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紫砂壺整體設計的和諧美是能“知先人之優秀,會今人之新品”,在具體把握每一把壺器時,去抓住整體的氣韻,以使這一壺器有一個“振人心魄”的力度,使紫砂壺有一個整體的和諧美。
關鍵詞:紫砂壺;和諧;文化;造型
1 前言
紫砂壺是茶文化的主要載體,在悠久的歷史長河中已形成了渾厚的獨特內涵。它的造型美具有時代性、時尚性和豐富的藝術語言。因此,紫砂壺的設計、創作無論是簡潔、單純的,還是變化豐富的,都要求給人一種整體感,使人感覺有一種和諧統一的美,要求有高品位的設計理念和藝術主張。有一個更高層次的紫砂從藝陣營、從藝群體,有高品位的設計理念、藝術主張,就顯得十分重要。
2 紫砂壺的和諧理念
紫砂壺文化的形成,其內涵也不是單一的,它有著極其深厚的文化淵源與社會多層面的聯系。但從設計、創作角度來看。以形載意、以意附形還是最本質的入手渠道。在多年的創作探索中,從文化關系上說,始終堅持“紫砂壺整體設計的和諧美”。在此原則下,再一層層細化,這樣做的好處是不會亂了陣。抓整體和諧有兩個層面的意思:一是通過認識前人留下的經典與傳世作品,從中盡力找出帶整體規律性的東西,以致使自己在繼承前人紫砂藝術精華的同時,能“知先人之優秀,會今人之新品”;二是在具體把握每一壺器時,去抓整體的氣韻,以使這一壺器有一個“振人心魄”的力度,使紫砂壺有一個整體的和諧美。
3 紫砂壺的造型美
紫砂壺造型設計的和諧。也在于每個人的個性化特點。在創作設計實踐中感悟到:形式與內容的統一,要突出自己的創作思維,又要突出自己的技術內涵。讓人在賞閱作品中能夠走進紫砂壺的世界。所以對于每件作品,應力求線條明快、舒展,氣韻、氣度富有彈性,無論拙與稚、方與圓,都應體現作品形的美和神的美。不妨領略以下大師風范,顧景舟大師的“上新橋壺”精巧絕倫,波紋、橋鈕、舟形、飛扣巧妙而簡潔地組合起來,形成一種“氣韻生動”的審美效果,達到了形與意的完美結合,他借助經過提煉、簡化的形,寫意地表現了水鄉的神韻和意趣。另有呂堯臣的“大漠風情”,蒙古包造型的鈕、通體的“黃沙”,以絞泥形成的自然而極富流動感的線條和駱駝形的圖案構成一種蒼茫遼遠的藝術境界。再有汪寅仙的“漁翁壺”形簡意駭,形象的外形與刻繪無法不讓人想到“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的意境了。所以不管哪件作品,能通過點、線、面的靈活運用,既簡潔又和諧,才能達到趣味重生的效果,才能達到紫砂藝術的高境界。
4 總結
關于紫砂壺的整體和諧美,是要求制作者在了解各個時期的傳世之作后,在設計一把具體的紫砂壺時,就要有自己的制作主張和制作手法,力求把一件作品的幾個部分有機地結合起來,使其產生和諧美,無論是外在的還是內在的,都應該和諧自然地結合在一起。使人感到流暢、舒展,渾然一體而又渾樸和諧。
任何一門藝術,尤其是紫砂藝術,要達到完美和諧,就要下苦功去認識美、探索美,在一個完美的心態下融合完美的文化內涵去創造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