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文化,是一個企業的靈魂,是企業無形潛在的生產力、無形的資產和財富。向外,代表一個企業,可以說是企業的另一招牌;向內,則是企業凝聚力和向心力的體現,也是全體成員的信念所在。在企業文化的感召下,企業全體員工才具有了高度的責任感和統一性。它不止在企業內部起作用,也能通過各種渠道最終對社會產生深遠的影響。
優秀的企業文化是企業在嚴酷競爭中轉“危”為“機”、突破重圍、尋求出路的一聲號角,一把利劍,一針強心劑。消極懈怠、急功近利、墮落腐化的企業文化,會讓企業內部形同散沙,市場形勢一旦嚴峻,企業馬上風雨飄搖,甚至破產,恐怕這也是近年來國際金融海嘯沖擊帶給沿海地區企業深刻的教訓。
經過20年的迅猛發展,格力電器已經發展成為擁有九大生產基地,八萬多名員工,自主品牌出口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大型跨國企業。格力是如何從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的?是什么成就了格力今天的高度?
除了格力電器獨特的創新能力、管理模式、營銷模式、人才資源,還有一個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格力自己獨特的企業文化。
格力企業文化以“實、信、廉、新、禮”為核心價值觀,以“忠誠、友善、勤奮、進取”為企業精神,以“講真話、干實事”為行為準則,從而形成了外拓內斂的務實文化和求通思變的創新文化,并緊扣“以人為本”的人文精神和科學發展的時代潮流。
戰略上的專注、誠信和創新
專注,構筑競爭優勢。
“越是單純的東西,越需要百倍的努力去捍衛它”。格力電器董事長董明珠在其著作《棋行天下》中寫下了這樣一句內心獨白。
20世紀90年代末開始,家電行業競爭慘烈,利潤日益稀薄。一時間,眾多家電企業紛紛高調“奪食”“染指”新興產業,開發房地產、制造汽車、投資網絡……但格力電器認為:做百年企業,不在于規模有多大,而在于是否精心去選擇一種生存模式,用心構筑企業的競爭優勢。
于是,格力專注空調20年,成為世界空調之王,頂天立地。
誠信,堅持工業精神。
雖然誠信是一個企業賴以生存的根本品質,然而當前誠信還是一種稀缺的資源和時尚的標簽。
在格力看來,浮夸精神和投機心理不可能成就優秀的企業。格力堅持的工業精神是一種求真務實、誠信負責、踏踏實實辦企業的精神;是一種潛心修煉、耐得住寂寞、甘于吃虧的精神;是一種不斷創新,追求完美的精神。
2005年,格力首推空調整機六年免費包修;2012年,格力再次推出變頻空調兩年免費包換。這是格力對社會誠信的一種升華。
創新,挺起企業脊梁。
“一個沒有創新的企業,是一個沒有靈魂的企業;一個沒有核心技術的企業,是一個沒有脊梁的企業。”
格力認為,中國制造要走向中國創造,必須堅持自主創新,堅持原始創新、系統創新。中國要“趕美超日”,必須依靠自己的努力,而不能指望美、日的技術“施舍”。
多年來,格力電器在科研投入上不設上限,需要多少就投入多少。如今,格力擁有專利6 000多項,其中發明專利1 300多項,八項科技成果被鑒定為國際領先,16項科技成果入選國家科技計劃,是中國空調行業中擁有專利技術最多的企業,也是中國空調行業唯一掌握核心技術、不受制于國外技術的家電企業。
管理上樹立理念高度、打造專業深度和建構規范尺度
公平公正,樹立理念高度。
一個基本事實是:只有在公平的前提下,才能創造出良好的競爭環境,促進整個社會經濟的良性健康發展。
企業內部也是一樣,公平是提高效率的前提條件。企業文化就是要創造公平,提高效率,最大的公平,就是最大的效率,因為它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員工整體的積極性。就像董明珠董事長說的那樣:“我自己公平公正,中層干部就不會有委屈,就沒有人顛倒是非打小報告,就不會傷害真正優秀的人才。”
格力一直堅持營造公平公正的企業內部環境,創造公平,提高效率,為企業快速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公開透明,打造專業深度。
就像世界上最好的防腐劑是陽光一樣,世界上最專業的管理方法是公開透明。
公開透明,意味著員工真正成為企業主人,成為積極的“參政”者。因為保證崗位角色管理過程的公開、透明,這是對下屬員工的一種尊重和信任,因而會使他們更有信心和熱情與企業存在和發展共榮辱。格力的廠務公開等措施,極大地調動了員工的積極性和參與性,激發了熱情和效率。
公開透明,不僅面向內部員工,更面向廣大消費者。就像董明珠說的,“面對消費者,格力從不玩那些虛的,產品就是最好的廣告。”
公私分明,建構規范尺度。
一個合格的員工,一定是一個公私分明的人;一個合格的管理者,更一定是一個公私分明的人。
董明珠董事長曾說:“企業不是家,公私要分明。對于領導而言,盡量少用家里人。因為即使再公平,員工還會認為有不公平的地方。”
確實如此,公私分明可以說是建構了管理規范的尺度。格力一直致力于公私分明的管理方針,規章制度嚴格執行,言必行,行必果。
正是戰略上的專注、誠信、創新,管理上的樹立理念高度、打造專業深度、建構規范尺度,才讓格力企業文化建設在三個層次——物質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上均得到了沉淀和升華。
物質文化方面。
未來幾年內公司將努力實現全員“一人一居室”的目標,公司已建立了大型的“員工培訓中心”,目前正在籌建“格力工程技術學院”。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環境能夠有力地增強員工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更好地傳播格力電器的關愛文化,助推企業高速發展。
制度文化方面。
企業建立了“陽光基金”,隨時援助困難員工;設立科技進步獎,對有突出貢獻的科技人員予以重獎,最高獎金100萬元,還有年度先進班組和個人、創新標兵的評選機制,對勤奮、實干、有成就的人才不斷提供上升的通道。
精神文化方面。
公司每年舉行趣味運動會、籃球聯賽、足球聯賽等,新春佳節來臨之際,公司還舉辦大型文藝晚會。還有不定期舉行的演講比賽、攝影大賽、合唱比賽等活動,不僅讓員工展現才華,更讓員工了解企業、關心集體。
格力電器始終堅持這樣的指導思想:不能簡單地靠物質激勵員工,更要使他們在企業有安全感、幸福感;不僅要做到讓每一位員工的物質生活有保障,還要保證他們的精神需求也得到了最大的滿足。
這是一種理性的優化配置。文化建設本質上拒絕浮躁,行勝于言,要通過理性的制度安排和組織建設,搭建員工事業平臺,給予員工成長空間。
這是一種感性的溫暖傳遞。植入一種濃厚的文化氛圍,建立起員工對企業文化的信心,建立起員工共同的心理契約,使企業文化理念落地生根。
格力電器創立20多年以來,積淀了一定的文化底蘊,但面臨新的形勢、新的任務、新的機遇和新的挑戰,要想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從勝利走向勝利,把企業做強做優做大,實現企業的跨越式發展,企業文化建設還任重而道遠。
在剛剛結束的十八大會議上,我國首次提出了“美麗中國”這一概念,引發世界關注。美麗中國,不僅美在山川,更美在人文。積極探索有中國特色的國際一流的企業文化,是歷史賦予中國企業的使命。
今后,格力電器將和沿海經濟特區的廣大企業一道,切實增強使命感和責任感,繼續積極推進“文化強企”戰略,努力用先進的企業文化推動企業的改革發展,提高企業的創新力、形象力和核心競爭力,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為建設美麗中國、幸福特區作出更大的貢獻。
(責任編輯:羅志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