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當美國將注意力轉向別處時,朝鮮總要鬧出點事來吸引美國的注意力。這不,在美國集中精力處理伊朗核問題時,“朝鮮核問題再次尖叫而來。”美國媒體有些無奈地說。
朝鮮最高權力機構朝鮮國防委員會1月24日發表了一項令美國不得不關注的聲明。聲明稱,“六方會談”已不復存在,朝方將在近期展開“高水平核試驗”。針對美國這個“不共戴天的敵人”,聲明稱,在以叢林法則為生存規則的世界上,清算美國不能光憑空話,而是要靠實實在在的武力。朝方發射的各種衛星、火箭及即將實施的“高端核試驗”都是瞄準美國。
朝鮮的這次“尖叫”的確事出有因。1月22日,聯合國安理會一致通過關于朝鮮發射衛星問題的第2087號決議,要求朝鮮遵守安理會有關決議規定,不得再使用彈道導彈技術進行發射。決議同時重申,希望以和平、外交和政治方式解決有關問題,呼吁重啟六方會談。
朝鮮不會沒有注意到,這次中國也投了贊成票。
朝鮮核問題早已落入核試——制裁——再核試——再制裁——再核試的老套。值得注意的變化是,這不是一個維持在低水平的惡性循環——在每一個循環周期之后,朝鮮核水平確有提高。這一點令美國,當然還有中國,都很憂慮。
朝鮮用核問題與整個世界周旋始于上世紀90年代初。2002年10月,美國總統特使、助理國務卿吉姆?凱利訪問平壤后稱,朝方“已承認”鈾濃縮計劃,指控朝方正在開發核武器。朝鮮核武器問題進一步凸顯。
2003年8月27日至29日,中國、朝鮮、美國、韓國、俄羅斯和日本在北京舉行首輪六方會談。此后,六方會談成為美國、朝鮮費力周旋的平臺。六方會談開開停停,朝鮮進進退退,用盡了心計。
2005年9月,第四輪六方會談達成共同聲明:朝方承諾,放棄一切核武器及現有核計劃,早日重返《不擴散核武器條約》;美方確認,美國在朝鮮半島沒有核武器,無意以核武器或常規武器攻擊或入侵朝鮮。
但在隨后的2006年10月9日,朝鮮宣布成功進行一次地下核試驗,而美國情報部門研究顯示,這一核試并不成功。雖然如此,朝鮮在閃躲騰挪間,已擠入核武國家俱樂部。2009年5月25日,朝鮮宣布成功地進行了第二次地下核試驗。此時正值美國奧巴馬政府執政初期。原本對朝鮮實行懷柔政策的美國政府自此變臉,不斷對朝鮮強硬起來。
此次朝鮮宣布將進行第三次核試驗,卻未提及具體時間。外界普遍認為, 2月12日奧巴馬國情咨文演講,2月16日金正日誕辰,2月25日樸槿惠就職韓國總統等敏感時間點,都有可能被朝鮮用來進行核試驗。
而美國情報部門最關注的是,較之前兩次核試材料為钚,第三次核試的材料很可能為鈾。早在2009年9月4日,朝鮮中央通訊社就稱,朝鮮已成功進行試驗性鈾濃縮,試驗已進入最后階段,乏燃料棒再處理同時也已進入最終階段,朝鮮正在把已取得的钚武器化。美國情報部門估計,朝鮮現有的钚可制成6至10件核武器。
美國對于朝鮮宣布即將進行第三次核試,心理上應該早有準備。朝鮮此舉也會對美國全球戰略產生微妙影響。首先,牽制了美國在全球核擴散問題上的輕重排序。在美國的日程表中,伊朗核問題本來排在首位,因其與整個大中東局勢密切相關。但朝鮮的再一次“尖叫”,不能不令美國再次皺緊眉頭,將視線轉向東方。
其次,美國據此判斷金正恩正在走其父老路,這是美國很不愿看到的。美國情報部門的判斷是,朝鮮新領導人可能已經做出決定,在經濟困難時,較之開展更為困難的經濟改革,保持與西方對抗是更為成功的戰略。西方一度對金正恩進行改革抱有希望,但現在看來,他更傾向于走金正日的老路。與前兩次核試驗不同,這一次完全是金正恩自己做出的決定。
最后,朝鮮此次大呼“狼來了”,令美國確實有些膽顫。朝鮮將目標直指美國,并將核試內容說得更具體更明確。美國情報部門認為,朝鮮在導彈和火箭技術方面確實已經取得重大進展,朝鮮導彈目前可以打到夏威夷。再有3年時間,其技術發展可使朝鮮導彈打到美國本土。如果朝鮮在小型核彈頭方面取得突破性進展,加之其火箭技術的突破,足以令美國擔憂。
美國白宮發言人卡尼說,朝鮮更多的挑釁只能使朝鮮更為孤立。但有美國媒體稱,更加孤立并非金正恩所懼,頗類似死豬不怕開水燙。倒是中國更為擔心地區局勢不穩。
六方會談的開啟及后來的支撐,被視為中國外交可圈可點的進取之處。中國為六方會談談判平臺的繼續可謂費盡心力,悉心呵護。朝鮮的一語退出確為中國出了一道既要耐住性子發不得火,又需從自身利益出發審時度勢做出適當回應的難題。
2013年1月28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洪磊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重申了中國的立場:“中方對有關動向高度關切。當前半島局勢復雜敏感,中方反對任何可能導致半島局勢緊張升級、不利于實現半島無核化的舉措,呼吁有關各方保持冷靜克制,切實維護半島和平穩定大局。朝鮮半島問題錯綜復雜,有關各方仍應堅持通過對話解決彼此關切,改善相互關系,尋求東北亞地區長治久安的辦法。”
瞄準美國的核試驗,朝鮮打定主意這樣做,其難題不在其政治意愿,而在于技術水平。換句話,不在于朝鮮核不核試,而在于何時試,怎樣試。新任美國國務卿克里則說:“奧巴馬和我都希望通過外交途徑來應對這一挑戰,我會讓每一項外交努力獲得成功的機會,但是每個人都不應該錯誤地低估我們降低核威脅的決心。”人們想要看到的是,面對“頂風犯案”的朝鮮,美國到底能把它怎么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