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僅僅5年,卻遇到了全區農村經營管理工作20多年來前所未有的困境。在人員不斷減少、工作重擔加碼、難度愈來愈大的情形下,他毅然擔起了全區農村經營管理和農村涉農、涉地政策貫徹落實的工作重任。
近年來,農村矛盾突出,不穩定因素最多的問題莫過于征地補償費的分配。為此,他投入大量精力深入到鄉村,與基層干部和上訪群眾交流,深入細致地了解掌握征地補償費分配中存在的各種矛盾和問題,在借鑒外地經驗、依據現有法律、法規和文件、請教有關領導和專家的基礎上,組織起草了《關于加強對征地補償費分配、使用管理監督的若干意見》,為及時解決因征地補償費分配而引發的矛盾和遺留問題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因征地補償費分配而引發的信訪案件從平均每年200多起減少到現在的十幾起。所有爭議全都得到妥善解決,沒有發生越級信訪事件,有效地維護了農村穩定,保護了被征地農民的合法權益。對于資產和資源管理,他敏銳的察覺到多年來村級集體資產和資源管理問題頻發的主要原因都是村委會公章“惹的禍”。于是果斷在全區實施了村委會公章由代理辦統一保管制度,成功破解了多年來群眾反映十分強烈的集體資產資源處置和發包過程中,一些村干部隨意使用手中掌握的村委會公章以權謀私、暗箱操作、逃避監管的村級集體經濟組織“三資”管理難題,為進一步促進全區村級集體經濟發展和壯大村級財力奠定了堅實的制度基礎。2012年被農業部確定為全國“三資”管理工作示范區。
幾年來,金躍銘直接參與指導完善土地二輪延包和調整分配機動地的村子達60多個,涉及土地面積3萬多畝,人口2萬多人,接待信訪群眾10多萬人次,為促進農業生產的發展、確保農民安居樂業,維護農村和諧穩定發揮了重要作用。他還創新工作,注重實效,在全省率先出臺了“村級集體經濟組織資金、資產、資源管理辦法”,徹底扭轉了集體資產、資源管理混亂局面。他還在全省率先進行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產權制度改革試點,為建立“歸屬清晰、權責明確、利益共享、保護嚴格、流轉規范、監管有力、分配關系科學合理”的新型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產權制度奠定了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