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請兩位嘉賓預測下,下一個、或者下一批金融改革的地點會在哪?金融改革的經驗能否全國推廣?
【曾剛】:我個人的感覺,金融試點其實已經夠了。為什么呢?過去一段時間,因為很多地方都在搞金融改革試點。比如溫州有一個試點了,之后有前海的,有麗水搞農村金融的試點,浦東他們也在搞離岸金融等等。金融是一個積極性很強的行業,它和很多行業不太一樣,資金的流動是很高效率的,而且是沒有成本的,全世界算得上金融中心的城市并不會太多。因為你要想知道,只要有個地方,它是中心,它可能把所有的東西都吸收進來。所以金融和很多產業不一樣。資金的搬遷成本是很低的,我要從北京一個賬戶里面劃到上海去,輕輕一點,很多錢就劃去了。但是我把工廠從深圳搬到河南去,可能要花很多的成本。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一般工作產業的流動沒有那么容易,很多開發區都可以搞,你的開發區存在,并不一定能夠把它的東西全部吸附過來。但是金融中心不一樣了,可能一個金融中心把很多錢吸收過來。因為它的成本是很低的。我們倒不覺得很多地方政府提出來要建金融中心,都要打造這樣或那樣的金融中心,想法是不錯的,但是事實上,真正意義上的金融中心,我想它不是那么多的。我們可能說是一個很好的,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講,從金融改革的角度來講也是這樣,選擇金融改革通常要有代表性,同時一定要有足夠的影響。這樣看起來,我倒是覺得,我們真正地金融改革,因為我們的金融中心就那么幾個,真正重大的金融改革只會出現在那么幾個主要的地方,我不再去預測下一個或者下一批,我個人覺得如果能把現在已有的這幾個金融改革試點,因為有特色,有做農村金融的,有像溫州這樣搞民間借貸的,像深圳、上海搞人民幣國際化或者離岸金融的等等,我們把現在這些東西做好,每個試點能做踏實,真正能夠總結一些經驗,然后再去推廣,或者把它上升到國家層面,那我覺得就很重要了,還不要想現在去搞那么多。至少從目前來看,溫州金融改革從去年到現在一年多了,這一年多到底有多少經驗可以上升到國家層面去總結的,我覺得可以去推銷,很多的東西,我們都覺得可能當時的期望很高,但是目前來看,還沒有形成特別多值得借鑒的經驗。如果是這樣的話,而且溫州這種地方,都集中了很多大家的期望。更何況其他地方,所以我與其這樣把你的精力太過分散,我覺得不如把現在的做深做扎實做細致,真的允許它試錯,積累真正值得去推廣的經驗。這一點可能更重要。所以,我想這個是我個人的看法。
【周德文】:金融改革我認為已經是大勢所趨,我們國家領導人對金融改革也非常重視,特別是十八大以后,我認為改革會進一步的提出我們又進入新一輪改革的路口,金融改革是所有改革里面核心的改革,可謂是最重要的改革。我相信政府會創造更好的政策環境來推進溫州的金融改革,各地政府的領導,我認為現在也正在不斷的改變觀念,特別是十八大精神,我認為他們改革的意識更強,他們也有更大的勇氣去推進改革。我比較樂觀的預言,我認為2013年是金融改革的突破之年,我認為在今年會取得一些重大的突破,包括民間資本進入金融領域去直接作為發起人籌建一些金融機構,特別是小型的金融機構,今年會取得突破。第二,利率市場化,我認為今年會對一些特定的區域和特定的區間進行試點。我個人還是對金融改革充滿信心。我既希望溫州能夠更加大膽的推進金融改革,要大膽的尋求突破,當我們金融改革兩周年的時候,能夠總結出一些金融改革的經驗,形成一些金融改革的模式。然后推廣到全國各地。如果全國各地金融改革都進入金融改革的領域,大家都在積極推進金融改革,我相信一定能夠推進全國的金融體制改革,這也達到我們中央推進金融改革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