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年前,“小米”空降IT界,那時候他還只是一個陌生的名詞,兩年過去了,他成為了這個市場當之無愧的新銳代名詞。這背后的玄機,有一個更加鋒利的名字——雷軍。
“我覺得小米創造這點成績的背后80%是運氣。”說到這話時,雷軍一臉的認真,“我在很多場合都講過這句話。當然很多人的解讀是這是雷軍在謙虛,一定不是這樣的,但是我真的認為80%是運氣。”
在不到三年的時間里,小米手機成就了一個行業神話。
先是,2012年夏天,小米開啟了一場沸沸揚揚的融資,估值達40億美元,對于一個兩歲不到的公司來說,升值的神話速度在業界傳為佳話,創下了當年全年中國企業的融資之最;隨后,歡聚時代在納斯達克上市,市值6億元,身為其投資人的雷軍,收獲了原投資280倍的回報;接著,小米科技對外宣布,2012財年出貨量為719萬臺,銷售額(含稅)達126億元。
這樣一組數字足以證明身為小米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天使投資人的雷軍在手機領域和資本市場已經如魚得水。但雷軍在乎的遠不止這些過往的數字和榮譽,從創辦小米開始,他從未掩飾過要效仿喬布斯,將小米作成一件偉大產品的野心。
“我從來沒做過手機,也不了解手機行業的規律。我只做了一件事情,就是把手機當電腦來做。”雷軍的想法正好是智能機最核心的思想,就是每一部手機就是電腦。正因為他這種將手機當做電腦的想法,在手機行業引起了顛覆性的反響。
有句箴言這樣講道“成功是99%的汗水+1%的運氣。”但是在雷軍看來,這后面1%的的運氣有時往往超過了99%的汗水。就在小米籌劃智能手機的時候,剛好趕上了我國手機市場一場轟轟烈烈的更新換代浪潮,智能手機已然成為市場主流。諾基亞在江河日下中草率放棄塞班系統,逼著用戶轉投到蘋果和安卓的陣營,無疑剛好為“新生兒”小米創造了生存空間。這在雷軍看來,“站在風口,豬都能飛”,正所謂“占到了天時”,也是促成小米取得成功的最大原因。
一家成立不到三年、產品賣了只有一年多的創業公司竟然躋身百億元俱樂部,這樣的成績在全球創業公司中絕無僅有。就連雷軍在接受媒體采訪都表示,小米手機的創新是無法被復制的。
雷軍認為,小米的成功有85%是運氣,還有15%是自己的努力。小米的創新是否會被超越、復制?“我覺得這個機會在時間點上,小米是無法被復制的,2012年智能手機爆發了,恰好我們已經站在風口上了。那個時間站在那個點上,幾乎都能實現100%的增長,但現在再進來做,就很難講了。”雷軍坦誠的講,其實他也沒想到小米會有這樣的成長速度。他一開始既定的目標認為只要能賣30萬臺就已經不錯了,后來發現賣到200萬臺也很輕松,再后來認為賣到400萬臺就可以裸奔慶祝了,然而,最后的數字則是719萬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