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門大街夜市是鎮江的特色風景。
下午四五點鐘。攤主們蹬著三輪車、推著板車,拉著架子車,大包小包,搭棚支架、拆貨鋪攤……開始忙碌。簡單的工具、少量的資金,加上辛苦的勞動,就能成為一個在夜市里淘金的小生意商。
夜幕降臨,夜市熱鬧起來。服飾、鞋包、玩具、飾品、光盤、書;電子靶、飛鏢、扎氣球;水果、串烤、鹵煮、冷飲、小食、排檔……各類百貨、小吃琳瑯滿目。薄利、低價。在這里,你不用擔心錢包的干癟。
“這包多少錢?”
“30元。”
“便宜一點。”
“25元。”
“貴了,10元賣不賣?”
“12元拿去。”
這宗生意成交了,這叫“攔腰對半砍”。
興旺繁勝的煙火氣,熙熙攘攘的人群,此起彼伏的吆喝聲、討價還價聲。夜市,吸引的是城市市民的眼球、味蕾和胃口,還有喧囂的熱鬧勁。煙霧氤氳,葷素海鮮,燒烤香味直撲鼻翼。臭豆腐、鴨血粉絲、油墩子、煮玉米、麻辣燙……甜的辣的冷的熱的蒸的煮的烤的涮的炸的,邊走邊吃邊逛,夜市給予老百姓俗世生活的樂趣。夜市排檔是另一番滋味,邀三五好友,要幾瓶啤酒,點幾個熱炒,豪飲幾杯,一個字——“爽”。
有小身影在夜市的一角,他們是攤主的孩子,坐在推車上與攤主一起出攤。他們坐上大包裹,晃蕩著腳,和伙伴聊天。獨自搬個板凳在攤位旁坐下,發呆,或靜靜觀察來往的人流。倚在墻角看書寫作業。自娛自樂地搬椅子推小車打發無聊時光。甚至幫大人上貨守攤收貨。孩子們很少嬉戲、追逐,周圍環境雜亂,安全第一,家長肯定事先早就關照過。累了,就坐會兒或躺會兒休息。什么時候能回家呢,我好困啊……他們是不是在想。可是他們的父母在忙碌,顧不上他們。他們也不吵不鬧,不給大人添麻煩,裹了被子很乖地躺在邊上,自己睡覺。
好懂事的孩子!本應在家看電視、吃零食、寫作業,撒嬌、享受長輩的百般寵愛。但他們,卻早早體會了生活的艱辛和不易。他們的童年,相比同齡兒童的無憂無慮,讓人覺得心酸。
或許,與年齡不相稱的成熟亦是財富,能成就這些“小大人”們背后的堅強與夢想。或許,他們也有自己心里認為的幸福,不用孤零零一個人守家,可以和父母在一起。盡管忙碌的父母常常一個晚上顧不上他們,但比起在蜜罐里長大的孩子,他們更能體會父母的苦衷和辛勞。
夜色已深,夜市上依舊熱鬧。市民們穿梭于各個攤位,享受逛夜市的快樂。攤主們繼續忙碌,演繹著他們的夜市人生。攤主的孩子,耐心地陪在父母旁邊,靜候著回家的時候來臨。冬季寒冷的夜晚也不例外,因為對于靠擺攤吃飯的家庭,一天不出攤就沒有收入。攤主的孩子,冬天他們穿著棉襖棉褲全副武裝。