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和騰訊必有一戰。”這是一位阿里副總裁在4年前的斷言。
演變至今,戰場似乎在O2O領域逐漸清晰。
馬云最近收購了丁丁網,在O2O的長鏈條布局上加緊了步伐;馬化騰也在排兵布陣,微信與財付通合作后又低調收購了通卡,通過二維碼掃描推行會員卡;李彥宏也不甘示弱,以地圖為載體的百度,融合百度愛樂活(原百度有啊)、百度身邊等產品,成立了LBS事業部,打算大干一場。
“他們各有各的O2O基因,阿里是電子商務,騰訊是社交,百度是搜索。”支付寶支付研究院院長陳達偉分析。
三大互聯網公司的先后入場,催熱了O2O的再次甚囂塵上,使得線下、線上的連接從未像今天這樣緊密。
“O2O是PC互聯網的最后一個大機會,也是移動互聯網的第一個大機會。”美團網CEO王興判斷。
知名IT評論人、原雅虎中國總經理謝文稱,在所謂的O2O領域如果將來會出現一個基于本地化服務的公共平臺,只有兩種可能,一是積累了廣袤資源的電信公司,二是大的互聯網公司,如阿里、騰訊和百度。
阿里系O2O部隊齊上陣馬云的長鏈條野心
阿里系涉足O2O最早,布局的鏈條也最長。
早在6年前,阿里巴巴就收購了前員工李治國創辦的口碑網,開始在本地生活領域的布局。如今,口碑網輾轉被并入淘寶網,成為淘寶生活平臺。在阿里O2O的長鏈條上,馬云正向“閉環”邁近。
淘寶生活營銷策劃負責人周寧是在阿里扎根了9年的老員工。從口碑網到如今的淘寶生活,他算得上扎根到線下“水泥”里的高手。
但最近一年,周寧的壓力陡增。“馬總說,在O2O阿里要有新亮點,所以又派了我們這支部隊做前期開拓,希望能摸索出有意思的部分,給商戶提供一些解決方案。”周寧說,一定要把交易做通,否則“閉環”會閉不上。
為此,2012年10月,在LBS應用越來越頻繁的移動互聯網時代,淘寶生活悄然推出了“地圖搜”,通過地圖,用戶可以直接搜索優惠和商戶。
前不久阿里對丁丁網的投資,更體現出馬云對線下商戶資源的重視。在本地生活領域已有7年經驗的丁丁網成為馬云加速O2O布局的資本之一。阿里原有的資源將和丁丁網深厚的商戶資源、手機優惠券規模形成互補。
馬云有他的多線布局。他既擁有淘寶生活和地圖服務,也有一淘網推出掃二維碼比價應用“一淘火眼”(可線上線下比價并在線購買),還有聚劃算和美團(阿里巴巴投資)形成的團購陣營,更有重要的支付通道支付寶。
其中,支付通道是形成O2O生態鏈“閉環”的關鍵因素。支付寶CEO彭蕾表示,作為工具的支付寶在阿里O2O長鏈條里要向后端靠,提供與支付相關的場景應用。
已經在聲波支付、手機搖一搖轉賬、NFC傳感轉賬以及二維碼掃描支付方面有所布局的支付寶,也同時在線下和分眾傳媒、上品折扣達成了合作,回復短信即可結賬的“超級收款”也使得“帶著支付寶去旅行”成為可能。
通過支付寶的最新客戶端,更可體現阿里O2O的決心。這個工具已經和淘寶、天貓打通,各種優惠券、會員卡精彩紛至,便于用戶找優惠、掃碼、支付。支付寶無線事業部總監祝楓告訴記者,他們希望把支付寶做成O2O閉環里的一個基礎設施,做成用戶的錢包、助手。
2012年,大淘寶(淘寶和天貓)實現了1萬億的年交易額,這對于中國的電子商務是一個新的里程碑。然而,對于擁有電子商務基因的阿里而言,“其野心絕不僅是一個零售平臺”,著名IT評論人洪波指出。
微信貨幣化百度LBS化馬化騰、李彥宏的勝算?
與馬云的從容不同,馬化騰則顯得較為急切。
2012年,馬化騰多次強調要大量推廣二維碼。在搶占線上和線下的關鍵入口時,“微信掃描二維碼”成為騰訊O2O的代表型應用。
騰訊的另一入口是地圖,手機可以定位,地圖是讓線下和線上之間產生關系的有價值的手段。一直以來,騰訊做了大量LBS相關服務,接口每天對LBS的調用高達7億次。
在工具的應用上,2012年9月,財付通與微信將進行深度的整合,依托微信的搖一搖、二維碼掃描等功能,針對性地在開發各種支付方式,以O2O的方式打開手機支付市場,實現線上支付與線下商務的整合。在財付通總經理賴智明的眼里,一部手機走遍天下將成為現實。
在平臺的構建上,騰訊低調收購了通卡公司。將通卡的線下品牌和店鋪資源與微信打通。騰訊正以騰訊電商業務為中心,開拓專注于電子商務與O2O解決方案的“微生活”。用戶們關注了商戶后,只需使用微信掃描商戶二維碼的方式即可開啟“微生活”電子會員卡,享受商戶的會員折扣和服務。
騰訊要構建的是以“二維碼+賬號體系+LBS+支付+關系鏈”構成的路徑。戴志康也曾向媒體表達過自己的觀點,以微信為基點,騰訊最重要的優勢即用戶之間的關系鏈。擁有即將破3億的微信用戶和日活躍度超過7億的QQ用戶,是騰訊最引以為豪的社交基因。
此外,與阿里一樣,騰訊也擁有自己的團購布局。這也極有可能成為騰訊擴張O2O的助推器。
當然,不看好騰訊O2O的也大有人在。
隨著微信變得越來越“重”,與用戶頻繁的互動是否會影響用戶體驗?而且,線下都是臟活累活,微信固然猛,但如何持久?騰訊與阿里相比,后者的線下布局顯然淺得多。已經痛苦并焦躁了半年的戴志康能否扛過接下來的考驗?“張小龍+戴志康”能有百分百的勝算嗎?
戴志康也提到,騰訊目前的O2O產品剛剛起步路還長。
對線下服務商戶的資源整合,無論是互聯網巨頭還是純移動的O2O,都尚未建立起競爭門檻。
支付寶在錢包化,微信在貨幣化,而百度正在LBS化。百度利用自己天然的地圖優勢,也開始勾畫自己的O2O藍圖。2012年10月,百度分拆百度地圖,成立LBS事業部,并與百度移動·云事業部雙管齊下,形成“云+端”的移動戰略布局。
百度地圖宣稱用戶數近8000萬,與40多家商戶進行數據合作,為7000多家商戶搭建全新的營銷平臺。
基于此,未來百度將從地圖、身邊信息、LBS商務廣告實現基于地理位置O2O廣告的愿景。創新工場CEO李開復如是分析。
移動互聯網時代,地圖及地理位置信息相關的商戶信息將變得尤為重要,而這也是發展O2O的關鍵所在。洪波認為,百度LBS的核心是百度地圖,而國內大公司地圖起步都比較晚,沒有一個做得很強,這是百度勇于加碼LBS的主因。
在此之前,百度還將有啊從百度分拆,更名為愛樂活,專注于本地生活服務。愛樂活CEO蔡虎告訴記者,愛樂活更關注的是用戶的個性化需求,偏重對消費者生活調性的滿足。
最早在百度內部的時候,百度有啊的切入點也是線下商戶。但現在蔡虎覺得,商戶容易給線上帶來錯誤信息,因為每個商家只會看自己的那一面,有什么困難,從自己營銷的角度出發。“實際上在中國,并不是所有的商家都懂自己的消費者。”
基于消費者,愛樂活呈現的是社會化推薦模式的搜索方式,不再是簡單粗暴的推送查找,而是基于社交圈的推薦,用戶可以直接聚焦到自己的生活需求,真正去“逛”線上,省掉像在百度、淘寶、大眾點評上搜索時的多層翻找和篩選。
百度的基因并非在本地服務。但愛樂活這個從2012年3月份才開放的平臺,如今已經有了日五、六十萬的獨立用戶。不算大,也不算小。蔡虎還算滿意。
漫漫排兵布陣期O2O未來平臺化
“盡管我們在局部解決了閉環的問題,但實際上整個O2O的閉環仍然遙遙無期。”騰訊生活服務電商部總經理戴志康公開坦承。
O2O是個重活,在線下商戶IT能力普遍不高的殘酷現實下,線上公司一方面要去撬動行業信息化水平的逐漸提升,一方面要考慮對商家的實際價值和服務,考驗極大。
支付寶支付研究院院長陳達偉的看法卻相對樂觀,“團購已經給O2O燒了一把火,消費者已經被培養起來了,線下商戶也已經開始接觸O2O了。”
他指出,之所以現下O2O甚囂塵上,也是因為市場已經培育到了這一階段,移動互聯網爆發了,線上的電子商務也已經到了一定體量,線下、線上可以互動起來制造新機會。洪波也認為,盡管團購問題多多,但短短一年仍然把市場做到了100億。“只要有這個需求,企業的投入就一定能產生效果。”
“O2O本來就是一個大市場,巨頭的加入會使未來的O2O市場會變得更精彩。”美團網CEO王興表示,每一家進入O2O的切入點都不同,各有所長。
愛樂活CEO蔡虎分析,在O2O領域,未來在無線終端上比較重量級的也就三個產品,一是百度地圖或以百度地圖為代表的地圖性產品。二是以微信為主的基于社會關系產生的O2O應用。三是支付寶,更加切入交易端,即更加切入消費端。這三個產品將呈現出三足鼎立之勢。
這幾家涵蓋了從廣告資源到入口到支付資源的巨頭,O2O的路數大不相同。到現在為止,還沒有哪個大佬敢拍胸脯說自己是贏家。支付寶CEO彭蕾就坦言,這其中的變數太多,機會太大。對于未來,她更相信術業有專攻。
在線下商戶金逸影城市場經理張嬌嬌看來,O2O小試水后的她更看好微信。因為微信有社交基因,即時通訊工具的用戶黏性更高,不是為了支付而支付。
戴志康曾表示,他不認為會與百度、阿里在O2O領域有什么顯著的競爭。因為各自的基因和長項不同,所以合作機會比以前更多。
但毫無疑問的是,未來O2O行業將往兩個方向發展:平臺化和垂直化。眼下的大佬們所做的也大多是平臺化業務。
謝文則從另一角度表達了自己的看法。他說,現在所謂的一些O2O形式,比如自助式購物,在西方早就實現了。但這對于商戶們而言,邊際效益并沒有想象中那么高。此前,團購的嘗試也不過是商戶發展的一個臨時的補充手段。巨頭們去布局也要為商戶帶來實際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