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現代中國科技發展史上巨碑大旗式的典范人物錢三強(1913—1992)的百年誕辰紀念。
錢三強的無比的成就,基于他的愛國熱忱和求索精神及道德風范之上。而這些思想、作風、人格諸方面的形成,相當部分產生自錢三強的父親錢玄同的熏陶、培養、教育。
三強德智體
錢玄同(1887-1939),浙江吳興人。他是意義重大而深遠的五四新文化運動的闖將,著名的教授、語言文字學家。錢玄同小時候吃過不少封建禮教的苦頭,曾經為偷看《桃花扇》,挨了塾師一戒尺,眉心留下一塊疤痕。他一生對封建禮教深惡痛絕,說:“我們以后絕不許再把三條麻繩(三綱)纏在孩子們的頭上!……我自己拼著犧牲,只救青年和孩子!”
錢玄同對孩子的教育持趨新開放的態度:接受新式的學校教育。1919年,他在《新青年》上發表文章說:此等小學生,自從今年五四運動以來,也頗受了一些激刺,似乎比到從前,頗添許多活潑氣象。但愿以后少受他們的家庭教育,少讀圣賢經傳,少讀那些“文以載道”的古文,多聽些博愛、互助、平等、自由的真理的演講,盡兩手之能而常事工作。如此,則庶幾可為將來新中國的新人物。同年,錢玄同送錢三強就讀于孔德學校。
這是一所在1917年由北京大學校長蔡元培和李石曾、沈尹默、馬幼漁、馬叔平等教授創辦的新型學校,蔡元培兼任孔德學校校長。在學校兩周年紀念時,蔡元培作演說,很能說明辦學的宗旨:我們是取他注重科學的精神,研究社會組織的主義來做我們的教育的宗旨。
1918年,錢玄同與沈尹默、馬幼漁、陳大齊等編寫了孔德小學一年級學生用的國語課本。課本的內容有短語、兒歌、故事等,每個字都有注音,還配有徐悲鴻畫的插圖。錢三強識字就從父親等人編寫的國語課本“人、手、足、刀、斥”和羅馬字母注音開始。
1922年,錢三強上三年級,錢玄同給他訂了同年創刊的《小朋友》和《兒童世界》作為課外讀物。后來,錢玄同慢慢讓他讀《西游記》《水滸傳》《三國演義》等傳統通俗小說,還有《阿麗思漫游奇境記》《魯濱遜漂流記》等外國文學作品。錢三強則常常翻閱父親案頭架上的雜志《小說月報》《創造季刊》《語絲》和新小說《吶喊》《彷徨》,懵懂之間開闊了視野,養成了讀書習慣,提高了寫作能力。
錢三強原名秉穹。一次,有同學寫信稱秉穹為“三強”,恰巧被錢玄同看見。“他叫我‘三強’,是因為我排行老三,喜歡運動,身體強壯?!北方忉尩?。錢玄同聽了,連聲叫好,說:“我看這個名字起得好,但不能光是身體強壯,‘三強’還可以解釋為立志爭取德、智、體都進步?!睆拇艘院?,錢秉穹就正式改名為“錢三強”了。
“從牛到愛”
少年時代的錢三強興趣廣泛,對各科知識都感到新奇、有趣,喜歡演算數學,也喜歡畫畫、唱歌。錢玄同經常對兒子講,一個人應該有頭腦,對于一切事物應該用自己的理智去分析,研求真相,判斷其是非、對錯,然后定改革的措施。這些話深深地印在錢三強的腦海里。
錢三強作為一個國學大師的兒子,偏愛、轉向自然科學,父親不僅沒有責怪,反而支持鼓勵。這同錢玄同的經歷有關。
錢玄同幼年失怙,由長兄錢恂撫養長大。錢恂是晚清著名的外交家,曾任駐英國、法國、德國、俄國、荷蘭、意大利及日本等國使館參贊及公使。錢恂也是維新派知名人士,及至海外倦游歸來,因為思想開明、學業宏達,兼職寧波天一閣,出任浙江圖書館館長。受兄長影響,錢玄同對西方先進的自然科學也一并同人文思想樂意接受,他教育錢三強要認真學好外語和數理化學科。
“別忘記,你是屬牛的,要拿出一股牛勁來?!边@是錢玄同鼓勵錢三強最常用的一句話。錢三強1932年畢業于北京大學理科預科,1933年在清華大學學習。那年,錢玄同題贈兒子“從牛到愛”四個字,希望錢三強要有牛勁,要學習牛頓和愛因斯坦,成為與父輩完全不同的“新人物”。錢三強把這四個字當作座右銘,終生掛在室內舉目可及的地方。正是父親的鼓勵,給了錢三強極大的動力,一次次堅定了信心,從而不斷攀登科學高峰,取得一次次成功。
錢三強1936年從清華大學畢業,1937年參加公費留學考試,成功考取了法國巴黎大學。錢三強師從小居里夫婦,走向原子物理學領域提煉專業,建構全新的知識。小居里夫婦即居里夫人的女兒伊雷娜·居里和女婿約里奧-居里。錢三強于1940年獲法國國家博士學位,1946年獲法國科學院亨利-德巴微物理學獎金,曾在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工作,獲法蘭西榮譽軍團軍官勛章。他與同學、妻子何澤慧一同被西方稱為“中國的居里夫婦”。
1948年,錢三強回國后任清華大學物理系教授。新中國成立后,他一直在相關部門工作,被選聘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參加過中國第一次12年科學規劃,是中國發展核武器的組織協調者和總設計師、中國“兩彈一星”元勛。他曾以中國科學院副院長的身份兼任浙江大學校長。
是“夏”而非“夷”
近代以來,西方的科學知識和思想觀念也許壓倒了東方,但家庭倫理情感卻是傳統文化的最后一塊領地了。錢玄同雖然主張兒子接受西化教育,把他培養成物理學家,但也同時把他培養成一個重視親情和家庭道德的人。他曾經給錢三強寫信說:“吾家三世業儒,故料量田產及經營米鹽之事非所諳悉。我才尤短,更絀于治生之道,此致近年生活日趨貧困。你有志求學,作顯親揚名榮宗耀祖之想,自是吾家之孝子順孫。數年以后,領得學位文憑,博得一官半職,繼承祖業,光大門楣,便足以上對祖先,下亦慰我老懷,娛我晚景矣……”
1937年抗日戰爭全面爆發,錢三強要赴法國留學,此時錢玄同的身體已經很差了,錢三強為是否要漂洋過海、遠離父母而猶豫。錢玄同再三勸說:“你還是出國學習吧!不要管我!”
錢玄同晚年因國事蜩螗,外寇侵凌,常滿腔孤憤,抑郁難語,“魂忽忽若有之,出不知其所往”?!熬乓话耸伦儭焙?,錢玄同更堅定了反帝愛國立場,曾經留日的他即與日人斷絕交往。1933年5月,他為長城抗戰捐軀的將士書寫了墓碑?!捌咂呤伦儭焙?,他復名錢夏,表示是“夏”而非“夷”,決不做敵偽的順民。這些事,錢三強看在眼里記在心里,樹立起強烈的愛國情操。
到法國后,錢三強對父親的身體十分牽掛,通過多種渠道一再打聽。1939年2月,他接到父親去世的噩耗,因未能在病榻前盡孝而深深愧疚,長懷哀思。1947年11月,錢三強的長女出生,他為她取名為錢祖玄,即紀念祖父的意思。也就在此年,他作出了回國的決定,并且謝絕了南京方面的邀請,把工作地點選擇在北平,重要原因是想在母親身邊侍奉陪伴。1948年底,錢三強接到南京政府的機票,但他以“家母重病在身”為由拒絕南下。1949年2月,錢母去世。錢三強在父親去世整整10年之后為母親養老送終,補上一份缺憾。
1992年,錢三強不幸病逝,骨灰分三處存放:一部分安葬在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內;一部分安放在八寶山革命公墓第一室;一部分安葬在北京福田公墓錢玄同夫妻的墓旁,墓蓋上刻著錢玄同寫的“從牛到愛”四個字。□
(本文照片由沈闊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