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人們生活、居住環境的不斷改善與提高,在滿足物質需要的同時,精神需求也在逐步提高,實用工藝雕塑藝術的品種越來越多,其外延的寬泛性和市場的需求,使得越來越得到人們的關注。本文就這一現象對實用工藝雕塑進行了初步的探析,希望對現當代的實用工藝雕塑作品的創作有所幫助。
關鍵詞:實用工藝;雕塑;藝術性;市場
1 引言
伴隨著城市建設的發展,藝術美化生活的使命被現實所認知和確立。實用工藝雕塑,標志著一種新穎形式和現代趣味的特定含義與追求,開始進入了人們的精神生活圈,為大眾所認可和歡迎。
2 如何制作出完美的雕塑品
我們時常聽到這樣的議論:“這件雕塑太寫實了,要是能實用一點多好!”這里面反映出人們對雕塑實用性的要求。也確實是當代藝術家在進行藝術創作時值得思考和把握的問題。那么,如何制作出更好的,既實用又有藝術價值的雕塑品,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思考。
2.1 從歷史中提煉好的藝術形式
雕塑是一門造型藝術,它用各種可塑(如:陶土與一般粘土等)或可雕、可刻(如:金屬、石、木等)的材料,創作出各種立體的形象。原始人在天然洞中穴居,使他們領悟到空間對其生命的保護價值。在制陶罐圣物的功用中,在壺的制作上,如:雞頭壺、仰韶文化中紅陶人頭壺、新石器時期的陶獸型壺等都能體現出古代對雕塑實用性的要求。雕塑的實用性是對形象美感的追求,到達對材質美感的體現。人類立體的造型活動產生于實用功能,如:新石器時期的陶獸形壺,器身經過打磨,并施以朱紅色。壺體似豬似狗的獸形,獸挺頸昂首,以張園的口部作壺嘴。四肢為器足,短尾上翹,尾部有注水的筒形口。此壺造型匠心獨具,整體布局恰當合理,獸的形象生動有趣,好像正在張著嘴巴向它主人乞討食物。大汶口文化的居民掌握了動物各部位的比例結構,能夠突破寫實而進行藝術再創造,使實用和美觀得到了良好的結合。人們愛好實用工藝雕塑的審美情感,它對于致力民族藝術研究與實踐的藝術家,是一個較大的鼓舞。
2.2 藝術來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
實用工藝雕塑是工藝美術中的一種表現形式,是用手工藝和電腦機械加工工藝從事立體造型活動的總稱。實用工藝雕塑同工藝美術的特征一樣,無論是稱為“手工藝品”或“工藝美術品”及“民間工藝品”都是在個人藝術造型的基礎上,其手工方式生產的產品,它與機器生產方式不一樣,每件產品都有手工加工的痕跡,是個人借助手工加工工藝,結合對創意的理解而完成的獨件作品,因而它具有創意性勞動與創意性產品的基本特征。隨著時代的發展,其藝術產品的生產方式也相應發展變化,從而發展為在一件立體原型作品的基礎上,進行翻制或電腦機械加工工藝復制批量生產,其發展的外延日趨寬泛。
3 實用雕塑所具備的特征
(1)時代感
歷史上各個時代成功的實用雕塑作品,幾乎都與當時的生活居住環境協調一致。現代居室采光充足、色彩明麗、線條簡潔,那些題材陳舊、紋飾瑣碎、釉彩沉悶的作品已無法適應。
(2)多樣化
傳統的具象的雞、鴨、狗等動物形式已經不滿足人們快節奏的生活,藝術品市場中出現了更多更豐富的實用雕塑作品被大眾喜愛。如:人物、動物、卡通、抽象的、具象的、現代的、復古的等。表現形式也多種多樣,寓意也更加豐富、現代。綜合材料也層出不窮。
(3)群眾化
以雕塑陶瓷為例,現在大多數家庭居室改善,面積擴大,因功能的細化,每一空間又不會很大,過于巨碩的造型會使購買者望而生畏。群眾化是擴大實用雕塑作品市場的必要條件。實用雕塑在制作之前的市場調查是必不可少的。多了解消費群體的思想是必要的。
4 實用工藝雕塑品的例證
(1)壽山石文化
將事物冠以“文化”之名,是近年來的熱門話題。壽山石及其雕刻藝術作為“壽山石文化”,當然是實至名歸。大凡“文化”屬性,至少應具備兩大原則,一為歷史年代的深厚積淀:二為文化名人所賦予的獨特藝術內涵。唐宋時代福州地區的佛教寺廟已見壽山石香爐和念珠。元代以來新興軟石治印,福建壽山石倍受金石家們青睞,印鈕雕藝也應運而生。《說文解字》對“印”的解釋是“執政所持信也”,數千年來,印章一直是中國官方與平民的重要信物。中同人使用印章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商殷時代。春秋戰國時開始流行,秦朝與漢朝時期已經普遍使用。宋代印章開始與書畫結合,蓋在書畫或圖書之上。出現了“圖章”這個名稱。自此,印章除了作為“持政之物”外,又為文人與士大夫所喜愛,成為一種藝術品。古人在印章的頂部鉆一個孔,用繩子穿起來掛在腰部或手臂上,隨身攜帶。以后有人在印章上部雕刻簡單的形象作為標志象征或者裝飾,這就產生了“印鈕”,逐漸發展形成了一種獨特的藝術形式。壽山石印章(見圖1)的題材很多,有古獸類、動物類、魚蟲類、人物類、花果類、博古圖案類等。鈕雕的相石選題,特別強調巧掩瑕疵、巧用俏色、以形就勢、以勢審形。印章鈕雕勢一種特殊的藝術,它于方寸之間要表現各種各樣題材,這就需要作者具有豐富的創作經驗,縝密的構思和精巧技藝的施展。壽山石五彩斑斕,應力求做到才盡其用、藝盡其施,使美石與題材相得益彰。所以,鈕雕創作在動刀雕刻之前要惜石如金,要講究印鈕造型的線條構成與整體構成,不管從哪個角度審視鈕飾,都應該具有完美的效果。壽山石印鈕雕刻藝術是一門綜合藝術。在技法上以圓雕、浮雕、高浮雕、鏤空雕、薄意雕刻等為主。要做到盡精微、致廣大,又要自然變化,恰到好處。壽山石印鈕雕刻不僅實用,而且有很高的藝術價值。
(2)宜興紫砂陶塑
宜興紫砂陶塑是實用雕塑的典范。江蘇宜興的紫砂陶經明、清兩代的發展已名溢四海。明代萬歷年間徐友泉、陳仲美所做的動物、假山盆景等頗見功力:還有清代的陳鳴遠做的筍行水盂(見圖2)也受大家的喜愛。20世紀30年代窯廠出現了制作壺雕的專業工匠,較有名的楊大丫頭,善作神像動物。
宜興的紫砂陶塑無論是從實用方面,還是藝術裝飾方面都為后來的實用雕塑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吸取了紫砂的色澤和泥塑的造型之長來豐富自己,悠久的文化熏陶和師徒制下出現了一大批成功的力作。
5 結語
隨著人們生活、居住環境的不斷改善與提高,在滿足物質需要的同時,精神需求也在逐步提高,實用工藝雕塑藝術的品種越來越多,其外延的寬泛性和市場的需求,使得越來越得到人們的關注。藝術品市場,首先是市場,然后才是藝術。藝術家在禳中羞澀時會使他們在藝術的道路上舉步維艱,一個再有抱負的藝術家若沒有一定的物質基礎支撐,他的事業發展往往會成為一個幻想。現代實用工藝雕塑藝術品要想得到生存和發展,就必須在市場中尋找和挖掘自身的價值,離開市場的經濟支撐,為藝術而藝術是不現實的。可以預料的是,現代雕塑藝術品的實用化市場化進程或早或遲會發生,這也將是現代實用工藝雕塑成熟的標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