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已勝利閉幕,會議有很多新亮點、“好聲音”,但社會底層民眾卻發現,在人大代表中,官員、富商、明星、專家占了總人數近八成,真正來自底層的民眾少之又少。“人大代表代表誰?”的質疑,多年以來一直是中國社會發燒不退的現象。
據媒體報道,中部地區一個農業縣城的各局局長,原來抽的都是一盒六十元的香煙,前些年為“表示身份”而抽一盒二十元的香煙,現已“淪落”成抽普通職員的香煙。報道稱,這個縣不是富裕縣,還是中國愛滋病疫區之一。該縣已經三次被中國媒體披露丑聞,最近一件丑聞是:當地當鋪低價收購機關干部給民眾打的欠條。
報道稱,地方吏治到了這個地步,但這次兩會上好像沒有關于這個問題的話題。
全國政協委員趙麗宏在他的博客看到網友的留言時表示:“人民太需要訴求的渠道了。”因為中國人大和政協會議約十天以來,網友在其博客發表的評論已超過一千篇。
趙麗宏表示:“給我留言的網友,大多是反映來自弱勢群體的老百姓的聲音,他們的疾苦,他們的困難,他們的辛酸無奈,他們對政府的希望和請求,可以說是觸目驚心。”
報道稱,“人大代表代表誰”這個話題年年都被沉重地討論。中國人民大學教授毛壽龍說:“一些腐敗不是因為他是人大代表而腐敗,他們首先是一個官員,其次才是人大代表。”
許多官員,在政府、法院、檢察院等機構手握重權;在人民代表大會上,他們舉手表決。這些代表被稱為“官員代表”。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史衛民說:“全國三百多個地級市的市長幾乎全是全國人大代表。”
統計顯示,在各級人大代表機構中,“官員代表”占了相當比重。如果按照“領導者”和“被領導者”分類,人大代表中領導者所占比例更高達八成以上。除了官員,富商、演藝明星和專家學者也構成了兩會參加者的主體,真正底層民眾的代表少之又少。這也是“兩會”為人詬病最大的一個地方。
● 摘編自作者新浪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