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世界上,幾乎所有企業的CEO和董事長以及民營私營企業的老板們,無一不盼望自己所經營的企業基業常青,成為百年老店。但現實中真正能如愿以償的卻寥寥無幾。多數企業十年八載便銷聲匿跡。究其原因,關鍵在于企業文化。如果說企業是一棵能結果子的大樹,文化就是它須臾離不開的養分,如果土壤被污染了,那這棵樹結出的果子一定有毒,時間長了這棵大樹也會死亡。唯有優秀的企業文化能涵養企業基業常青。企業文化看似簡單無形,實則威力巨大,一如大象無形、上善若水。本文試從以下幾個方面談談企業文化的重要作用。
一、用企業文化培育人才
企業的發展離不開人才。人才從何而來,人才要靠企業來培育。嚴格地說,一個剛走出校門的大學生,并不能馬上成為企業需要的人才。一個大學生要成為企業需要的人才,還需要企業下一番功夫來培養。那么企業靠什么培養人才,毫無疑問是靠企業文化,而且要靠自己獨有的優秀企業文化來培養人才。對員工特別對新入廠的員工,企業一定要首先向他們宣貫本企業的文化。一個企業的文化當然包括企業的價值觀,企業精神,行為文化,制度文化,企業風氣,學習氛圍等,要讓員工知道、接受并認同本企業的文化。要在企業營造學習踐行企業文化的濃厚氛圍。要讓學習成為員工的一種工作常態,做到學習工作化,工作學習化,在工作中學習,在學習中工作。在學習中潛移默化提升素質,在學習中優化生活狀態。當一個企業的員工學習蔚然成風的之時,必是這個企業振興之日。其次,要教育員工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要使員工認識到,在這個充滿競爭的社會里,要想生存下去,就必須堅持學習學習再學習。把學習貫穿于員工職業生涯的全過程。把學習當成一種責任,一種追求,通過學習拓展生命的寬度。三是要大力加強員工的教育培訓,制定切實可行的培訓計劃。培訓是提高員工素質的重要手段,是企業給予員工的最好的福利。能夠給員工提供培訓學習和交流機會的企業具有強大的吸引力。現在很多有遠見卓識的企業家,都在員工培訓學習上投入大量的資源,不僅從工作需要出發安排員工的學習培訓,而且還鼓勵員工去獲取更多的專業證書和學位。這些優秀的員工通過學習培訓以后,工作能力大大提升,對企業的貢獻大大提高,從而實現了企業的良性發展。四是要用領導者的行為文化言傳身教。企業領導者的行為文化對員工的影響十分巨大。如果一個企業的領導者不注重企業文化建設,不注重營造學習氛圍,熱衷于吃喝玩樂,那么這個企業一定不會有文化氛圍,員工隊伍也一定不會有學習的熱情。
二、用企業文化留住人才
作為一個企業,留住人才比培養人才更重要,也更加困難。因為當今社會,是一個價值取向多元化的時代,同時也是員工自我意識更加強化的時代。有時企業花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時間培養的人才說走就走,給企業造成了重大的損失。許多企業的管理者們為此大傷腦筋。他們嘗試著用感情留人,但常常力不從心,因為對一個企業來說隨著事業的不斷發展,領導者能分配給員工的感情是遞減的,不斷增加的事務在分散著領導們的感情。領導者有意無意的“忽略”,會使員工們的感情根本得不到滿足,使員工心灰意冷,和領導者根本無法溝通。更為要命的是,領導者的感情待遇要是分配不公平,比分錢不均還傷人。在同一個層級的人才,十分關注上級領導的感情分配。比如一個企業的領導經常和哪些員工談話、吃飯喝酒,甚至是否出席員工的婚喪嫁娶的場面,都是員工所十分關注的。有的領導為了避開親疏遠近的嫌疑,干脆對這些事情一概退壁三舍,全都不參與。有的企業中層管理人員一年見不到老總幾次面,有時見面是在臺上臺下的會場里。這樣一來,何談感情留人。有的企業領導者試圖用事業留人,但這更是難以實現的。因為所有的企業提供的事業成長空間都無法滿足人才成長的需求。金字塔型的組織結構所提供的越來越稀缺的職位,只能增加中層領導者的競爭性和不穩定性。至于待遇留人,更是帶有很大的局限性。因為如果員工沒有與企業共同成長的文化認同,只想干多少活要多少錢,那么企業就很難滿足員工的待遇要求,也就根本談不上待遇留人了。因此企業要想從根本上解決留住人才的問題,必須大力加強企業文化建設。先進的企業文化具有強大的凝心聚力作用,能夠使職工產生“歸屬感”和“家”的感覺,是一種強力“粘合劑”。先進的企業文化能夠培育職工的認同感,包括對企業的認同,對企業發展目標的認同,對職業崗位的認同。這種認同感能夠產生強大的向心力,有利于企業留住人才。如果員工認同企業的價值觀和發展愿景,堅信企業會發展的更好,自己也會隨著企業的發展而有所作為,那么員工就不會在意眼前的困難和得失。中國化學九化公司前幾年也經歷過嚴峻的考驗,前后有四十多個月發不出工資。就是在這樣的困境中,絕大多數九化人對公司仍然是不棄不離,堅守崗位。靠的就是九化公司四十多年積淀的優秀企業文化所產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三、用企業文化完善制度提升執行力
管理企業離不開制度。而任何制度都是人制定的,因此所有的制度都帶有制定者的思想感情以及價值取向的烙印。如提倡什么,反對什么都會反映在制度里。更重要的是任何制度都是靠人去執行,在執行的過程中是精準執行還是跑偏執行,其結果是大相徑庭。而且任何一項制度都會有瘕疵都會有缺陷。是善意的彌補還是惡意去利用,結果也是大不一樣。人們可以在執行制度的過程中去彌補缺陷,也可以利用缺陷去實現自身的利益。那么,在什么樣的企業文化理念特別是核心價值觀指導下制定和執行制度以及如何對待制度的缺陷,就成了決定企業生死存亡的關鍵。像安然、雷曼兄弟那樣的龐然大物,在一夜之間轟然倒下,決不是一刀硬傷能使其斃命的,一定是以價值觀為核心的企業文化被毒化了,得了敗血癥。而與它們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像同仁堂這樣的企業卻是歷經三百多年風雨仍是生機勃勃。當然那也是同仁堂優秀的企業文化涵養的結果。同仁堂創立于1669年,至今已有340多年。三百多年來,同仁堂始終把“德、誠、信”作為企業養生濟世的經營宗旨,精益求精的敬業精神,童叟無欺的職業道德,同仁堂人代代遵守,決不偏差。“炮制雖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雖貴必不敢減物力”的同仁堂承諾,三百多年來為世人折服和信賴。“修合無人見,存心有天知”的警示,更是讓代代同仁堂人不敢心存半點僥幸。正是這樣的企業文化使同仁堂能夠化危為機生生不息。而像雷曼兄弟那樣的華爾街的金融大鱷們,為了高管們的巨額年薪和獎金,把社會責任和人文良知全都拋棄,不惜做假帳,不惜無限制地推出花樣繁多的金融衍生物,以虛擬的超額利潤制造一個個完美的騙局去禍國殃民,最后導致企業走向滅亡。
無數的事實已經證明并將繼續證明,以價值觀為核心的企業文化,是企業生存的基石。企業文化對企業的興衰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只有優秀的企業文化才能涵養企業基業常青。對此我們一定要高度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