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階段的純電商和平臺電商如日中天,其實,他們是中國電商的開拓者,但一定不會是最終主體,繁如星辰的傳統企業才是未來中國電子商務的中堅力量和推動力。
電子商務在中國發軔于1998年,彼時,電子商務還是鮮為人知、不被看好的新事物,如今,經過十幾年的發展,電子商務已成為中國經濟中的有生力量,并占據優勢。在今年的雙11網購中,當天天貓的交易額9.36億,超過香港全城1天的零售總額。純電商所演繹的電商奇跡波及線下,倒逼傳統企業觸網。比爾·蓋茨曾說過,21世紀要么電子商務,要么無商可務。電子商務的火爆卻催生了另一種商業模式一O2B(OperationTo Business),即通常所說的電商代運營。這種電商上的電商模式如今已蔚然成風,電商代運營市場份額已達百億量級,并以每年300%的增幅高速成長。而隨著電子商務的快速發展,這個市場在未來幾年的擴張速度會更快。電商代運營市場的火爆背后體現的是電子商務市場的爆發式增長。
傳統企業觸網的簡單路徑
隨著互聯網在經濟領域日漸大放異彩,傳統行業越來越迫切地希望利用互聯網來提升其信息化水平,開辟新市場,電子商務是重頭。但電子商務雖然進入門檻不高,做大不難,要做強卻很難。做電子商務不僅需要產品品牌,還需要網店品牌,如何讓潛在消費者找到入口便是一件很難的事情。傳統企業缺乏互聯網經驗和網商運營經驗,自己做電子商務面臨著諸多的困難,電商或會非但沒有提高效益,反而成了燒錢的買賣。這重顧慮是許多傳統企業觸網的擔憂,也阻礙了他們上網的進程,一定程度上也影響了中國電子商務的發展。現階段的純電商和平臺電商如日中天,其實,他們是中國電商的開拓者,但一定不會是最終主體,繁如星辰的傳統企業才是未來中國電子商務的中堅力量和推動力。可以說,中國傳統企業的電子商務發展不起來,中國的電子商務就不會有真正的輝煌。電商代運營企業的出現一定程度上推動了傳統企業觸網的進程,促進了中國網絡經濟的發展。
代運營企業扮演著啟蒙者和領路人的角色,許多事情的利好結果是利益驅動下的客觀結果,電商代運營的經營風險明顯低于傳統電子商務本身,基本上只要接到單,即使業績平平,也還有服務收費,近乎旱澇保收。在這種利益動機的主導下,電商代運營企業有著極大的熱忱去推動傳統企業上網做電子商務,客觀上有利于中國電子商務市場的繁榮。電商代運營企業有著專業的電商服務,其理念較純熟、業務更精通、管理更科學規范,可以幫助企業有效地降低成本,提高工作效率,滿足企業拓展電子商務戰略的需求,使傳統企業更快更平穩地完成線上布局,開辟企業增長的新藍海。
電商代運營的市場新機會
任何行業都有其生命周期,電商代運營行業的出現和發展現正當時。電商代運營是基于電子商務之上的,自1998年3月我國完成第一個網上交易始,到現在,電子商務從邊緣交易方式變身主流,其強大的現景和遠景預期對各行各業都產生了強效的號召力和凝聚力,傳統行業上網務商的需求被激發出來,于是電商代運營應運而生。經過約4年的發展,電商代運營市場粗具規模,也涌現出了一批盈利企業,如五洲在線、瑞金麟、網美等。運作模式也多種多樣,有些代運營企業是純粹的網店運管;有些是作為品牌商的代理經銷商,從品牌商處進貨、銷售,獲取銷售提成;有些代運營企業只負責前端業務,網店裝修維護、商品上架、接受分配訂單、售后客服等;有些則是前后端服務一體化提供,除上述服務外,還負責倉儲物流等。這種模式是線上線下一體化的OAO(OnlineAndOflline)布局。
最近,代運營公司的服務做得更細,價格也較低廉,如易大科技致力于為品牌商家提供“一站式”電子商務解決方案,協助品牌商家開發及管理電子商務銷售渠道,建立電子商務零售管理體系,承接品牌商家的電子商務供應鏈外包,打造電子商務綜合服務平臺。電商代運營市場蘊含著巨大的商機。
O2B的困境與前景
代運營企業的主要客戶是傳統企業,傳統企業難免帶有傳統的慣性。電商代運營商的困境之一就來自傳統企業。傳統企業對電子商務較為陌生,或不信任,或期望過深。
傳統企業將是未來中國電子商務產業發展的重要助推器,傳統企業的電子商務態勢直接關系到中國電子商務的發展進程,進而也影響到電商代運營產業的發展。雖然傳統企業觸網發展迅猛,但從絕對數來看還不是主流,這一方面說明市場空間很大,電商代運營公司將大有可為,另一方面也說明傳統企業上網的意愿還不強,觀念上的滯后也拖慢了電商代運營產業的發展。
某些品牌商雖有意識要發展電子商務,但對電子商務缺乏清晰的認知和明確的定位。或把互聯網作為一種線下的補充和銷貨的渠道,沒有提到戰略高度;或將電子商務看做是救命稻草寄予不切實際的期望,要求必須在短時間內達到很高的效益。杭州熙浪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杜鵬告訴記者,熙浪與知名保健品“黃金搭檔”合作之初,曾遭遇到對方不信任,“他們公司從每個部門都抽調了人手在我們這駐扎了一個月,跟著我們上班下班,為的就是及時跟進方案的制作”。杜鵬透露,起先“黃金搭檔”要求與線下的宣傳方式相呼應,也要采用老頭、老太等虛擬人物,但他們根據實際運作經驗認為應該走差異化道路,設計一套更適合網絡營銷的方案。最終,拗不過客戶,他們仍然聽取了客戶的意見。不信任、不放權也是電商代運營公司遇到的難題之一。
客戶難以持久合作也是代運營企業頭疼的問題。不少傳統企業入網之初需要代運營企業的扶助,但一旦羽翼豐滿后就飛走單干,成立自己的電商運營部門,電商代運營公司儼然成了電商培訓學院,品牌商交的是學費。
當前,電子商務做得比較好的,一是互聯網品牌,如小熊電器、貝爾萊德等,再就是電商代運營商,淘寶準確說是電商平臺做得好,而京東、當當等B2C電商至今仍未實現盈利。眼下,電商代運營商主要還是協助品牌商入駐較成熟的電商平臺,而自建網站的很少。基本處于停滯狀態,其實也沒有必要自建網站,簡單的搜尋和進入對消費者而言才是重要的。國內主流的代運營商確實已經實現了“比傳統企業自己做得更好”,以淘寶店運營為例,有了外包商的介入,銷售額一般能成長10倍以上。賽迪顧問劉元認為,越來越多的品牌企業開始傾向于網絡營銷,打造自己的網上品牌店,給了電商代運營企業廣闊的發展空間,并且不需非常燒錢就能有穩定的業務。
記者以為電商代運營行業擁有廣闊的前景,是片新藍海,必將爆發。且不說傳統產業會不斷涌現出新的企業,現代產業已出現了小環節傾向,像蘋果這類世界級企業,只負責品牌創意、研究和設計,生產、銷售等環節全部外包,自己只掌握核心構件,那么電商也完全沒有必要自己來做,電商代運營行業會有很大的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