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章采用結構方程的分析方法,分析了企業自身競爭力對我國中小企業國際化績效的影響進行了研究。發現:企業的聲譽對財務績效有顯著影響;企業聲譽對非財務績效并沒有顯著影響;企業的產品能力對國際化非財務績效有顯著影響;產品的能力對財務績效的影響并不顯著;企業的員工能力無論是對財務績效還是對非財務績效都影響顯著。
關鍵詞:企業競爭力;財務績效;非財務績效;結構方程
一、 引言
目前學術界的關于企業國際化的理論研究大都集中在歐美跨國企業,或者國內的國有大中型企業國際化進程的研究,關于我國中小企業國際化的研究較少。這使得現有的理論成果對我國中小企業國際化指導的針對性不強,指導效用有限,而我國中小企業又是解決就業和提供稅收的最重要經濟組成部分。近兩年我國受全球金融危機影響,中小企業國際化增速放緩。在這樣一個時代背景下,對我國中小企業國際化績效影響因素及其影響機制進行研究,為中國中小企業國際化提供理論支撐,顯得非常必要和迫切。
二、 參數約定與假設
本文主要研究主要探討中小企業國際化影響因素對中小企業國際化績效的影響研究,而具體體現在中小企業國際化影響因素的企業競爭力組成要素對企業國際化績效的組成要素(財務績效與非財務績效)的影響。財務績效主要由市場份額和利潤收益兩個數值表征,非財務績效主要由技術進步與品牌提升兩個指標表征。本研究以確定性因子分析所得到的三個企業競爭力因子“企業聲譽”、“產品能力”、“員工能力”作為企業競爭力的變量。
假定ζ1代表企業聲譽變量、ζ2代表產品能力變量、ζ3代表員工能力變量;η1代表財務績效變量、η2代表非財務績效變量(為了保持LISREL8.7的圖形美觀,需將各變量統一為四字表示,下文一些結構方程的生成圖中的非財績效表示的就是這里的非財務績效變量)。
三、 企業競爭力對中小企業國際化績效的結構方程模型
根據前文的理論假設,我們構建如圖1的企業競爭力對中小企業國際化績效的結構方程模型。根據圖1的結構方程模型,我們利用LISREL8.7進行了驗證。得到如表1所示的標準化估計值如表2的擬合優度指標。
我們通過觀察上表可中各潛變量間的參數估計,發現ζ1→η2,ζ2→η1的T值的絕對值<1.96,未達顯著。我們發現ζ1→η2的T值的絕對值最小,所以,我們先去掉ζ1→η2,即去除“企業聲譽”對“非財務績效”的影響,從而獲得新模型。再次驗證模型后,發現尚有ζ2→η1的T值的絕對值<1.96,未達顯著。繼續對模型進行調整,去掉ζ2→η1,即去除“產品能力”對“財務績效”的影響,從而獲得新模型,在新模型中,我們檢查各潛變量之間的T值,發現全部都達到顯著水平,從而得到最終的模型,其因果關系見圖2,各相關參數見表3,表4為企業競爭力對國際化績效影響的結構方程修正模型擬合優度指標。我們能夠看出,擬合優度指標RMSEA、相對擬合指數(RFI)都優于第一個模型,各變量之間沒有出現T值不顯著的情況。
四、 研究結論與詮釋
從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企業的聲譽對財務績效有顯著影響,這可能反映出外國合作企業很看重我國企業的知名度、規模和口碑。一方面,資金規模大、財務狀況良好以及口碑好的企業可能更值得依賴,因為這些企業大多是想做大做強的企業,有遠大理想的企業,考慮到違約會對其品牌產生巨大的負面影響,會損害其長遠的發展利益,便不會輕易的違約和不履行承諾;另外相對于小企業知名大企業更不會輕易的倒閉,因此值得長期合作;還有,如果能和大企業建立穩定的合作關系,等于“攀”上了高枝,會提高自己的知名度和行業地位,使自己或得更好的發展。基于這些原因,企業良好的聲譽確實會對中小企業國際化績效產生重要的正面影響。
值得關注的是,研究表明企業聲譽對非財務績效并沒有顯著影響。這可能與我們的直觀感受有些不同。我們或許可以這樣解釋:企業聲譽是一個企業的宏觀概念范疇,對中小企業的合作產生的可能是基于一種先期的好感,進行合作,但真正合作的合作過程,其非財務績效還是要看企業的真正管理效率、員工素質。知名的企業,由于規模相對較大,什么素質的人都有,在具體的合作中,其非財務績效未必有小型的高科技企業或者管理控制能力較強的中小型家族企業高。財務績效是一個宏觀整體概念,而非財務績效更偏重微觀操作。微觀則需要具體的人員進行操作,因此,一次合作的合作效率取決于一次合作過程中的微觀員工個體,與總體企業名聲并無必然關系,因此良好的企業聲譽并不一定具有良好的非財務績效。
研究表明,企業的產品能力對國際化非財務績效有顯著影響。這種現象的現實解釋可以理解為,一個企業產品質量較好、性價比較高以及技術創新能力較強,可能反映出這家企業的設備比較先進,勞動力素質較高,或者管理水平較高,這些都是企業非財務績效較高的必要條件。
研究還發現,產品的能力對財務績效的影響并不顯著。這可能反應出在當今世界國際合作的過程中,合作的發生,并不是簡單的以產品的好壞為主要決定因素,可能更多的合作多是為了配合企業戰略或者別的復雜因素而產生的。為了戰略目的或者企業自身所處的政治、經濟和社會環境,企業會選擇產品質量較好的企業,但有些時候,企業為了壓縮成本,后者因為行業聯盟、或政府政策等原因選擇產品能力較差的企業進行合作。
研究還發現,企業的員工能力無論是對財務績效還是對非財務績效都影響顯著。員工能力,包括領導人的能力和普通員工的能力。因為中國還是世界其他各國目前都是一個關系社會,關系對中小企業的合作直觀重要,企業的領導在行業內的個人魅力較強或者具有較高的知名度,一方面會使企業對這家企業愛屋及烏,另一方面中小企業的領導很容易建立較好的私人關系,而良好的企業私人關系無疑是企業持續財務績效較高的很重要因素。而企業的普通員工的良好素質,會表現出工作效率較高,在企業合作的過程中,非財務績效就越高。
參考文獻:
1. 蔡寧,楊旭.論企業集群和中小企業國際化發展.企業技術開發.2004,23(9): 29-30.
2. 江小涓.國內結構調整與全球產業重組對我國“走出去”戰略的影響.浙江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2.
3. 魯桐.企業國際化階段、測量方法及案例研究團.世界經濟,2000, 23(3): 9-118.
作者簡介:駱祖望,上海財經大學國際工商管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黃克勤,上海財經大學國際工商管理學院博士生。
收稿日期:2013-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