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全領域內的企業各有所長,“瑞星”做殺毒軟件,“啟明星辰”做入侵檢測,“綠盟”做防黑客外部入侵。他們多為防止黑客外部入侵,而華御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下簡稱“華御”)擅長密碼技術,更確切地說是防止內網泄密事件發生的密碼技術。
華御創始人耿振民介紹,中國信息安全造成的損失中,70%~80%屬于內部泄密造成,20%以下的損失屬于黑客襲擊造成。同為內網防泄密領域的一家公司“北信源”,技術主要偏向USB口等端口的管理和網口管理,已經于2012年登陸深圳創業板。根據市場的需求,內網防泄密成為目前國家信息安全中心支持的重點。
技術原理是什么?
華御通過透明加減密技術,防止單位或個人的數據泄密。當管理人員設置產品的權限后,員工使用時感覺不到加密產品的存在;存盤后能自動加密;內存里的信息也受到保護,能監控內存里的操作,有禁止拷貝功能。如此一來,華御的產品能在不妨礙企業辦公效率的情況下,保護用戶的信息安全。
市場格局是怎樣的?
在密碼技術領域,有上百個技術實力參差不齊的公司,很多公司安全性、加密強度不夠,尤其是對內存的防護成為很多企業的薄弱環節。不乏有企業靠壓低價格奪標。客戶前期經過幾天的測試根本不能發現產品穩定性、安全性等問題之所在。等使用一段時間之后,客戶再向購買公司反饋時,可能發現該公司已經不復存在。
針對如上問題的普遍發生,耿振民一方面不斷提高技術,申請各種技術專利,一方面投入資金,堅持走品牌化的道路。解決好產品安全性、穩定性問題之后,耿振民耗費了很大精力實現產品化。而產品化過程需要經過嚴格的測試,盡可能減少漏洞、不穩定性因素,減少Bug,這是很多三五個人的小公司根本沒有實力完成的。
核心競爭力在哪里?
防泄密技術有采取在傳輸過程中防止被竊取的“傳輸加密”等各種方式。而華御的主要優勢是防主動泄密技術,防止內部人員故意泄密,且安全性和穩定性更強。
不同于做防火墻、殺毒軟件等信息安全領域的企業,做密碼類產品的國內企業有國家政策的保護傘,國外產品很難進入中國。因為處于對信息安全的考慮,國家對密碼的管理非常嚴格,密碼領域的產品都屬于專控產品,而華御拿到了公安部、國家保密局、機要局(國家密碼管理局)、解放軍資質頒發的證書。在網絡安全領域,能拿齊全如上四個證書的企業為數不多。
華御在商用密碼產品以及云計算與云安全產品上也開發了互聯網輿情監測分析云服務平臺,專門協助政府部門為任一領域或行業定制網絡輿情。
耿振民注重知識產品的保護,申請了100多項專利。他們的防泄密產品經過中國科學院權威科技查新機構認定,綜合技術居于國內前列,其防止程序員因跳槽等因素造成源代碼泄漏的技術也領先于國內其他產品。
產品化和市場化運作程度如何?
華御他們已經有“密盾”數據安全、“威盾”網絡安全兩個品牌,和“信御”信息安全服務品牌。華御最初靠“密盾”產品起家,同時在網絡安全、商用密碼、云計算與云安全領域上取得了一定優勢。目前公司業務每年保持20% ~ 30% 的成長速度,2010 年無錫公司成立第一年時只有100 萬銷售額,但在2012 年經濟形式不好的情況下依然實現了2000 萬銷售額。據耿振民判斷,按照當前的發展速度,華御有望在5 年內登陸創業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