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打造團隊“零距離”到對核心產品的改良,接任SAP中國研究院總裁僅8個月,孫小群就開展了一場由內到外的創新。
來到中國之前,孫小群還有一個特別的頭銜——SAP全球創智革新部門總裁,這是一個走在創新前沿的部門,接觸從未接觸過的事物,涉足從未涉足過的領域,用孫小群的話說,就像走在鋼絲上?!皬倪@個部門走出來后,你會對創新有更深刻的認知,并且積累到很多有關創新的經驗?!?/p>
過去一年,HANA(內存計算平臺)的應用讓SAP找到了飛躍式創新的感覺,而這和SAP的全球創智革新部門有緊密的關系?!拔覀儗ANA技術分別應用在日本一家研究遺傳基因的公司和中國的騰訊公司,這些都是SAP從未涉足過的領域,但是在這些領域的成功意味著SAP的市場變得更大了?!眲撔掳咐菍O小群最熱愛的話題。
“立足中國、創新中國、影響世界?!钡聡偛繉O小群賦予了更高的使命,期待她用自己的創新經驗帶領中國研究院做出更多成績。
敢于冒險獨創的“April”創新理論
“在一個比較成功的企業推動創新,是極具挑戰性的任務。”作為SAP全球企業官,孫小群和很多企業打過交道,她發現很多企業穩扎穩打,但是業績卻不斷創新低?!凹t海的血雨腥風會拖垮企業?!?/p>
得益于一位爵士樂手對創新的詮釋,孫小群總結出一個關于“April”的創新理論。A代表Autonmy,意味著每個員工都將擁有自主權;P代表Passion,員工必須有熱情有激情去創新;R代表Risk,敢于冒險;I代表Intelligence,需要運用智慧找到做事的方法;L代表Listening,聆聽客戶的聲音。
在2012年12月4日的SAP TechEd峰會上,“創新一超越空前”成為本次峰會的主題。面對2400多位嘉賓的到場,SAP提供的課程內容有60%以上來自SAP中國的專家和工程師?!拔覀兺ㄟ^給員工一種自主權,充分調動他們的熱情?!睂O小群表示,和以往不同的是本次SAP TechEd峰會還專設了一個“價值實現”區,由SAP全球售后支持服務部門組成,主要收集用戶的信息,傾聽客戶的聲音。
“通過自身研發團隊零距離地傳授給中國的生態圈成員,助力SAP客戶、潛在客戶、合作伙伴乃至整個商業體系把握大數據時代瞬間商機,實現更大突破,繼而助力中國企業的發展及全球化進程?!睂O小群解釋道。
“所有創新的基礎在于客戶,企業在創新之前一定要對市場進行測試。”以SAP為例,其優勢在于企業管理,SAP積累的不是程序而是管理經驗,所以當HANA上線的時候,真正實現創新的是將技術應用在各個領域。
一邊將創新的基因復制到整個團隊,另一邊招聘具有創新意識的人才,“想要加入我們,就一定不能用一般傳統的思維方式去想一些事情。”在全球創智革新部門的經歷告訴她,很多技術剛出來時并不成熟,如果用傳統的方式去思考,很可能因為一些阻力而找一堆理由拒絕它。
SAP的客戶Admaster就是最好的例子,Admaster是一家專門做廣告曝光統計的公司,在與SAP合作前,雙方均有顧慮。當時,HANA作為新技術的出現,尚未在該領域應用,而對Admaster來說,接受新技術是一件冒險的事情。SAP的創新團隊挑起了“開疆拓士”的重任,最終雙方達成創新合作的共識。
合作的結果讓Admaster做到了每5分鐘更新一次廣告曝光統計,而行業的標準是每兩個小時更新一次,與SAP的合作讓Admaster成為了行業的領軍者。
“我們還嘗試進入更新的領域,比如電力,假設將來電表全部數字化,并且可以無限傳送數據,而HANA則對數據進行收集,幫助電力行業創新?!鳖愃频挠懻摚瑫r刻發生在孫小群身邊。
團隊間“零距離”一次企業內部的創新整頓
孫小群接任SAP中國研究院總裁后的第一件事就是發動了一次部門之間的“零距離”行動?!八^的‘零距離’行動就是將研發部門、售前部門、售后部門的距離縮短?!痹趯O小群看來,三個部門是研究院的主心骨,彼此之間必須有緊密的聯系。
最初,孫小群把行業中比較典型的客戶甄選出來,讓研發、售前、售后組成一個項目組,共同去見客戶,幫助客戶實施?!皫讉€部門的同事一起去,對客戶提出的疑問他們能很好地揣摩,研發的同事可以根據建議改進方案,售前將會更精準地把握客戶的需求,對于售后來說,他們可以將更多的精力放在如何服務好客戶,而不是糾結研發和售前遺留下的問題?!卑凑諏O小群的說法,部門之間的“零距離”讓SAP以產品為中心的開發變成了以客戶為中心。
“‘零距離’也讓創新變得更加高效?!痹瓉恚邪l部門的創新都是基于自己的創想,有點像在“象牙塔”里做研究,“現在研發人員走進客戶,或者讓客戶走進研究院,他們更清楚客戶需要什么。”孫小群表示。
農夫山泉是SAP實施HANA的成功案例之一,SAP的售前團隊找到農夫山泉的時候并不能馬上說服他們實施HANA?!稗r夫山泉每天都產生海量的數據,他們希望對數據的管理能夠更高效,但是他們不知道HANA可以給他們帶來什么效果?!睂O小群的方法是讓農夫山泉客戶來SAP中國研究院,由研發人員幫客戶構建一個場景,讓他們認識到技術能帶來什么。
“當客戶買了HANA后,我們的研發、售前、售后組團再次到客戶那里,幫助客戶分析HANA還能幫助他們做什么,還能挖掘什么樣的場景來為其提供商業價值。”孫小群回憶當時的情景,從模擬的場景中,他們發現農夫山泉的運輸費用很高,而使用HANA則很好地幫助其產品優化,減少開支。
“作為全球第三大研究院,SAP中國研究院正在與合作伙伴和客戶共同創新、共同成長。未來研究院的目標是零距離,即市場與客戶的零距離,用零距離來促進創新?!睂O小群展望道。
立足本土化研究院的一場創新革命
“SAP中國研究院未來要構建一個創新的生態圈。”據孫小群介紹,SAP中國研究院的主導在中國建設了一個SAP網絡社區,目前社區有7.1萬名會員,孫小群負責將國外社區的重要資料放在中國社區,方便SAP的客戶了解。
而一所以產品HANA命名的學院也將落地在中國。“我們主要用于知識的傳播。”目前,SAP中國研究院已經和國內48所大學建立了合作,研究院會定期派專家去給學生們講課,研究院也會邀請一些教授、學業界名人到院里做互動。
“這將構成一個完整的創新生態圈?!睂O小群表示,今后SAP中國研究院還會落地一個Partner Adoption Center項目,該項目旨在為展示SAP的新業務。
研究院還孕育了一個關于創業企業的激勵計劃?!澳壳耙呀浻?50家創業企業加入到我們的項目中,其中中國有26家。”孫小群表示,SAP就是要告訴企業“Do the things right”,利用HANA從技術角度解決如何給企業帶來價值的問題。
不過,孫小群并不滿足于現狀,她提出要將“Do the things right”變為“Do the right things”?!拔覀儗ANA技術有更高的要求,就是告訴客戶下一步怎么做才對、該不該做這件事情,通過信息流來引導企業,這就是我們期望HANA技術能夠達到的新標準?!?/p>
研究院始終沒有停下產品創新的腳步。Business one是SAP中國研究院面向中小企業的拳頭產品,目前,Business one在全球擁有三萬多客戶。在HANA開發之后,SAP中國研究院的團隊開始考慮如何將升級后的產品用于中國市場,在市場需求的推動下,Business One on HANA完成了本土化創新。如今,Business One on HANA幫助了很多國內中小企業升級,甚至被納入政府采購的行列。
用技術助力商業進步
《數字商業時代》:正如你所說,自己的角色一直在不斷變化,你覺得最具挑戰性的角色是哪一個?
孫小群:我是一個做慣了技術的人,早期從編程人員一直到架構師。但是通過EMBA的學習后做了管理,當管理做了很長一段時間后再回頭看技術,你會發現自己可以做很多創新的事情。所以,每個角色對自己來說都是挑戰,但是更多意味著是一種成長的歷練。
《數字商業時代》:從做技術到做管理是一種很大的跨越,在這個轉變的過程中你都遇到了怎樣的問題,又是如何去解決的?
孫小群:當我親自做項目的時候就會發現,理論上學來的項目管理和實際中的項目管理差得很遠。理論上你先會知道要完成任務,再確定要什么資源,然后需要多長時間完成。但實際上這種情況很少,一般是完成任務的時間確定了,要完成怎樣的任務,但給你的資源是你可以拿到多少就拿多少。所以,平衡是一個很大的挑戰。我的經驗是花90%的時間和別人溝通,很多平衡的問題就會迎刃而解。
《數字商業時代》:來中國發展是自己的選擇還是總部的指派呢?
孫小群:2011年11月,SAP全球宣布了“中國發展計劃”,到2015年要在中國投資20億美元。我認為在中國要創新,要和中國市場走得近,這是一系列的政策,或者是一系列的戰略決定我來中國。
《數字商業時代》:那么,你認為在中國發展自己遇到的比較實際的挑戰是什么?
孫小群:中國市場不像歐洲或者是美洲市場成熟。在中國,企業都有一個非常大的IT團隊,有很多東西是自我開發。另外,由于有些企業內部流程不規范,所以我們比較成熟的標準化軟件不一定馬上能用,還需要做很多個性化的調整,甚至是企業內部流程的調整。
此外,還有一個挑戰是中國企業多元化的發展嚴重。賣電器的可以去做房地產,可以去開酒店,去做金融,橫跨各行各業。還有線上、線下結合的。所以服務這些企業挑戰性比較大。
《數字商業時代》:你認為自己的價值觀和SAP企業的價值有哪些是契合的?
孫小群:SAP的工程師文化比較濃,因為是從德國起步的企業。我本人是學技術出身的,而SAP一直是以技術幫助企業、幫助商業發展。這對我來講是非常有意思的事情。因為你光學了技術覺得是工具,但是技術可以為企業提供價值。
SAP有一個特點,就是各行各業都做,我是做石化解決方案出身的,那時候是編程出身的程序員。剛進公司兩個月的時候,我就開始和世界各大石油公司的客戶在一起座談,了解他們是怎樣運營的,看他們的油怎么運,這些流程對我而言是非常有意思的事情。當時就一下子覺得跟客戶走得很近。
SAP還有一個文化,就是等級制度比較簡化。剛進公司的時候,三個層級就已經到了董事會,現在可能會多一些,而且一直以來SAP對工程師很重視,這個文化很和諧,因為產品是靠我們這樣的技術人員做出來的。軟件就是這樣,人好,編出來的東西才好。人不好,編出來的東西就不好。
我也非常喜歡SAP的多元文化。首先,SAP是一個跨國公司,另外是各個不同民族、不同文化。即使我在德國總部工作,我接觸的也是各個國家的人。你會感覺你是在全球性的文化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