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強化農業行政綜合執法規范化建設,是全面貫徹落實依法治國方略和依法行政的要求,是加大農資打假監管力度和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的關鍵,是維護農民合法權益和促進農業發展的重要手段。文章根據《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關于加強我區農業行政綜合執法體系建設的意見》(桂政發[2011]68號)文件精神,基于欽州市農業行政執法實踐,對該市農業行政綜合執法的現狀進行分析,并針對其存在的主要問題,提出六個方面的對策和建議。
關鍵詞:農業;綜合執法;體系;規范化;建設;對策
中圖分類號:F3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4374(2013)04-0076-03
為進一步推進農業行政綜合執法體系建設,建立健全農業行政綜合執法隊伍,提高農業行政綜合執法效率和水平,欽州市各級農業行政主管部門根據廣西區人民政府的部署和欽州市人民政府的決策安排,緊緊圍繞依法行政,執法為民的根本宗旨,全面加快推進農業行政綜合執法規范化建設,在機構設置、執法隊伍建設、制度完善、規范執法行為、工作經費保障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成效,為全市農業發展、農民增收和農村穩定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1欽州市農業行政綜合執法基本情況
1.1執法機構設置逐步規范化
截止2012年底,欽州市經編制機構批準設置的農業行政綜合執法機構5個,其中市本級農業行政執法支隊1個,市轄4縣區(靈山縣、浦北縣、欽南區、欽北區)農業行政執法大隊各1個,屬財政全額撥款事業單位,隸屬本級農業行政主管部門管理。欽南和欽北區農業行政綜合執法大隊于2011年5月份列入參照公務員法管理單位,執法機構逐步規范化建設。
1.2執法人員配備不斷加大
近年來,欽州市農業行政執法人員與往年相比逐漸增加,目前,全市農業行政綜合執法支(大)隊核定編制27人(市本級5名、靈山縣6名、浦北縣8名,欽南區5名,欽北區3名),實有農業行政執法人員(持證人員)58人(市本級27人,縣、區農業行政執法人員31人),現有在崗人員25人(市本級5名,靈山縣6名,浦北縣6名,欽南區5名,欽北區3名)。在崗人員中,大學專科及以上學歷17人,法學專業3人。
1.3現有執法裝備較陳舊老化
全市現有農業行政執法專用車輛5臺,執法調查取證設備10套,速測檢測設備2套,電腦、照相機等日常辦公設備基本配備。農業行政執法車輛為2003-2004年間自治區農業廳統一配發,經多年運行,車輛已殘舊老化,安全性能較差,有的不能正常使用。
1.4執法職能得到較好履行
目前,欽州市農業行政綜合執法工作在上級部門的大力支持和本級行政主管部門正確領導下,得到較好的開展。據統計,2012年全市共派出農業行政執法人員4603人(次),執法車輛1123輛(次),檢查生產企業及經營單位5387個(次),整頓市場937個(次),查處各種違法農資數量12.96萬kg,貨值43.22萬元,依法立案查處各種農業違法違規案件140起,結案140起,挽回經濟損失315萬元。通過農業執法,進一步規范農資市場秩序,有力地打擊了各種制售假冒偽劣農資產品違法違規行為,確保農業生產和農產品質量安全,有效維護了農民合法權益。
2欽州市加強農業行政綜合執法體系建設的主要做法及成效
2.1領導重視,統一思想,扎實推進綜合執法
農業行政綜合執法是大勢所趨,有法律依據,有實踐基礎。欽州市高度重視農業行政執法工作,市人民政府下發了欽政發[2012]38號文件對全市農業行政綜合執法體系建設作了專門部署,根據市政府的部署,各級農業行政主管部門加強組織領導,提高責任意識,把加快農業行政綜合執法規范化建設、加強農業行政執法、確保農業生產和農產品質量安全作為重中之重的工作來抓,主動加強與政府、編辦等相關部門溝通協調,加大力度推進農業執法隊伍建設和行政綜合執法工作,確保全市農業行政綜合執法體系建設順利進行。
2.2召開專題會議,制定工作方案
加強工作督查。一是召開專題會議。根據農業行政綜合執法規范化建設工作實際,召開專題會議,總結和分析全市農業行政執法工作的成功經驗和存在的薄弱環節,專題研究,更好推進農業行政綜合執法體系建設,提高農業行政綜合執法的效率和水平的對策。二是制定工作方案。市政府組織制定并印發了《欽州市人民政府關于加強我市農業行政綜合執法體系建設的實施意見》。三是加強跟蹤檢查指導。市農業局以及各縣區推進農業行政綜合執法規范化建設領導小組加強對每個階段工作進展和完成情況的監督檢查,及時掌握情況,積極推進各項工作開展。
2.3整合執法資源,規范機構設置,配備專業人員
一是按照精簡、高效、統一、規范的原則,整合執法機構、人員和職能,將分散在相關機構的農業行政執法職能,統一劃歸農業行政綜合執法機構行使。二是成立(變更)市、縣區農業行政綜合執法支(大)隊,集中行使農業法律、法規和規章明確賦予農業行政主管部門行使的監督檢查和行政處罰權。執法部門與監督部門分開辦公,改變原來“一套人馬,兩塊牌子”的做法。三是按照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選用適應執法需要的較高素質人員充實到農業行政綜合執法機構,逐步建立健全執法隊伍。
2.4完善規章制度,規范執法行為,提高綜合執法效率和水平
為提高農業執法工作的規范化、法制化水平,欽州市農業局根據法律法規和自治區、市人民政府的文件精神,制訂出臺“欽州市農業行政處罰自由裁量權適用基準”和“欽州市農業行政執法過錯責任追究制度”等十個農業行政執法工作制度,進一步加強農業行政綜合執法的監督與管理,正確行使行政處罰自由裁量權,規范農業行政執法行為,提高全市農業行政綜合執法的效率和水平。
2.5加強部門溝通協調,努力爭取多方支持,共同推進綜合執法機構規范化建設
農業行政主管部門積極主動加強與政府、編辦、人社等部門的溝通協調,得到相關部門的大力支持,解決了農業行政執法機構、編制、人員等問題。全市5個農業行政執法機構均已獲各級人民政府編制管理部門批準為農業局屬財政全額撥款事業單位。2012年10月,靈山、浦北兩縣農業行政執法大隊分別獲當地編制部門批準6名和8名人員編制。
2.6加強執法隊伍建設,加大執法培訓力度,提高執法人員辦案水平和執法能力
一是開展法律法規培訓學習。各級農業行政執法機構每季度組織執法培訓學習2次;市農業局法制工作機構每年舉辦市縣區農業行政執法人員執法技能培訓班學習2次,聘請專家講授法律法規和執法技能知識。二是組織人員參加由農業部和自治區農業廳舉辦的農業行政執法培訓以及自治區農業執法統計分析會議學習交流,提高執法人員對執法技能的理解和運用。三是開展農業行政執法案件案卷評查工作和大案要案討論學習,在案件的討論和評查中學習和提高。四是采取集中與自學相結合,并對自學成效進行檢查,強化執法人員的學習自覺性。通過多種形式的學習和交流,農業執法人員辦案技巧、文書制作、案件分析等水平不斷提高。
2.7強化執法監督,推進依法行政,提高辦案質量
為了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履行好為民執法職責。欽州市農業部門組織開展行政執法監督檢查和年度農業行政執法案件案卷評查活動。一是重點監督檢查各級農業行政主管部門開展行政執法工作情況,包括執法主體資格、執法證據運用、法律適用、執法程序、文書格式和案卷歸檔多項內容;二是對已經結案的執法案件案卷進行全面的檢查與評查。通過自我評查和集中檢查相結合,著力提高行政執法人員對法律、法規和規章條文的理解能力、對行政違法行為的調查取證和分析判斷能力、對行政處罰自由裁量權的正確使用能力,對執法文書的規范制作運用能力,提高了行政執法人員的執法水準和辦案質量。
2.8加大經費投入,逐步改善執法裝備,確保綜合執法體系建設順利開展
欽州市各級農業行政主管部門加大農業行政執法體系建設的資金投入,在人力、物力、財力上都給予了重點傾斜,逐步改善執法設備和辦公條件,提高執法工作效能,保障農業行政綜合執法體系建設和執法工作的正常開展。
3欽州市農業行政綜合執法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原因
3.1對農業綜合執法工作重視程度不夠,執法規范化建設未能全面完成
有些部門及部分領導對農業行政執法工作認識不到位、重視不夠,沒有真正把農業行政執法工作擺上重要的議事日程。由于這些原因的存在,目前,全市農業綜合執法規范化建設推進不平穩,部分執法機構更名和新增人員編制尚未得到落實。
3.2執法經費不足。著裝不統一。執法保障能力有待加強
一是財政對農業行政綜合執法體系建設投入不足,專項經費難以保障,導致執法手段落后,執法檢查、調查取證和實施處罰困難。二是農業執法車輛殘舊老化,安全性能較差,農業執法辦公及速測等設備不能適應現代執法的需要。三是沒有統一著裝執法,影響了農業行政執法的形象和權威。
3.3執法隊伍力量不足,執法人員專業知識較薄弱
全市現有25名在崗執法人員中,非法律(法學)專業22人,占88%。執法人員絕大多數來自農業技術隊伍,法律法規專業知識相對薄弱,行政執法技能和業務素質不夠高,同時執法人員力量不足,難以勝任日益繁重的執法工作。
3.4農業行政執法信息化手段薄弱。難以適應現代執法的需要
目前欽州市農業執法中,辦公、速測等設備及傳統的執法模式遠不能適應現代執法的需要,辦案現場無法直接查詢執法或農資信息,給現場執法帶來不便。
4完善欽州市農業行政綜合執法體系建設的對策建議
4.1繼續加強部門間溝通協調,加快推進農業行政綜合執法體系建設
農業行政綜合執法體系建設離不開相關部門的互相協作與支持,要繼續加強農業部門與市編辦、法制、財政、人社等部門的溝通協調,解決好農業執法機構人員、編制以及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等問題,加快推進全市農業行政綜合執法體系建設。
4.2落實執法專項經費,確保執法工作順利開展
各級政府及財政部門要將農業執法經費納入地方財政預算,保證農業執法有穩定的公用經費和辦案專項經費。同時努力爭取上級部門的經費支持,更新執法車輛,統一執法著裝,樹立執法權威,提高執法辦案效能。
4.3加強執法隊伍建設,提高執法人員素質
一是嚴把“進人關”。挑選政治素質好、專業技術強、法律素質高的人員進入執法隊伍。二是加強執法人員專業素質培養。提高執法人員對法律條款的準確把握和運用,以及依法行政、公正執法、文明辦案。三是加強執法技能培訓。特別是加強執法人員實踐學習,在辦案過程提高執法技能和技巧,著力打造一支政治過硬、作風嚴謹、專業素質好的執法隊伍。
4.4完善信息共享機制,提高執法辦案效率
建立市縣區農業行政執法聯動機制,形成全市上下農業行政執法信息互通、資源共享、團結協作、行動協調的格局。同時,建立健全全國上下農業行政執法信息互動、資源共享機制,建議農業部及有關單位通過官方網站、手機短信查詢等及時全面發布、更新對有關農藥、肥料、種子等農資的審批、登記或審定以及標簽等信息情況,以便基層執法人員及時掌握農資信息動態,增強農資打假的針對性和有效性,提高執法辦案效率。
4.5建立健全制度體系,完善執法監管機制
建立健全農業行政執法管理制度、行政執法公開制度、重大案件上報、查處、備案制度、執法過錯和錯案追究等制度,逐步完善執法監管機制,加快推進權責明確、行為規范、監督有效、保障有力的農業行政綜合執法體系建設。
4.6探索創新工作方式,提高執法工作效能
努力探索新形勢下農業行政綜合執法工作的方法和路子,整合執法資源,避免多頭執法,造成不必要的資源浪費,提高執法效能,逐步構建起與市場經濟和農業現代化發展相適應的統一、規范、高效的農業行政綜合執法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