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莫金·希普坐在臺上,主持人說她給杭州寫了一首歌,在這種場合演唱穿越感十足,就像是貝克漢姆在黃龍體育場罰了一個任意球那樣魔幻。
介紹一下伊莫金。主持人稱她是英國音樂人,1977年出生,自幼習古典鋼琴,這為她后來轉投流行搖滾和電子音樂鍛鑄了“不壞金身”。20歲時,她的第一張專輯《I Megaphone》震撼歐洲音樂界,甚至影響了一批前輩音樂人。她是詞曲作者,也組建樂隊當主唱。2005年的一張專輯《Speak for Yourself》,取得極大成功,在歐美權威音樂排行榜Billboard上,停留了100多周。之后,她的電子音樂專輯賣得比比約克還多。大神麥當娜也承認,伊莫金的電子音樂代表了當今樂壇的最高水準。達到這樣的水準之后,2011年的格萊美獎,不過是錦上添花的事。
這是真正的音樂創作大牌。
西子留情,英樂留聲。伊莫金在杭州制作拍攝的音樂作品《西子知道》與宣傳短片。2013年3月2日,伊莫金將這首歌的中文版MV獻給杭州,正式授權給市政府,用于今后的城市形象公益推廣。
不眠不休記錄杭州24小時
2011年,為迎接倫敦奧運會,也為加強中英兩國文化交流,英國文化協會發起了“藝述英國”藝術節,邀請兩國藝術家、藝術機構和藝術愛好者們齊聚一堂。而作為“藝述英國”活動的“先遣”,“英樂留聲”項目將英國的4位新銳藝術家帶到中國,在不同的城市生活并進行創作。伊莫金說自己在谷歌地圖中找到了杭州,首先被杭州的城市風光所吸引,所以選擇來杭州。“來了之后才知道,美麗風光背后,還有著深厚的人文積淀。”
自2011年10月,伊莫金開始了她在杭州的6周生活。伊莫金覺得杭州的基調是:多元化、開放、融合、流動、安靜、自然、友好。6周時間里,她騎著自行車、帶著相機,憑著一張地圖和手機導航,走遍了杭州大大小小的不同街道,然后琢磨。
按照伊莫金的設想,這部關于杭州的音樂作品,應該是片段式、節奏式的。“12月9日那天是我生日,我會24小時不休不眠,見24個不同的人,去24個不同的地方。把這些片段串起來,就是一個完整的杭州。”
伊莫金打趣說,比如凌晨3點,她就有可能會去印刷廠:“正好是報紙印刷的時間,我會錄下機器的轟鳴聲。”她顯然已做了不少功課,甚至知道西湖游船是早上6點從茅家埠出發:“那個時候,我就會跟著船走,然后找人在船上彈琵琶。到了對岸湖濱那里,我知道很多人會在那里練氣功,又可以錄下不同的東西。”
果然,一年以后,2012年12月9日,伊莫金搗騰出一幅杭州“音樂拼圖”。“最后的成品,會收錄在新專輯里,而且在全球發行。”話音未落,伊莫金掏出一疊小便箋,眨巴著眼睛:“杭州還有哪些有意思的地方?你們都幫我貼在地圖上吧……”
聽,那是杭州的聲音
從伊莫金那里,我們聽到了杭州聲音。
從學生們做眼保健操“一二三四”“二二三四”的喊操開始,浙江越歌《采茶舞曲》、寶石山晨練、公交車上的合唱、報紙印刷機、出租車關門、南屏晚鐘……這些來自生活各個角落的聲音,都被伊莫金一一“采樣”,混音融入了她風琴一般舒緩迷離的音樂之中。
伊莫金把這些聲音比作杭州的呼吸、脈搏、心跳、體溫和血液,奔涌在城市的血管中。她說,向遠在英國的家人朋友介紹杭州,最好的方式就是把這部音樂MV放給大家看。她要把音樂和影像帶給倫敦,再傳達給全世界。同樣,這首歌及MV,也是伊莫金送給杭州的禮物:“讓杭州人能享受這個作品,你們會發現,生活在這座城市是多么幸運。”
最終,伊莫金將采集到的聲音經過編排,變成了《西子知道(Xizisheknows)》這首歌曲的配樂。用“24小時計劃”中拍攝的視頻素材,她和她的團隊給這首歌制作了MV。除了伊莫金自己演唱的中、英文版,她還邀請了在“24小時計劃”中的參與者一起錄制一個中文版。“有了這三首歌,不管是說英文的,還是不懂英文的,都可以通過這首歌曲來經歷我所經歷的事情,通過我的故事來了解杭州。”伊莫金還說“在下一屆西湖音樂節上,我也會邀請在場的杭州朋友們上臺,和我一起演唱這首歌。”
藝術和文化一起開花結果
與一些浮光掠影般匆匆走過這座城市的藝術家不同,伊莫金是深入這座城市的,到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中去尋找音樂靈感,同時也把她的音樂注入到了杭州的城市血液里面。
“伊莫金的個人網站點擊量超過30萬,她在網上的粉絲有100多萬,這其實也是我們一種傳播手段的突破,我們原來可能比較注重如何‘走出去’展示,像這樣一種把國外音樂名人‘請進來’在杭州生活,通過她充滿靈感的創作方式,帶出去正面的、多元的、開放的,兼具傳統文化和現代文明的城市形象,能夠幫助世界上更多的人更好了解杭州。”負責杭州對外宣傳工作的來虹主任表示,“文化交流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不僅僅局限在政府、媒體層面,應該是一種百姓的交流,這是生活最原始、最真實的展現。伊莫金這個活動的最亮點就是發動了杭城老百姓,每個普通人都可以實實在在參與到國際文化交流活動中。伊莫金的音樂融合了自然的聲音、生活的聲音、工作的聲音,展示的都是普通百姓的生活,把杭州文化精粹融入其中,這是一種很容易為外國人接受的傳播方式。”
在伊莫金眼中,杭州有觸手可及的西湖和美麗的茶園,新舊之間的對比豐富:傳統和未來,年輕和年長,自然和科技。她希望杭州成為美麗的自然環境影響城市建筑的典范,就像它對藝術、詩歌以及園林的影響一樣,可以影響到整個中國。這樣,人與自然、科技,歷史與未來,藝術和文化可以在一起開花結果。
來虹感觸很深,“音樂是不分國界的,好的音樂能讓全世界感受到它的力量,尤其從城市文化傳播來說,伊莫金的這次活動很有意義,除了加強城市間的文化交流,同時也提升了杭州這座東方品質之城的國際形象。”□
(本文照片由作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