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章主要論述2013年的香港花卉展覽藝術園圃的造園特點和藝術特色。藝術園圃切合主題“春日萬花筒”,突出以植物造景為主的特點,結合現代科技和藝術元素,烘托主題意境和彰顯地域文化,讓人賞心悅目和回味無窮。
關鍵詞:2013年;香港;花卉展覽;藝術園圃
中圖分類號:TU98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2641(2013)04-0000-00
收稿日期:2013-04-24
修回日期:2013-05-23
香港花卉展覽自1987年開始,于每年的3月份輪流在沙田公園或維多利亞公園舉行,歷時約10天。1999年以后,由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固定每年在維多利亞公園舉行。維多利亞公園位于港島東區銅鑼灣,毗鄰維多利亞海峽,為紀念英女皇維多利亞而命名,面積19.32 hm2,是市民運動、休閑的場所。花展主要由香港康樂及文化事務署負責,它是推廣園藝文化、加強綠化意識和世界園林技藝交流的重要項目。下文將對2013年香港花卉展覽中藝術園圃的特點作一個簡述。
1 表現形式豐富,凸顯展覽主題
本屆香港花卉展覽主題為“春日萬花筒”,主題花是石斛蘭Dendrobium。有來自18個國家和地區、200多個機構的組織和單位參與。展出超過35萬株花卉,其中有10個栽培品種的石斛蘭1萬株以上,其中有藝術園圃、藝術插花、藝術盆景、園林景點(公共景點)等;還有本地、中國內地和海外的園藝機構悉心栽培的特色花卉盆栽如迷你小盆栽等。其中藝術園圃有近40組,多姿多彩、造型優美,植物花卉豐富、品種新穎,主題鮮明、色彩繽紛,各種精美的植物通過不同的表現形式展示出園林藝術的最高境界和效果。這成為整個花卉展覽的主要展示內容,把維多利亞公園變成五彩繽紛的花花世界,群芳競艷,滿園飄香,營造了一個風雅盛會,凸顯花卉展覽“春日萬花筒”的主題。
1.1設計理念獨特,凸顯地域文化
本屆花卉展主要有花壇、山水、村野、中國傳統、日本、西方等形式,各具特色。這些集世界之大成的形式能夠在這里展出主要得益于香港的地理優勢與經濟地位。香港花展有著開放的優勢,既吸收內地參展單位,也接受世界其他國家與地區的參展機構,在花展中展示世界多國的園藝和文化特色。使香港園林文化特色豐富,異域風情顯著,富有創造性、觀賞性和藝術性[1]。
花展的參展單位來自不同的地區和國家。受不同的教育或文化背景影響,參展單位依地域的特色進行設計與構思,設計出各具本土文化與神韻的園圃,運用不同的園林藝術形式,展現優秀的園林景觀,把各自的特點、地域性風格濃縮在一個藝術園圃上,創造出賞心悅目而又充滿詩情畫意的園藝精品,主要實例簡述如下:
1.1.1廣州市林業和園林局作品 以廣州地標(廣州塔)及周邊構筑物向游人介紹廣州的新面貌,2013年讓蛇年吉祥物帶領我們一飛沖天,在新的一年再創高峰,造型立體性強,色彩豐富,中國結、球狀物點綴其中,增加節日的氣氛(圖1)。
1.1.2深圳市城市管理局作品 結合“春日花筒”的主題,平面以花朵造型配上花拱,展現花開燦爛的景致;立面在花壇中央豎立一個“春”字,以金屬包邊,上鑲滿五彩繽紛的鮮花,基部有女孩與貓圍繞奔跑,此外,還設置旋轉風車,營造春暖花開、春意盎然的畫面。
1.1.3青島市城建設委員會城市園林局作品 設計以青島世園會吉祥物“海精靈—青青”為主題,整體構圖為花形,用鮮花砌成七彩花帶,以形似葉片象征帆船,體現青島作為帆船之都的城市特色,并帶出青島世園會“讓生活走進自然”的主題。
1.1.4香港房屋署作品 花園式的園區,以八棱鏡為中心,配以周邊三色植物景墻及五彩繽紛的花朵,構筑成一個美麗的立體花園,在陽光的照射下,八棱鏡折射出多姿多彩的影像,使游人猶如置身萬花筒中,享受萬花競艷的浪漫。一道向上伸延的弧形綠墻通往園區外圍;為居民遮風擋雨,締造幸福家園(圖2)。
1.1.5澳門作品 主景是一個天然花園,內設多個庭園小景互相呼應,花園有石景區、花卉草坪區、水景和構筑物,整體構成一道富有美感的庭園景致。
1.1.6印度尼西亞亞齊省作品 展現了印度尼西亞亞齊省的文化特色,當地文化具有濃厚的伊斯蘭色彩,植物品種豐富,自然和諧妙趣。
1. 2花卉與色葉植物造景,展示繽紛主題
在歷屆香港花卉展覽中,藝術園圃都大量運用了立體花壇、圖案式花壇、鑲嵌式花壇、毛氈式花壇的組合手法,通過巧妙運用各種不同顏色的花卉與色葉植物,創作出各具特色的藝術形象。立體花壇作品因其千變的造型、多彩的植物包裝,被譽為“植物雕塑”。立體花壇對技術的要求也很高,需要美術雕塑、建筑設計、園藝知識等多種技術的支持。在三維立體的構架上,運用多種材料組成五彩斑斕的立體花壇作品。主要實例簡述如下:
1.2.1.小丑之旅 入口的主題花壇由4只小丑組成,小丑從迪士尼到花展,展開了“春日花筒”的行程,形態生動活潑、可愛動人(圖3)。
1.2.2.香港路政署——景園一角 以植物和塑料鏡構成多變視覺效果的垂直面,并在垂直面上布置各種色彩的花卉植物,洋溢熱鬧及愉快的氣氛。
1.2.3.北京公園管理中心——春之舞 以少女頭像為主體,結合綠樹青山的背景造型展示春天萬物復蘇、生機盎然的祥和景象。
1.2.4.郁金香花壇 以多種色彩的郁金香Tulipa為主,再配以色彩鮮艷的花卉組成圖案花壇(圖4)。
1.3 植物造景為主,營造風格各異的意境
香港花卉展覽以植物造景為主,沒有太多的構筑物,給人的整體感覺是遠離城市,置身在田野花海之中,這是花展的一大特色。由于植物本身具有一定的人文內涵,可以營造出各種不同風格的園林景觀,而園圃多以豐富的植物來建造,因此也得以展現出不同地域風格的藝術園圃,如中國傳統的松Pinus、竹Phyllostachys bambusoides f. lacrima-deae、梅Prunus mume配置形式,謂之歲寒三友,意境高雅而鮮明;又如芭蕉Musa basjoo反映廣州嶺南園林風格,櫻花Prunus serrulata 反映日本園林風格,糖槭樹Acer saccharum Marsh反映加拿大園林風格等[2]。這些不同風格的藝術園圃,內涵豐富,耐人尋味,讓人流連忘返。主要實例簡述如下:
1.3.1人間樂土——伊甸園 參照古斯庭院的設計,以重塑伊甸園為理念,運用了天空、水、大地、植物四大元素,園子四周有石、拱廊、植物圍繞,中央設置水池,地面有一個有木枋拼砌的六角形花壇,池水沿溝外流,園內種植花卉,營造一個色彩繽紛、生意盎然的空間(圖5)。
1.3.2東方園圃——自然美景庭園 以古樸的建筑和茂密的植物構筑成自然美景。庭園內外的植物與四周的山水、建筑融為一體,流水淙淙,游人漫步于迂回小徑,可感受古雅及逸趣閑情。
1.3.3.日式石之庭園 造園的材料有竹籬笆,砂礫、石燈和石水盆,以及多種植物,交織成別具東瀛風情的庭院,景致簡樸自然,既富美感,又充滿生活氣息,達到禪的境界。
1.3.4蝴蝶面譜花壇 由多種色彩的花卉鑲嵌而成立體效果,再配以色彩鮮艷的花卉組成圖案花壇。
1.4.融現代科技手法于園圃中,展現現代園林藝術風采
藝術園圃的特點之一就是把現代科技元素融進布置中,把聲、光和鳥、昆蟲等有機聯系起來,形成動感聲感,為藝術園圃增添了活力和感染力。主要實例簡述如下:
1.4.1春日萬花筒——動感之都 設計造型為七彩繽紛的巨型花卉,中間花蕊是一個五彩花球,寓意香港是一顆閃耀的東方之珠,花冠則以鏡面做成,將花萼萬花筒般反射出來,中心的花蕊與花冠分別以順時針和逆時針方向旋轉,繽紛奪目的影像帶來了千變萬化的效果(圖6)。
1.4.2繽紛小島 設計以兩座橋連接四個大小不一的水池。四個水池代表四個島嶼,各個水池的水柱形態各異,象征四個島嶼各有特色,園內陽光燦爛、百花爭艷,四周一片光水影,游人望向園中的三棱鏡,會感覺猶如置身萬花筒般的繽紛世界。
1.4.3繽紛兒童王國 把萬花筒和旋轉木馬的特點合二為一,安裝在旋轉木馬頂篷的鏡片發揮萬花筒的作用,不同顏色的花卉拼砌的圖案幻化成連綿不斷的景象,把歡樂傳遍四周。
1.4.4香港懲教景園一角 以維多利亞港景致和香港具代表性的建筑為背景,裝飾富于動感的燈飾,營造璀璨奪目的效果。
1.5寓教育和愛綠于藝術園圃中
花展期間還舉行學童繪畫比賽、攝影比賽、展品比賽、音樂及文娛表演、花藝示范、植物養護、綠化推廣等活動。讓游客眼界大開,寓教于樂。主要實例簡述如下:
1.5.1原野萬花筒 由800名小學生協助鑲嵌的花壇,設計采用野地七彩小花為底色,用10種昆蟲造型,包括色彩艷麗的蝴蝶、勤勞的蜜蜂、合群的螞蟻、強壯的螳螂、發光的螢火蟲、鐵殼的甲蟲,這些昆蟲色彩斑斕,由3萬多株植物鑲嵌而成,造型生動可愛,寓意香港是一個由不同種族和文化人士匯聚而成的國際都會,儼如這花壇中的小昆蟲努力地貢獻社會(圖7)。
1.5.2蘑菇花鏡 由多種色彩的花卉鑲嵌成蘑菇的立體效果,再配以色彩鮮艷的花卉組成圖案花鏡。
2 效果及啟發
每年的香港花展都吸引了來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參觀欣賞,它已成為園林花事中具有深遠影響力的重要展覽之一,也成為園林工作者學習借鑒和提高園藝水平的一個重要平臺。香港花展之所以能有這么大的吸引力和得以延續至今,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2.1地方優勢
香港受中西文化的影響深遠,其藝術園圃的風格兼具東西方特色,而世界各國家和地區參與的也較多,使藝術園圃多姿多彩,既有東西方的園林和人文景觀,也有東南亞、日本等地的不同形式和文化內涵,使花展具有濃厚的地方色彩,也展現了民族性和世界性,反映了世界各地的園林藝術風格和園藝設計水平。與內地花展比較,其花卉植物品種豐富新穎,如灌木紫荊Cercis canadensis ‘Forest pansy’、迷你小盆栽等,都比內地花展要豐富多彩,可觀賞性極強。
2.2創意性強和富有現代感
香港花展的藝術園圃在風格和造型上不拘一格,作品中人物、建筑、特產、水果、動物、植物等都有濃厚的地方特色和新意,特別是在植物的配置上,以地方的特色為創作主題,配以當地的風情風貌作背景,體現了對花卉植物品種、顏色、大小和特色進行組合的水平,讓人不時有新發現,如一些少見的名貴植物盆栽品種,將插花藝術擴展到園圃的表現形式等(圖8),都讓人感覺香港的展覽在創意方面比內地展覽要強。與內地展覽不同,香港的藝術園圃在表現形式上能結合現代材料加以深化,充分運用色彩搭配和聲光組合,增強了動感和時代氣息,達到一種強烈的視覺沖擊力和立體效果。
2.3植物造景為主
與內地花展比較,以植物造景為主是香港花卉展覽藝術園圃的表現特色之一,園圃體量雖小,但精致細膩,植物比例較大,這與內地展覽多以構筑物為主不同,而以植物造景為主也正是我們園林花卉展覽所追求的效果。香港花卉展覽這一點無疑值得我們借鑒。
由此,在藝術園圃的創作中我們得到的啟示是,一是以植物造景為主,用不同植物品種展示不同風格的主題,使園圃的文化內涵豐富,人文意境濃厚,而不是一味地把構筑物擴大,應嚴格控制好建筑與綠化的比例。二是加強創新性。在藝術園圃的創作中,既要繼承傳統優秀的技藝,又要結合新的理念和園林要素有所突破,特別要注重植物新品種、現代新型環保材料的運用和突出人文意境的要素。三是融入現代藝術元素。如聲、光、色彩等強化立體效果和感染力。四是寓教育于展覽中。香港花展還有一個值得借鑒的地方是,它把花展藝術園圃及插花等的創作延伸到學校中,讓學生參與其中,一方面可教育學生愛綠護綠,另一方面也增加了花展的特色內容。五是游覽路線設計的合理性。香港花展充分利用地形特點,平坦的廣場展區多為四面觀賞,部分景點游人可進入游覽觀賞,使每個景點的細節和特點都能更好地展示,讓觀眾更容易感受各種風格的設計和內涵。
3 結語
在2013年香港花卉展覽中,有藝術插花、盆景展區、少年藝術作品、迷你盆栽、名貴精品和藝術園圃等,絢麗的花卉和豐富多彩的內容突顯了“春日萬花筒”的主題。而藝術園圃是整個展覽的靈魂,它色彩艷麗、風格各異、立體性強、時花和植物品種精美多樣,展現了世界各地的風土人情和人文景觀,一是進一步烘托了“春日萬花筒”的主題,體現了其高雅的觀賞性和藝術性;二是贏得參與者和觀眾的喝彩,這與香港地區政府重視香港綠化、提高全香港市民素質以及注重花文化在香港乃至東南亞地區的傳承和發展息息相關。香港這個東西方文化交融、經濟發展快速的地區的特質也在展覽中盡顯無遺;三是展現了園林藝術的博大精深和無限魅力。我們相信,香港花卉展覽能為大家不斷提高園林藝術水平提供一個很好的學習交流平臺,像“春日萬花筒”一樣,使園林技藝和創新之花盛開得更燦爛,并將對世界各地園林事業的發展以及加深彼此的友誼做出積極的貢獻。
參考文獻:
[1]朱鈞珍.香港園林[M].香港: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1990 :17-18.
[2]盧圣,侯芳梅.植物造景[M].北京:氣象出版社,2004:48-49.
審稿編輯:周 旗 聶 磊
作者簡介:
楊志雄(1957—),男,廣州人
園林工程師,從事園林綠化施工
E-mail: elephant.2@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