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等學校學科建設是一項重要的、復雜的系統工程,為此,做好戰略規劃是學科乃至高校良性發展的關鍵所在。筆者首先闡釋了學科建設戰略規劃的概念及內涵,然后論證了學科建設戰略規劃的必要性,最后就如何做好學科建設戰略規劃提出了若干建議。
關鍵詞:高等學校;學科;學科建設;戰略規劃
中圖分類號:G647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13)12-0321-02
大學的學科建設是一項集學科設置、梯隊建設、科學研究、人才培養和條件改善等于一身的綜合性建設,其目的在于規范學科建設管理,優化學科結構,提高學科水平和學科功能。如此復雜的系統工程,假若缺乏科學規劃,其行動和實踐必然缺乏理性,最終造成不必要的浪費和損失,降低學科建設質量和效益,影響學科乃至大學的可持續發展。基于此,根據學科發展的內在邏輯和社會發展需要,結合學校實際,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按照正確的程序和流程制定一個既切合學校發展實際又具有遠見的學科建設與發展的戰略規劃,是學科和大學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要求[1]。
一、學科建設戰略規劃的概念及內含
學科建設戰略規劃是指對學科遠景發展的科學規定和論證,使學科的發展納入有目的、有秩序、有規律的活動軌道的過程和手段。實質上,學科建設規劃是一種對未來的態度,一種活動方式,有了規劃,學校的學科建設行為就得基于對未來的考慮,就要堅決地將其作為大學管理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進行持續、系統的規劃[2]。制定實施學科建設規劃的最終目標就是豐富學科內涵,優化學科結構,凝練學科特色,發揮學科優勢,提升學科建設質量和水平,促進學校核心競爭力的提高,以更好地發揮高校的辦學職能,進而為我國經濟建設、社會發展、科技進步服務[3]。
應當明確的是:(1)學科建設規劃并非要試圖制定未來的決策,決策只能實時地在當時做出。規劃只能提供處理未來可能發生的事件的幾種選擇,但針對它們的決策卻只能在事情發生時做出。(2)學科建設規劃并非完全是先預測學科建設結果,然后制定有關措施以保證實現預測。好的學科建設規劃應該是超越了對當前現實的預測,消除學科建設理想目標與實現目標的差距空間。(3)學科建設規劃并非完全是規劃未來的藍圖,它不應成為一套固定計劃,僅僅是日復一日地使用,而不考慮未來的一切變化。大學的學科建設規劃應有一定的靈活性,要隨時根據不斷變化的環境加以調整。(4)學科建設規劃絕不是各職能部門規劃的簡單堆積,也并非是對當前學科建設經費預算所做的判斷,它更重要的是一套系統的方法,用以帶動各學科應付外界的變化,把握學科的發展方向,從而實現其既定目標[2]。
為此,我們判斷學科建設戰略的標準不能僅僅局限在經費、學科布局這些問題上,而更要重視兩個根本性的問題:一是所做的規劃是否有利于創造學科發展和實力增長的氣候;二是是否能夠最大限度地調動所有學科梯隊成員及與此相關的人員積極投入到這一過程中來[2]。
二、做好學科建設戰略規劃的必要性
做好學科建設戰略規劃,是學科系統復雜性特征的客觀要求,是學科重要性地位的必然選擇。
1.復雜性:學科建設戰略規劃的客觀要求
作為大學和社會的子系統,學科系統不是獨立的變量,更不是社會系統中的“孤島”,而是處于復雜的關系網絡之中:一方面,學科系統擁有自己的邊界,其發展要遵循學科內在發展邏輯,因循學科內在發展理路;另一方面,它鑲嵌在社會系統之中,與社會其他子系統之間存在著密切的關聯,其運行發展要受到社會經濟、政治、文化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和制約。因此,學科系統是一個由內外部因素多種變量構成的復雜系統,表現出復雜的品性。學科系統的復雜性主要表現為學科系統結構復雜,學科系統關系復雜,學科系統環境復雜,學科系統演進復雜[1]。
2.重要性:學科建設戰略規劃的必然選擇
大凡有過高等教育經歷的人,都不難體悟到:大學是以學科建制為基本存在形式的。大學功能的彰顯,包括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乃至文化傳承創新,大多是通過學科門類來實現的,其具體過程和環節也是按學科來進行組織和管理的。今天,所謂的單科性、多科性、綜合性大學等分類,其依據就是大學的學科性特征。可以說,學科是大學的細胞,是大學生存與生長的原點。因而可推言,學科是大學地位和聲譽的標志與象征,其發展水平決定著大學的質量與水平。從國際范圍看,大凡世界一流大學必有一定數量的一流學科,一流學科可謂世界一流大學的標桿和旗幟。如此,學科建設逐步成為高校建設的龍頭,學科發展成為高等學校發展的重中之重[1]。既然學科建設如此重要,就必須做好學科建設戰略規劃,因為,戰略規劃是學科建設與發展的依據和藍圖,是學科建設科學、有序進行的先導,是加快推進學科建設與發展的保障。
三、做好學科建設戰略規劃的路徑選擇
做好學科建設戰略規劃必須深入、全面地把握學科建設的主要內容,堅持學科建設的原則,正確處理學科建設中的各種關系,加強學科建設規劃的落實。
1.學科建設戰略規劃的原則
學科的建設與發展既要因循內在發展理路,又要堅持外在發展邏輯。它不僅關系著高校自身的發展與要求,更關系著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與要求。因此,遵循學科建設與發展的內外規律,堅持正確的原則,是做好學科建設戰略規劃的前提和保障。做好學科建設戰略規劃應堅持以下原則:前瞻性原則、整體性原則、科學性原則、適應性原則、優化原則;把握趨勢原則、協調發展原則、堅持開放原則、重點建設原則、強化特色原則;注重基礎、加強應用、發展邊緣、促進交叉、文理滲透、理工結合、揚優支重、改老扶新原則;堅持自身發展要求與需要原則,適應國家經濟結構的調整和社會發展需要原則,堅持增強科技創新能力與形成可持續發展機制為最終目的原則等。
2.學科建設戰略規劃的主要內容
大學是以學科為基礎建構起來的學術組織,所以,學科建設是大學的基礎性建設,牽涉到學校工作的方方面面。戰略規劃作為學科建設管理的基礎性活動,應盡可能包括學科建設的全部內容。就其核心內容而言,目前學術界主要有以下幾種觀點:其一,有些研究者認為,學科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學科建設規劃內容的設定需要綜合考慮許多因素,主要包括明確指導思想、完善布局結構、確定學科方向、凝聚學科隊伍、加強人才培養、建設科研基地、謀劃科研項目、推進科學管理、加強對外交流、營造學科環境、強化學科建設的研究等;其二,還有些研究者認為,一個完整的學科建設規劃是一個金字塔結構,從頂至底依次為:大學的使命和理想、學科建設的目標、學科建設戰略、學科建設政策、學科建設程序、學科建設規則、學科建設具體建設方案、經費預算[4]。應當明確的是,各部分內容之間既不是完全獨立、毫不相干的,也不存在依次遞進的邏輯關系和時間上的先后順序,而是相互影響、相輔相成的。在具體建設過程中,各學校要根據重點突破、全面推進的原則,結合本校校情,有計劃、有順序地安排。既不能割裂它們之間的內在聯系,孤立地強調某一個方面,也不能不分重點主次,“眉毛胡子一把抓”[5]。
3.學科建設戰略規劃應處理好幾個關系
學科建設涉及學校工作的方方面面,有多重矛盾需要協調處理,如果這些矛盾解決不好,會阻礙學科的健康、可持續發展,所以,高校在進行學科建設戰略規劃時要充分研究校內外的各種情況,處理好學科建設中的各種關系。主要包括:學科建設中長期目標與近期目標之間的關系,突出重點與一般扶持的關系,優先發展與蓄勢發展的關系,領頭學科與支撐學科的關系,傳統學科與新建學科的關系,基礎性學科與應用性、技術性學科的關系,教學與科研的關系,學科自身發展需要與學校需要、社會需要之間的關系,學科硬件與軟件建設之間的關系,學科規劃的整體性、前瞻性與學科發展的難以預測性、可調整性之間的關系,學科建設投入與效益的關系等。
4.學科建設戰略規劃的實施
規劃的價值重在執行和實施,即便有再好的發展規劃,如果缺乏戰略執行力,輝煌的愿景未必一定能帶來燦爛的結果。“有為才有位”,各高校在實施戰略規劃中要做好如下幾點:(1)分解目標、任務,明確各自責任;(2)優化資源配置,保證戰略重點;(3)調整組織結構,推動戰略實施;(4)完善相應的制度、機制,加強戰略執行力;(5)加強戰略領導,推進戰略管理[6]。
四、結語
學科是大學的細胞,是大學生存和生長的原點,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高校的質量與水平,決定著高校的地位和聲譽,因此,學科建設已成為高等學校各項建設的核心和關鍵。高等學校如何做好學科建設,筆者認為做好戰略規劃是其關鍵所在,為此,高校在學科建設中必須重視戰略規劃,把學科建設戰略規劃放在更加突出的戰略地位。同時,也應認識到學科建設是一個系統工程,涉及高等學校的方方面面,是一個長期的實踐過程,要在實踐中扎扎實實、穩步推進,力爭有所創新、有所突破、有所提升。
參考文獻:
[1]李梟鷹.大學學科發展論[M].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
[2]張慧淵,徐樅巍.關于高等學校學科建設規劃若干問題的探討[J].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03,(5):6-8.
[3]嚴春燕,李永正.學科建設規劃與學科內涵發展的關系分析[J].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0,(9):249-252.
[4]張強,李秀兵.我國高校學科建設規劃問題探討[J].陜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7):61-64.
[5]羅云.論大學學科建設[J].高等教育研究,2005,(7):45-50.
[6]陳廷柱.推進高校戰略與規劃研究服務高等教育改革和發展——華中科技大學教育科學研究院高校戰略與規劃研究回顧[J].高等教育研究,2010,(9):74-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