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20日14時18分,隨著隧道深處傳來“轟”的一聲炮響,由中鐵五局二公司施工的鴛鴦會隧道全線貫通。霎時間,紅旗招展、鞭炮齊鳴,參建員工臉上掛滿笑容,大家互相擁抱,齊聲歡呼。在貫通的第一時間,業主發來賀電:“中鐵五局是一支能征善戰、敢打勝仗的鐵軍隊伍!”
鴛鴦會隧道全長4 700米,是山(陰)平(魯)高速公路全線最長隧道,也是全線施工難度最大的控制工程。中鐵五局二公司山平項目部承建鴛鴦會隧道出口段,左線長2 630米,右線長2 631米。項目所在地的山西省山陰縣下喇叭鄉,山體溝壑縱橫,山上少有植被,缺水少雨、風起塵揚,是典型的黃土高原地形。
頂風冒雪首戰告捷
2010年11月,中鐵五局二公司揮師晉西北,拉開了鏖戰鴛鴦會隧道的序幕。
此時,南方正值秋高氣爽,而關外雁北卻是寒風凜冽、白雪皚皚,氣溫已降至-20 ℃以下。惡劣的環境、干燥的氣候、刺骨的寒風,讓從南方來的職工感到極不適應。面對這樣的惡劣情況,項目部領導和大家一起同甘共苦,白天指揮現場施工,晚上查看施工圖紙、關心詢問職工生活。
“領導都和我們一起干,再大的困難我們一定要拿下!”領導大步朝前帶,職工挺胸跟上來。
一時間,大型機械開到了隧道口,挖機開挖土方,裝載機運走棄物,整個施工場面忙碌有序。
頂著刺骨寒風,現場職工沒有打退堂鼓念頭。工人黨員彭龍斌身體雖在風中顫抖,但仍然堅持在一線指揮車輛;安全員鄧紹坤如同一顆釘子一樣堅守在崗位,毫無怨言……
2010年11月14日,項目部完成鴛鴦會隧道洞口土方施工; 11月29日,鴛鴦會分離式隧道左洞口套拱率先澆注;2011年1月6日,鴛鴦會隧道左洞開挖進洞;1月18日,鴛鴦會隧道右洞開挖進洞。
頂風冒雪地勇敢拼搏,贏得了業主一致好評。他們在第一次組織全線檢查時,建管處黨委書記李生對項目部給予了很高評價,稱贊項目部:“你們是正規軍,是真正的鐵軍!”
2011年1月27日,山西省交通廳廳長段建國在春節前夕慰問項目部時,緊緊握住項目經理的手說:“在如此寒冷的環境下堅持施工,你們是最值得贊美的人!”
攻堅克難強渡險段
鴛鴦會隧道左右線進洞端共有1 426米的黃土段,黃土土質松散,自穩能力差,圍巖極不穩定,極易發生坍塌,并且局部地方還有滲水、淺埋、偏壓等情況,使施工難度極大,工序復雜,工期緊張。
面對困難,項目部超前考慮,積極應對。然而,由于職工從技術人員到施工人員,很多人都沒有施工黃土隧道的經驗,只能靠摸著石頭過河,小心地在施工中觸摸和拿捏黃土的秉性與脾氣。
2011年8月初,因前期對黃土隧道施工經驗不足,加上施工組織不力,進場近一年時間,隧道左右幅進尺僅僅分別為218米、300米,總掘進只有518米,單黃土隧道設計量還剩下908米,隧道工期嚴重滯后。施工進度一度成為局和公司領導關注的焦點。
面對工期嚴重滯后、施工進度緩慢等問題,項目部積極應對。總工程師李光慶親自蹲點,現場觀察黃土隧道的開挖、支護等情況,優化工序銜接。測量人員每四小時進行一次檢測,及時了解隧道沉降、收斂情況,并以現場數據為基礎進行分析、總結,不斷調節預留沉降量,加強支護系數,保證安全質量。
為解決大尺度開挖斷面難題,項目部通過觀摩與實踐,采用了環形開挖留核心土法,各部位開挖與支護沿隧道縱向錯開平行推進,初期支護采用噴錨支護,并設鋼拱架;施工中,對地表沉降、拱頂下沉、鋼拱變形、隧道收斂、錨桿拉拔力等進行量測分析,以保證施工中各項指標均符合設計和規范要求。經過不斷實踐,項目部對黃土隧道加深了了解,并在施工中果斷采取“短進尺、強支護、早封閉、勤量測、緊襯砌”的施工原則,穩步推進隧道施工。
通過一年多的艱苦奮戰,項目部于2012年4月初順利通過黃土段,為隧道后續施工掃清了障礙,同時也為以后公司在同類復雜地質隧道施工積累了寶貴經驗。
不畏艱險力戰斜井
鴛鴦會隧道斜井位于隧道右洞外側。“816米長的主通道,12%的坡度,從斜井末端走路到洞口,走一趟就相當于爬90層高樓。”負責斜井施工的第二隧道作業隊技術主管鄧偉直白地道出了困難所在。“加上斜井段地質情況復雜,圍巖不穩定,管道較長,造成洞內的交通運輸困難,通風排煙困難,安全風險較大。”
面對工期緊、任務重,負責斜井施工的第二隧道作業隊采取倒排工期、節假日加班加點等多項解決措施,保證施工進度。“你如果去斜井施工現場,去十次有九次你會看到隊領導的身影,隊長、書記、技術主管一個不落。”經常去施工現場檢查的安質部部長杜國均說。為了搶抓時間,2011年春節,隊部主要領導主動放棄與家人團聚的機會,全部堅守崗位。由于一些勞務人員回家過年,現場施工人數相應地減少,隊領導就帶領所有值班人員不顧-30 ℃的低溫,全部投入到掛網、噴漿的施工中,不怨苦不言累。
2012年2月8日,鴛鴦會隧道斜井終于開挖完成,大大緩解了出口端施工工期壓力。
“而在當時,隧道左右幅開挖分別為630米、611米,隧道主洞總共剩余4 020米的工程量,而業主要求隧道年底貫通。如果不是斜井及時貫通,很難想象項目部如今的處境!”項目經理龔海斌不無擔心地說。
眾志成城喜獲全勝
隧道斜井段進入鴛鴦會隧道右洞后,斜井正洞內掌子面增加至4個,整個鴛鴦會隧道達到6個作業面,十分有利于施工。但是,能否把握好最后一個施工黃金季節,在年內完成剩下的近4 000米的隧道施工任務,對項目部又是一個嚴峻考驗。
時間不等人,機會稍縱即逝。斜井進入正洞后,先后面臨各作業面交叉口多、施工干擾大、洞內通風竄風現象嚴重、通風排煙困難等問題,再加之鴛鴦會隧道出口端施工面臨供電不足、頻繁停電、業主資金不到位導致物資材料供應困難等嚴重問題。在困難面前,項目部領導班子表現出了特別的凝聚力和戰斗力。他們一邊積極與相關單位協調溝通,一邊通過自發電補充、斜井高壓進洞等方式緩解施工用電緊張。同時,為調動積極性,項目部制訂了考核獎罰措施,及時兌現獎罰,調動起了一線作業隊伍的積極性。為確保安全,項目部委托專業機構進行隧道超前地質預報,每個作業隊都配備監控量測小組,定時對隧道進行監控量測;為加快施工進度,項目部領導班子實施夜間值班巡查制度,及時發現問題及時處理,確保施工全天候受控。現場作業人員與施工機械24小時不間斷作業,六個作業面你追我趕。
兩年的艱辛、兩年的拼搏,鴛鴦會隧道最終在2012年12月20日勝利貫通,標志著中鐵五局二公司轉戰晉西北、征服鴛鴦會黃土隧道取得了全面勝利。這是來之不易的勝利,這是令人驕傲的勝利!
(責任編輯:李萬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