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約翰·奎爾奇教授人生中最重要的決定之一就是舉家遷往中國上海。在浦東新區的中歐國際工商學院,是他事業的又一個階段;在蘇州河畔的上海新家,則是他安放心靈的又一個珍愛之所。中國素有“智者樂山、仁者樂水”之說,奎爾奇在世界很多地方都有自己的愛居,無一例外地是,這些愛居都有水景相伴。讓我們走近奎爾奇,這位典型的頂級商學院教授,領略一番他對居住環境的別樣審美。
水——家的必備景致
水至柔至剛,與水為伴的家,別有一番風韻?!皼]有什么比靜靜流淌的水更能安撫心靈了。與水為鄰,會讓心靈安寧,會讓浮躁減少,會讓幸福感更濃?!?/p>
他走過全球85個國家和地區,領略過美景無數,在全球擁有數處住宅,無一不是臨水而居。推窗有水景,是他擇房的重要標準。
沒有醒目的指示標志,沒有豪宅的奢華,奎爾奇教授的家,從外面看,極為樸實安靜。整個小區,他是唯一入住的外國人。“來到中國,如果不能深入接觸中國的傳統文化,又有什么意思呢?”正是懷著這樣的想法,奎爾奇和夫人才一致看上這處深入上海民間的居所。這座民居建于1931年,臨近過去的英租界,因此建筑本身也帶著中西混合的痕跡。
走進奎爾奇教授的家,與大多數外國人喜歡拿中國傳統物品裝飾愛家不同,無論從戶型還是從室內裝飾,看到的都是歐派洗練過的現代風格,甚至要細細搜索,才能看到一些中國的傳統元素。對此,奎爾奇教授聳肩一笑:“我的全世界各地的家基本上是這個樣,這容易給我一種錯覺,讓我覺得自己始終在一個穩定、溫暖的家里。我喜歡這樣的錯覺?!?/p>
奎爾奇教授的家,廚房、餐廳、客廳之間的墻均被打通,視覺上很是開闊,無論站在哪里,均可一覽室內的人和物。特別做大的窗戶,讓室內采光上佳。一對陶人半身雕塑,帶著飽滿優美的曲線,靜靜立在臨窗的玻璃臺面上。于此并排臨窗而立的,是六人玻璃餐桌,算是餐廳了。餐桌直角對面,是擺成一圈的橙色沙發。輕快跳躍的橙色,無疑成了一片素色中的視覺焦點,連沙發后背墻上4米見方的裝飾藝術畫,都成了點綴。奎爾奇教授頗有寓意地說:“在別人看來這橙色沙發是焦點,而我看這橙色沙發恰是點綴?!?/p>
1.臨水的房,臨窗的廚房、餐廳,簡約厚重的家具,呈現渾然天成的質樸感。
2.深色實木家具溫潤,淺色木質地板清爽,實木的家飾與窗外的水景共同滋潤居所。
3.墻上的門僅供路過,確切地說是門框。
舊——家的文化底蘊
奎爾奇教授在大學時讀的是歷史專業,不知是天性如此還是環境熏陶,他一直熱愛那些經過時光沉淀的物件。歷經時光沉淀的物件,除了物本身,還附加了能豐富精神財富的文化底蘊。
整個餐廳與客廳區域,絲毫看不出精裝的痕跡,進門處的玄關墻壁,甚至采用裸露的青色磚墻裝飾。簡潔的白色墻壁,配上暖色調的燈光,暖黃色的燈光從頂部溫柔地照射下來,渲染出祥和寧靜的氣氛。室內的一切,看起來柔和而舒適。不經意間抬頭,意外地發現公寓的天花板也沒有做進一步裝飾,還保留著當時毛坯房的構造,大片裸露的混凝土坦然呈現。毛坯的屋頂,配上簡單的吊燈,倒也不覺突兀,漸漸過渡到干凈整潔的室內,感覺也極為融洽。
摒棄不必要的裝飾,以舊為美,以實用為主,是奎爾奇教授和夫人的裝修主張。越少裝飾,越多聞到自然的氣息。實踐奎爾奇教授裝修主張的,是一位西班牙裔的知名室內設計師。奎爾奇教授自言,認識這位設計師是他的幸運,因為設計師的裝修理念與他頗為相似,這讓裝修前的溝通省力很多,后續細節裝飾也省心不少,出來的效果也讓他非常滿意。
白天,自然光線寧靜地灑滿室內,無論是瓷質的藝術陶人半身像,還是橘色的木框布沙發,都散發著靜謐的和諧光澤,室內舒適又寧靜。夜晚,窗簾拉上,暖黃色的燈光籠罩著一切,給奎爾奇教授和家人無限溫暖的時光。
與客廳、餐廳簡約質樸的裝飾不同,廚房的各種裝備充滿現代科技感。大面積鋼化玻璃與金屬材質的運用,讓廚房質感一流。比起外面美味的各種美食,奎爾奇教授更喜歡在家里調制食物,即使色香味不那么出色。對他來說,家里做出的食物有溫暖的感覺,而這則是任何高檔飯店都做不出來的??粗拮釉趶N房忙來忙去的身影,或者自己親自下廚,都讓他有踏實感。
愛家的奎爾奇教授還特別隔出了起居室,好給家人一個更私密的活動空間。起居室與客廳連在一起,中間由兩道隱藏于墻中的木門隔開,木門打開便是一個大客廳,關上則多出了一個起居室。起分割作用的兩扇木門又分別由三扇小門連接而成,仔細看,暗褐色的木門中,還鏤空鑲嵌著細竹絲編成的精致小窗。
與起居室相連的臥室,基本以酒店式的裝修風格為主,一目了然又舒適簡潔。大床的背景墻,以深紅色木頭裝飾,中間掛了一件繡工考究的米色清代官服,很是搶眼。深紅色的木頭墻與天花板上的黑色木質大葉風扇,彼此呼應,相得益彰。
1.濃郁的中國傳統元素,房主眼中的中國美。
2.猶如酒店般簡潔的臥室。
3.臨窗對視的女陶偶。
靜——家的意境呈現
對于蘇州河畔的新家,奎爾奇教授是這樣評價的:聽不見馬路的嘈雜與喧鬧,偶爾有小商小販從樓下經過,留下一串模糊的叫賣聲。只有這樣的叫賣聲飄過的時候,他才留意到他生活在異國他鄉。
奎爾奇教授的家里,各種充滿藝術感的裝飾是不容忽視的一景。這些畫作與陶藝,并非為裝飾新房而設置,它們只是奎爾奇教授眾多收藏中的冰山一角。收藏,是奎爾奇教授不折不扣的一大愛好。
很多專業收藏者涉獵的領域都很窄,比如收藏茶壺的人,可能只專注收藏某種土質的茶壺,對其他新材質茶壺,如金屬茶壺毫無興趣。奎爾奇教授則不然,在他位于馬薩諸塞州的公寓里,有大量的中國茶壺制品。這是他在上世紀80年代來中國時,從北京古玩市場的各個角落里一件一件搜集來的。對于那些做工精致、設計巧妙的金屬茶壺,一樣愛不釋手。除了中國茶壺,在近35年的世界旅行中,他每到一個國家或地區,必去尋找具有當地特色的物件。隨著時間推移,收藏的各種具有地域風情的作品越來越多,家里已經沒有足夠的空間容納了,以至于收藏的興趣無法就此止步,只好轉而收藏體積小的書畫作品。
客廳里、走廊里、書房里掛的畫作,就來自他的收藏。對于畫作和家具,奎爾奇教授和夫人有著驚人一致的眼光,每次倆人面對一件藝術品或討論家裝的某個細節,倆人總是要么一起認同,要么一起反對,很少有意見不一致的情形?!艾F在我收藏的畫作,大多來自美國沿海地區畫家的作品?!笨鼱柶嬷钢蛷d的大幅畫作介紹道。
每個工作日,奎爾奇教授從蘇州河畔的家出發,到浦東的學院或約定的會議地點。他之所以將家與工作日相隔一段不近的距離,奎爾奇教授神秘一笑:“路上的距離相當于某種儀式,一種可以將工作與生活隔離開的儀式?!睂τ谔K州河畔的新家,奎爾奇教授是這樣評價的:聽不見馬路的嘈雜與喧鬧,偶爾有小商小販從樓下經過,留下一串模糊的叫賣聲。只有這樣的叫賣聲飄過的時候,他才留意到他生活在異國他鄉。除此之外,清晨或傍晚,在安靜中推窗看窗外的水景,熟悉的感覺,讓他覺得自己一直居住在同一個地方。
1.充滿活力的橘色沙發,是深色系家居點睛之筆。
2.奎爾奇教授寧靜地笑著。見多識廣的他,更懂得家是心靈的港灣。
設計師評價
奎爾奇教授的家顯著的特點是大氣。并不是指房間很大,客廳掛的裝飾畫很大。這種大氣與其說來自某個氣派的家具,不如說來自落落大方的色彩搭配與簡約的裝飾。
因為在裝飾上絲毫不追求一絲一毫的精致,反而生出大氣。青色裸露的磚墻,大多數還都能接受,這會給人返璞歸真之感,屋頂上裸露著毛坯房的大片混凝土,這就需要特別的氣魄,很有中國古話“行大禮不拘細節”的感覺。因此,那些正在裝修的夫婦們,你們是否意識到,裝修未必要做到分毫不差的精致,更重要的是表達出個人氣質。
奎爾奇教授的另一個特點是精致。乍看似乎與第一個特點相矛盾,其實不然,恰是它的精致品質融化了它的大氣。比如一扇木門由三扇可折疊的小門組成,小門上又分別鑲嵌著細竹條編成的小窗,遠看簡潔大方,近看精細耐看。其他還有繡工考究的清代官服、鑲嵌黃銅版制的中國草書等,這對其他正裝修的夫婦的提示是:家具與其買乍看華麗熱鬧的,不如買精細精巧的,畢竟以后生活在其中,要天天對著看。
1.客廳、餐廳、臥室等裝飾上追求大氣不拘細節,廚房、衛生間則堅持精裝到底。
2.細膩而周到的衛生間一角。
3.青磚墻天衣無縫地融入裝修后的家。
4.簡而不陋,也是一種境界。墻上的水墨畫呈現出抽象派的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