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著2012的背影,我們應該悵然若失,還是歡呼雀躍?
2012是中國農歷龍年,龍本來代表大吉大利,但美國大片《2012》在2011年就拋出了“世界末日論”。這給許多想在龍年博得好彩頭的中國人當頭一棒,以至于他們一整年都活在忐忑之中。
巧的是,2012年果然是在動蕩中前行:經濟繼續低迷,社會問題迭出,政治氛圍空前緊張……
但是,歷史的車輪依然隆隆向前,當2012的列車駛過12月21日這個假想中的節點時,許多人才恍然大悟——一味惶恐只能錯失更多,而此時奮起卻只能趕上短短的龍尾巴。不過,別過早扼惋嘆息,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的歷史軌跡,農歷龍年往往不是變化本身,而是用來孕育變化的,每個龍年往往是一個新時期的起點,因此,2012年過去了,但它并不是一種結束,而是一個新起點——它很可能開啟了一個令你興奮的新時代。
新中國成立后的第一個龍年是1952年。這一年,中共高層產生了關于如何建國的重大問題的爭論,最終提出了立即向社會主義過渡的過渡時期總路線。這個啟路線起碼主導了中國1953~1965年之間的社會發展軌跡,可以說,“大躍進”、“人民公社”都是這個總路線主導下的產物。
第二個龍年,即1964年,則成了醞釀“文化大革命”的重要年份。現在回過頭看,1964年是國民經濟調整進一步完善和鞏固的一年,全國上下,農業學大寨,工業學大慶。這一年,中國還成功爆炸了第一顆原子彈。但是,也是在這年,毛澤東的談話開始反映出他認為中國已經出了或正在出修正主義的嚴重估計;林彪則授益解放軍總政治部編輯出版了《毛主席語錄》;接著,社會主義教育運動在基層的“奪權斗爭”開始了……
相對20世紀50年代的中國社會而言,“文化大革命”顯然是一種更加高漲的社會形態,是相對于舊時代的“新時代”,但是,這種“新時代”卻給全體中國人、整個中國社會留下了巨大創傷。所以,第三個龍年1976年毛澤東的去世,讓許多人陷入更加絕望的境地,他們沒有料到,中共新一代領導人正在絕地中崛起,一個令世人艷羨的新時代——改革開放——正悄悄降臨。
作為新中國成立后第四個龍年的198B年和第五個龍年的2000年,所醞釀的兩個時代,基本和第三個龍年一脈相承,只不過每個時代都較前一時代跨上了更高的臺階。前者“物價闖關”失敗使累積的社會問題暴露出來,為1989年的政治風波做了鋪墊,而政治風波后的冰凍期則促成了1992年鄧小平“南巡講語”。后者在亞洲金融風暴之后,乘著互聯網普及和地產業啟動的東風,直接開啟了中國經濟“黃金十年”。
那么,作為龍年的2012是否也在孕育有一個嶄新的時代?至少在目前看來,答案是肯定的。全球金融風暴、歐債危機已經開始有了強弩之末的勢頭,全球眾多國家的領導人換屆已經實現平穩過渡。尤其是,中國領導人也實現了10年一度的領導層換屆,人們期待,“習李新政”能為大家帶來個全新的時代。
這個新時代將是什么樣的?習近平在說完“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之后,就到南方重走了鄧小平92南巡路。所以,“美好生活”和“改革”將是下一個10年的重頭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