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各位代表,同志們、朋友們:
乘著和煦的春風,中華慈善總會在今天隆重召開第四次會員代表大會。我謹代表民政部向大會的召開表示熱烈的祝賀!向長期以來為中國慈善事業發展做出貢獻的集體和個人表示衷心的感謝!向各位代表,并通過你們向全各地國慈善會的工作者表示誠摯的敬意!
中華慈善總會作為新中國第一個旗幟鮮明地以“慈善”二字命名的全國性慈善組織,是我國現代慈善事業發展的重要見證者和推動者。近二十年來,中華慈善總會在崔乃夫、閻明復、范寶俊三位老會長的領導下,在眾多會員的大力支持下,積極弘揚中華民族扶貧濟困的傳統美德,主動幫助社會上不幸的個人和困難群體,為推動慈善事業發展和促進社會和諧做出了顯著的貢獻。2007年第三次會員代表大會以來,中華慈善總會在傳承中轉型、在探索中創新、在改革中發展,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績:一是自我建設不斷加強,總會的內部治理更為科學,慈善會隊伍進一步壯大,走出了一條慈善組織健康、可持續發展的道路。二是籌募能力不斷提升,以“新”“老”并重、“大”“小”并重、常規與應急并重、境內與境外并重為原則,五年來為社會困難群眾籌集慈善款物300多億元,創下了歷史新高。三是慈善項目不斷創新,“微笑列車唇腭裂矯治項目”、“百盛慈善醫療濟困行動”、“格列衛”援助項目、“多吉美、易瑞沙和特羅凱助醫項目”等既回應了社會關注的熱點,又打造了自身的品牌,先后獲得“中華慈善獎”。四是救助成效不斷深化,在重大災害緊急救援、災后重建、扶貧濟困、安老助孤、助醫扶殘、支教助學、公益援助等方面惠及千百萬困難群眾,并取得了顯著的效果。五是社會影響不斷提升,中華慈善總會已經成為探索現代慈善組織發展方式的重要載體,成為激發社會愛心、聚集和使用慈善資源的重要平臺,成為幫扶困難群眾、維護社會公平的重要力量。
中華慈善總會的健康快速發展,得益于黨和政府對慈善事業的高度重視,得益于總會工作者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創業意識,得益于社會各界平等尊重、向善共贏的合作精神。這些有力的關懷支持和寶貴的精神財富,打造了中華慈善總會二十年的輝煌成績,也必將為其開創更為廣闊的未來。
當前,我國慈善事業面臨著新的發展機遇。黨的十八大報告明確指出要“支持發展慈善事業”,為我國慈善事業指明了前進方向。國務院批轉發改委等部門《關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見》中,將發展社會慈善事業作為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重要舉措之一,賦予了慈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歷史進程中更為清晰的使命和作用。各地區各部門助推慈善事業發展的政策法規陸續創立,為慈善事業發展營造了更為有利的制度環境。慈善事業在保障和改善民生、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提高公民道德素質、促進和諧穩定、實現共同富裕等方面,必將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在中華慈善總會第四次會員代表大會召開之際,我講幾點意見。
一是中華慈善總會要做公開透明的表率。公信力是慈善組織和慈善事業的生命,公開透明則是贏得公信力的前提。總會要進一步推動慈善信息公開、提高信息公開質量,完善制度機制、切實強化監管,自覺接受政府監督、輿論監督、社會監督,繼續提升社會公信力,不愧于黨和政府的厚望,不愧于公眾和社會的信賴。
二是中華慈善總會要做改革創新的典范。當前,我國經濟體制深刻變革、社會結構深刻變動,總會要在繼承和發揚優良傳統的基礎上,以更大的決心和勇氣,繼續推動自身管理、業務工作等各方面的改革與創新,使總會的各項工作勇立時代潮頭,適應經濟社會和慈善事業發展變化的需要。
三是中華慈善總會要做專業化、職業化的先鋒。高素質的人才隊伍是慈善事業健康發展的主體力量。總會要不斷健全對專業人才的吸引、培養、激勵機制,完善專職慈善工作者的福利、薪酬和社會保險政策,著力提高從業人員的專業化能力和職業化水平,積蓄事業發展的持久動力。
各位代表,同志們、朋友們,慈善是一項充滿生機的崇高事業,慈善組織是構建和諧社會、實現“中國夢”的重要力量。希望中華慈善總會再接再厲、再創佳績,為我國慈善事業的發展發揮好帶頭作用,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做出更大貢獻!祝大會取得圓滿成功!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