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實踐教學是高職教育教學的關鍵,它決定著培養人才的專業技能和適應性,關系到學生的未來就業和職業生涯。沼氣技術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根據沼氣生產工職業崗位要求,結合沼氣技術及產業發展特點,對實驗、實訓、實習等實踐教學進行了探索與實踐,提高學生的操作能力和社會適應力,實現教、學與沼氣行業人才需求的對接。
關鍵詞:能力本位;實踐教學;沼氣技術
中圖分類號:S216.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4374(2013)01-0052-03
教育部《關于全面提高高等職業教育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 (教高[2006]16號)提出:“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重點是教學過程的實踐性、職業性和開放性,實驗、實訓、實習是三個關鍵環節”。《沼氣技術》是廣西生態工程職業技術學院生態環境工程專業的一門專業崗位課程,目的是使學生接受沼氣技術職業教育,掌握沼氣生產與管理的技能技藝,提高在人才市場上的擇業競爭力。幾年來,根據沼氣生產工職業崗位要求,結合沼氣技術及產業發展特點,筆者對實驗、實訓、實習等實踐教學進行了探索與實踐。
1整合基礎實驗,培養學生的動手與分析能力實驗教學是實踐教學環節中的重要內容。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提出:要抓緊建立更新教育內容的機制,加強課程的綜合性、實踐性,重視實驗課程教學,培養學生的實際動手操作能力。根據沼氣生產工職業崗位對微生物知識和技能的要求,將原有的基礎性實驗整合為綜合性實驗(圖1) [1]。將學生分組(3-4人/組),學生可根據喜好選擇一種樣品,如:花園(苗圃)中的土壤、水塘(陰溝)底污泥、垃圾堆底層污泥等,從中分離純化微生物,并進行保藏,對分離出的細菌進行革蘭氏染色和生理生化鑒定,將放線菌、霉菌和酵母菌分別培養觀察。實驗完成后,組織學生相互交流,分享成果,特別是對微生物的種類和數量在不同環境下是不一樣的結果有了直觀的感受, 對影響微生物生長的因素有了更為透徹的理解。若樣品中分離不出相應的菌種,請學生結合影響微生物生長的主要因素分析原因,然后由實驗室提供菌種,保證其他實驗項目的實施。通過實驗項目的整合,有效地培養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分析能力。
3參與社會實踐,積累工作經驗
社會實踐是讓學生走出課堂,走向社會、將理論變成實踐的一個平臺,是一種“觀與外,省于內、修于己”的動態演化過程,是學生將所學技能與社會接軌,進入“社會人”的角色,提高社會適應力的重要渠道。
3.1利用實際工程實施現場教學
2005年廣西生態工程職業技術學院與柳州桂中商貿科技有限公司合作組建柳州綠能科技有限公司(簡稱“綠能公司”),從事沼氣工程建設。專業教研室與“綠能公司”合作,以公司承建的沼氣工程為載體,采用“現場參觀+技術講解+動手操作”的教學方式,力圖實現“教學做”的一體化。通過施工現場教學,學生對“工作(過程)”有了切身的體會,心理素質和行為能力與職業崗位的要求基本實現了零距離。
3.2走進能源生態村實地考察
近年來,廣西完成了以沼氣為重點的100個能源生態村、50個能源生態鄉和20個能源生態縣的項目建設,推廣了北流、武鳴、浦北生態家園建設成功經驗,在60多個縣實施了沼氣國債項目和生態家園建設。多年來,這些村屯都大力推廣了“養殖——沼氣——種植”三位一體的生態能源模式,把沼氣技術與養豬、養魚、種菜、種果結合起來,沼氣用于炊事、照明,沼液、沼渣回田下地,實現了農業增產和增收。利用沼液、沼渣作為水稻、蔬菜、水果、蘑菇等農作物的肥(養)料,大大減少化肥用量,增強農作物抗逆性,減少病蟲害發生,提高農產品品質,是實踐充分證明的一條綠色生產之路。學生通過實地考察,特別是在考察過程中參與農戶利用沼氣、沼液、沼渣的種(養)實踐等,對提高他們實踐技能有著極大的幫助。
3.3利用寒(暑)假期進行社會調查
在有限的教學時間里不可能把所有的實踐技能都教給學生,利用課外時間來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很必要也是可行的。幾年來學院組織學生進行了“沼氣池建設情況”、“發酵產物綜合利用”、“沼氣池與生態環境的改善”等社會調查。通過調查走訪,不僅學生的交際能力、獨立能力、協作能力等核心職業能力得到了有效的訓練與明顯提高,而且還能通過調查實踐的體悟積累或多或少的工作經驗,也加深了對《沼氣技術》課程、國家“農村沼氣建設國債項目”及“生態家園建設”政策的認識,明確沼氣行業對人才的需求,提高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4效果分析
通過著重培養學生的操作技能,學生學到的不再只是抽象的概念和基礎理論知識,而是應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由于接觸了真實的工程項目(工作過程),學生對工作過程、教學內容都有比較強的直觀感,學習的主動性、參與性較高。通過實踐使學生體悟積累了初步的工作經驗,增強了社會適應力,進而基本實現了教、學與沼氣行業人才需求的對接。
參考文獻:
[1] 沈萍,范秀容,李廣武.微生物學實驗[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1:15-110.
[2] 農業部人事勞動司. 沼氣生產工(下冊)[M]. 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04,9:28-122.
[3] 張全國 .沼氣技術及其應用[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5,6:29-137.
[4] 湖南大學,天津大學,同濟大學,南京工學院.建筑材料[M]. 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1996,6:31-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