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榮與夢想永遠是過去時,激烈與殘酷永遠是進行時。
鐵打的牌局流水的對手,當一個新的技術時代開啟的時候,那些跟不上時代腳步的企業(yè),即便掛著開啟過某一時代的勛章,也換不回生存下去的資格——生于19世紀的愛立信已經(jīng)消失了;與它差不多同齡的諾基亞剛賣掉了總部大樓,正希望借助微軟的系統(tǒng)作為牌桌上的籌碼進行最后一搏;誕生于19世紀初的摩托羅拉,正在谷歌的后院慢慢老去。出生于1960~1970年代、目前已經(jīng)步入“中年”的Wintel聯(lián)盟帶著自己生態(tài)圈里的諸多PC品牌廠商其實不能算是在功勞簿上睡大覺,但多少打了個盹,再一激靈睜開眼睛,發(fā)現(xiàn)世界被一批不再循規(guī)蹈矩的天才重寫改寫了——從“工程師基因”到“用戶體驗”,從“越大越全越快”到“夠用就好”,從復雜到簡單,設計的權重完全顛倒了,一切都變得擰巴了,但又必須要去適應——畢竟在移動時代,他們暫時OUT了!
當大眾汽車煽情地用生產(chǎn)了29年的桑塔納去“定義”那個時代的時候,可能更多理工科出身的人,都會回憶起大學的計算機老師們將英特爾的Logo驕傲地貼在二八車的大梁或后擋泥板上,然后騎著車悠哉穿梭于校園。但廣告里的溫馨只是新聞聯(lián)播式的錯覺,面對新的時代攻城略地才是微博式的現(xiàn)實。
在微軟Surface的電視廣告鋪天蓋地之前,Windows四片玻璃狀的logo與“Intel inside”一樣,會成為一款產(chǎn)品的亮點——這曾經(jīng)是多么一種驕傲的姿態(tài):一款PC產(chǎn)品,它只要裝備了英特爾的CPU與微軟的Windows系統(tǒng),儼然就可以成為性能與體驗的雙重代表。
但好日子結束了,舊游戲沒人參與了,幾張新的牌桌剛剛搭好,等待著大家?guī)е辗e攢的籌碼落座,誰先坐下,誰就有可能得到話事權。
IT市場就是這樣殘酷,第一個進入者會成為用戶的首選,第二個跟隨者也會賺得盆滿缽滿,但第三個進來的家伙,往往是個悲壯的烈士。一不留神沒跟上時代,那么新的牌桌再擠進去,也撈不到什么便宜了。
我們對這些“老家伙”們充滿了感情——因為這些有著長短歷史的科技型企業(yè),都是人類的精英分子用自己的智慧搭建起來的作品,在不同的年代里都曾以自己的理想和方式顛覆著過去,推動著人類走出那么關鍵的幾步。對于1980年代才開始與世界接軌的中國人來說,他們帶來的沖擊力是近乎眩暈的,這種沖擊一回應帶來的結果,就是給“學好數(shù)理化”進行了重新定義,讓“知本家”的出現(xiàn)成為了可能,然后任歲月造就出了柳傳志、張朝陽、丁磊、馬云、馬化騰等如今這批誰都繞不過去的大佬們。
但感情取代不了實際,實際的情況是:我們需要簡單、方便、容易上手的產(chǎn)品和服務。
當然也有更精明的老家伙們,一旦對老牌局感到了雞肋式乏味,就果斷地抬起屁股,微微欠了下身,瀟灑帶著自己的籌碼,坐上另外一張牌桌,開始與對手研究起新的游戲規(guī)則,慢慢上手,找到新的樂趣——比如已經(jīng)活了一個世紀的IBM,當初痛快地將PC出手,按照“六西格瑪”的指引,在保留著大型機、超級計算機優(yōu)勢技術的基礎上,將精力花到了軟件與“系統(tǒng)解決方案”上,打造著自己“智慧的地球”之夢;另外一個例子就是喬布斯與他的蘋果,憑借著個人魅力與人性的共鳴,用一個顛覆性的思維重新定義了幾個行業(yè)的游戲規(guī)則,繼續(xù)維持著一個獨特的閉環(huán)商業(yè)體系;由另一群數(shù)學瘋子創(chuàng)立的谷歌,則用散點式、不按常理出牌的投資哲學,幸運趕上了喬布斯的步點兒,贏得了移動時代的另外一半用戶。英特爾的“老家伙”安迪·葛洛夫說只有偏執(zhí)狂才能生存,最后果然是神與瘋子暫時在移動時代的牌局上領先。
現(xiàn)在很多投身于“電子商務”事業(yè)的人,并不知道是IBM在17年前第一次提出這個概念,而只是會以亞馬遜作為自己的終生目標。但我們可能又都忽視了,貝索斯這個“老奸巨猾”的家伙,從18年前創(chuàng)業(yè)時起,壓根兒就沒著急從“電子商務”上賺錢,他無視著華爾街對他大把將錢投入實體倉儲、物流與管理系統(tǒng)的指責,為亞馬遜悄悄準備著“云計算”與“系統(tǒng)解決方案”的籌碼。或許貝索斯從來都沒有將ebay或者淘寶視為自己的對手,他只想與微軟、谷歌、IBM這樣的對手坐在同一張“云端”的牌桌之上。
然而,并不是說出來混得時間越晚就越占便宜,雅虎作為曾經(jīng)IT“90后”企業(yè)的代表,如今也只能先養(yǎng)精蓄銳,聚攏一干人才,采取跟隨策略,等待重新領先的時機,再后來的新貴如Facebook者,仍舊在資本市場的看空中不能自拔。即便如ARM這樣目前處于絕對優(yōu)勢的企業(yè),也很難保證在下一代通信技術革命之后不遇見危機。新兵怕槍,老兵怕炮,盡管老胳膊老腿似乎跑不過這個年輕人的時代了,但誰又知道那些老家伙們給自己留下了哪些后手牌?
移動時代的序幕其實剛剛拉開,老家伙們各自的牌面和籌碼也不盡相同,有人早就坐下,有人剛剛趕到,正在熟悉游戲規(guī)則,樣子有些狼狽。作為如日中天的先行者,蘋果、谷歌或許已經(jīng)開始發(fā)現(xiàn)自己走進了深水區(qū),尋找創(chuàng)新點如此之難,只能彎下腰去摸那些看似靠譜的石頭。但也正是這幾局難以預測的牌局,讓老家伙們有了一絲悲壯——就如生活里老人們適應新的電子產(chǎn)品的吃力會引來年輕人的心疼。
雖然健康的競爭會讓幾個企業(yè)持續(xù)發(fā)展,但市場的牌桌上不可能永遠共贏,當這些不服輸?shù)睦霞一飩優(yōu)榱伺c時代賽跑,被迫放下驕傲的架子,按照他們不熟悉的審美觀去重新整容,其實也有可能成為在某張牌桌上的謝幕一戰(zh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