
在這506種本科專業中,惹人注目的是一些去年新增的專業,如:新能源科學與工程、物聯網工程、藥物化學、納米材料與技術……它們都是為了適應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而設置的新專業。
2009年全球經濟危機發生后,我國政府加快了經濟結構轉型步伐,決定大力發展互聯網、綠色經濟、低碳經濟、環保技術、生物醫藥等關系到未來環境和人類生活的一些重要戰略性新興產業。與此同時,教育部支持和鼓勵有條件的高校從本科教育入手,積極申報與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人才需求相關的新專業,以滿足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對高素質人才的迫切需求。
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涉及的領域主要有4方面:①新能源產業。包括可再生能源技術、節能減排技術、清潔煤技術、核能技術,節能環保和資源循環利用技術,還有以低碳排放為特征的工業、建筑、交通體系,新能源汽車等。②信息網絡產業。傳感網、物聯網技術。③新材料產業。涵蓋微電子和光電子材料和器件、新型功能材料、高性能結構材料、納米技術和材料等方面。④農業和醫藥產業。轉基因育種技術、創新藥物和基本醫療器械關鍵核心技術。
于是,與之相對應的新專業也就有了以下4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