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溫州金融改革方案中,個人境外直接投資獲批,萬億溫州民資開閘,我們是否應該擔心資金外流的風險?
【曾剛】:溫州金融改革方案,從長遠看,也是符合我們改革的一個內容。因為從長遠看,中國要推動資本項目的開放,推動人民幣的國際化,形成資本的雙向流動渠道。不僅要別人投進來,我們要投出去。所以在過去一段時間里面,中國對企業的走出去是采取了比較支持的力度。國家層面也有支持,所以民營企業層面,在溫州這個改革里面,它進行這樣一個開閘,其實也是符合我們改革邏輯的。既然開了,就要流出去,所以我們并不擔心資金外流,資金流入流出都是有風險的,如果資金只是流進來,外匯儲備貸款越來越多,流動性越來越多,信貸膨脹的壓力越來越大,泡沫風險越來越大,其實從某種意義上講我們是希望它出去的。不是說擔心它有多大外流,我們目前是想推動它流出去的。當然大到一定程度,從目前的角度來講,我還不覺得出去的動力能夠產生很大的壓力。為什么這樣講呢?目前這個階段,當然長遠可能會形成一個更大的反向流動的可能性,目前這個階段,全世界范圍去看,收益率很高的地方,比較快速增長的地方,保持的比較不錯的回報率的地方,新興市場國家,尤其以中國為代表的,從某種意義上來講,資本出去是可以,但是很多時候人家是覺得出去了以后,收益是不好的。即便目前來講,也是有大量的錢還愿意進來,日本日元采取寬松的政策以后,全世界主要經濟體的利率水平基本上在1%以下的利率,1%的利率,它的投資收益率能在什么樣子,比如今天有一筆外匯存款存在賬戶上,收益率非常非常低,百分之零點幾,如果換成人民幣的存款,雖然不高,一年也有定期三點幾的利率水平。我什么都不干,我這個利差都是400個收益率差。對于外資來講巴不得想進來。這種情況下,它怎么會外流?我們知道它可能也會有很好的機會出去,這個沒有問題,這也是我們想要的。但是短期內來看,即便開閘了,也不會短期內形成太大的風險,我們更擔心的風險是在目前這個階段,民營資本也好,國有資本也好,出去在對外投資的過程當中,有可能在境外投資產生了風險,這是我們最關注的。海外市場目前波動劇烈,海外的環境你也不是很熟悉,搞不好產生一些法律上的糾紛等等,這些投資本身是有很大的風險的。目前倒不擔心本身外資資本大量的外逃給我們產生多大的影響,中國有3.2萬億以上的外匯儲備,而且在1月份以來,外匯儲備又開始在涌入了。目前這個階段我們擔心的還不是大量的外逃問題,本身還是一個進來的問題。我想它這個改革的方案,獲批開閘,更多的是從機制上形成我們的一個對內外雙向流動的機制。但是目前來看,流動機制形成,對外流出的壓力不是特別值得擔心。
【周德文】:我個人認為這是不會的。有幾條理由:第一條,現在即使個人境外直投,國家沒有批準,實際上已經有不少的個人資本已經在海外有投資。他們通過地下的管道和地下錢莊等等,都已經有很多的資本,特別是2009年以來有很多的資金已經流向海外,在海外進行了投資,這個現象客觀存在。無非是經過公開審批,沒有審批會從地下的管道走出去。二是整個民間資本對外投資的比例在溫州整個民間里占的還不是很多。我認為也不存在大量的資金外流這樣一種風險。 三是我們國家現在是鼓勵民間資本對外投資,我們國家的經濟的特點會過度到內外并舉和內外互動,我們包括民營經濟發展也不僅僅是關門發展,我們民間資本要鼓勵它走到國外。比如說一個工廠在國外并購了其他的國外工廠,掌握了它的銷售渠道,這對我們產業鏈的延伸,對我們企業更好的發展是有利的,這是內外并舉,我認為也不是說資金外流,對企業是有利的。四是引進資金,我們國家改革開放不斷引進外國資金到中國投資,現在中國有實力對外投資,這本身一進一出,要保持一定的平衡。我認為我們國家對民間資本開閘,允許個人資本海外直投,是利大于弊,這是我們國家改革開放重要的標志,我認為不存在資金大量外流這樣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