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有些人讀了那么多健康書,卻仍然不知如何保養自己的身體?為什么有些人學了那么多治病的方法,卻仍然身虛體弱?一個主要原因就是:過度關注具體的方法技巧,盲目養生。
前段時間休年假,回到東北老家準備靜心調養,不巧一個“水土不服”就讓我上吐下瀉外加發熱咳嗽。老媽堅持“打一針就好”的原則,老爸卻捧起淘來的家庭自救寶典,預謀私自為我診療。眼見著兩鬢斑白的父母為了生病的我忙前忙后,心中實在不忍。于是,我下定決心恢復體力,對抗病毒。在吃了幾片維生素C后,竟然不治自愈。老爸老媽覺得納悶,我卻笑道:“其實真正的醫生就是我們身體的自調機能,真正的靈丹妙藥就在我們體內,關鍵看你懂不懂激活它。”
話說回來,真的不知道從何時起,主打健康自診的書籍浩浩蕩蕩登上了暢銷書榜,無數家庭將其買回,渴望從中求得一劑良方,讓健康常駐。生命的開始就是衰老的啟動,養生抗衰老確實是一輩子都要做的事情,但身體保養得好與不好,并不在于你看了多少本養生書,也不在于你尋了多少個治病良方,而在于你有沒有悟透生命的真相與養生要領。
著名中醫郝萬山教授一反傳統健康書常態,針對國人盲目養生、不得要領的實際,結合中醫文化與生命科學知識,從健康理念和養生原則層面教給讀者如何判斷自己是否健康,以及如何有效地養護身體。
《郝萬山說健康》抓住了養生要領,用明白通暢的語言告訴讀者有關健康的根本問題,以及保養健康的關鍵,讓讀者明白:真正的醫生就是我們身體的自調機能,真正的靈丹妙藥就在我們體內!有效地激活它,才可為健康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