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又破最低紀錄了,一共才接了10通工作電話。”1月5日晚,江蘇鎮(zhèn)江邊防檢查站勤務中隊副中隊長孫云林拿起手機這樣說道。
說起工作電話,孫副隊長可是有一肚子話要說。自從擔任基層主官以來,平均每天都要接到來自機關各個部門科室的電話二三十個,最多的一天接了138個,而且還不包括座機。為了保證24小時電話暢通,手機備用電池就成了他口袋里的必備用品。他說自己每天不是在接電話,就是在去接電話的路上。
而這一切在2012年年底發(fā)生了改變。去年12月初這個站政委史巧云到勤務中隊和基層主官進行座談。在座談的半個小時時間里,孫云林的手機時不時的就有電話進來,中隊座機也間歇地響了好幾次。座談結束后,政委專門數了數小孫的手機通話次數,共有12個未接來電。
“半個小時,將近20個電話,全是機關打來的,這哪是給基層布置工作,這簡直是給基層添亂。”第二天的交班會上,政委史巧云生氣地說道,“機關作風不實,就會導致基層忙亂,必須下大力氣轉變工作作風,讓基層不再疲于應付。”
當天下午,這個站就派出了由黨委委員帶隊、機關各部門組成的聯合調研組深入基層進行調研摸底。一下午,調研組就收集到反映機關作風的意見建議十余條,并于當天晚上進行逐一梳理。
隨后的幾天里,這個站在全站范圍內開展了“轉變作風大家談”“機關如何服務基層”等專題討論,并依據該站實際先后制定下發(fā)了《改進機關工作作風實施細則》《機關干部行為規(guī)范》,明確規(guī)定了機關各部門要搞好工作統(tǒng)籌,整合各部門通知,嚴禁令出多門,從源頭上杜絕向基層索要材料過多、布置任務過多、通知電話過多等現象。同時這個站還在每個基層中隊挑選3名責任心強、文化水平高的官兵擔任監(jiān)督員,負責收集官兵的意見建議,監(jiān)督黨委機關的工作作風。為保障監(jiān)督員的自身權利,這個站黨委在人員組成、情況反饋、監(jiān)督方式等方面不斷地作出改進,形成網絡匯報、電話匯報、書面匯報等多種方式并存的反饋渠道,并在每周一的交班會上就官兵反饋的問題進行核查,確保官兵反映的問題在最快時間內得到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